沒有親手殺人,卻一句話害死百萬人的三國第一毒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195年,董卓舊將郭汜、李漼一方挾持公卿,一方挾持皇帝,上演一場慘烈的肉票爭奪戰,牽連而死的百姓數以萬計。

在戰爭之出,李漼由於手中有漢獻帝,一度出於優勢。

可是,隨著鎮東將軍張濟從陝西前來參戰,使得傷痕累累的李漼和郭汜不得不暫時停止爭鬥,以免剛剛到來的張濟一口吞掉。

張濟當然知道眼前的形勢對自己有利,於是提出,邀請皇帝移駕弘農郡,前往自己的地盤。

漢獻帝當然知道張濟有私心,可是在李漼的手中已經受了這麼久的罪,在張濟的手下再慘估計也不過就是餓肚子吧,他們畢竟還要仰仗自己皇帝的旗號,不敢多麼為難自己。

於是漢獻帝派出大臣,前往李漼和郭汜營地,積極遊說,希望移駕成功。

可是,李漼也好,郭汜也好,當然知道張濟耍的什麼把戲,一旦漢獻帝前往弘農,李漼和郭汜就將淪落為叛賊,天下諸侯必群起攻之。

於是兩位恨不得食肉寢皮的仇人,轉眼又攜手,共同對抗張濟了。

形勢非常緊張,三方保持著微妙的平衡,誰也不敢搶先下手。

當時,有一位奇人,手無一兵一卒,只憑藉一句話,就改變了當時的局勢。

這個人就是賈詡。

漢獻帝早就知道賈詡,更知道賈詡在李漼和郭汜心中的地位,於是漢獻帝派出使者,告訴賈詡:「卿前奉職公忠,故仍升榮寵;今羌胡滿路,宜思方略。

漢獻帝的詔書中,對賈詡肯定中有批評。

因為賈詡在之前的表現中,還算是公忠體國,能夠為朝廷,為皇帝著想,於是,依然升了賈詡的官。

但是「仍升」就意味著本可以不升。

漢獻帝在指責,賈詡曾經對朝廷,對漢室犯下了許多罪過,不過考慮到賈詡還算不壞,和李漼郭汜等人不完全相同,尤其是當前羌人胡人亂國的非常時期,就允許賈詡戴罪立功了。

聰明的賈詡,自然是明白漢獻帝的意思的。

當年,董卓時候,王允當權,曾經下令絕不赦免董卓手下的那些西涼將領。

李漼、郭汜、樊稠等董卓舊將人心惶惶,一心想著放棄軍權,逃回家鄉。

本來,如果三人從此逃回去,那麼東漢王朝或許還可以多幾年太平日子。

可是此時,賈詡站出來說話了。

賈詡的一句話,改變了李漼三人的命運,改變了東漢王朝的命運。

賈詡說:「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束君矣。

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

事濟,奉國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後也。

」賈詡說得不錯。

一旦李漼等人放棄兵權,一個負責治安的小小亭長,就能把幾個人抓了。

可是如果率領大軍攻打長安的話,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要知道說起漢末軍隊戰鬥力,步兵丹陽第一,騎兵西涼第一。

李漼幾人立刻明白了賈詡的意思,立刻組織起來,並且沿路招降納叛,封官許願,到達長安時,幾千人已經變成了十萬人。

正因為賈詡的建議,李漼和郭汜兵犯長安,比且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

李漼和郭汜在長安,比起董卓的殘暴,有過之無不及。

董卓對於公卿大夫還有著基本的敬意,還想著藉助善待一些士大夫,來為自己博取美名。

於是,董卓提拔蔡邕,提拔劉虞、袁紹、劉表等等。

而李漼和郭汜,卻純粹是個武夫,有董卓的野心,卻沒有董卓的本事,也沒有董卓的手腕,只知道炫耀武力。

本來,在董卓遷都時,長安附近還有著幾百萬百姓,可是三年之後,當漢獻帝離開長安之時,由於天災,更由於戰亂,幾乎人都死絕了。

而這一切要歸咎於賈詡。

有人為賈詡鳴不平,因為賈詡並沒有希望李漼等人作亂,他的願望是「奉國家以正天下」。

可是,李漼等人對於到長安奪權享福就聽進去了,至於什麼「奉國家以正天下」誰也沒有聽進去。

賈詡的主張,和幾年之後的曹操主張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驚人想像。

可是,作為李漼舊部的賈詡難道會不明白李漼是什麼貨色?李漼的心裡會有什麼國家,什麼社稷呢?於是,賈詡的所謂忠臣,也就很虛偽了。

賈詡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生存。

一旦李漼等人放棄兵權,作為董卓一部討虜校尉的賈詡,自然也難以獨存。

命或許可以保下,但是政治前途就幾近斷絕了。

這是賈詡不能接受的。

於是,為了李漼,更為了自己,賈詡提出了那個禍國殃民的計策。

後人多稱賈詡是三國第一毒士,評價還是比較準確的。

不過,賈詡在李漼等人奪取大權之後,卻做出了許多對策,來和李漼等人劃清界限。

李漼等人自己給自己加封之後,也提出封賈詡為侯,又想任命賈詡為尚書僕射,可是都被賈詡拒絕。

賈詡多:「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賈詡說了一句心裡話。

在當時,如果賈詡和李漼等人坐以待斃,就將面臨朝廷的通緝。

可是,賈詡預料到了李漼等人,一旦掌權,必將亂國,於是不想居功,漸漸的從李漼等人的圈子中淡出,希望天下人都漸漸忘記他作為董卓舊部集團重要成員的過去。

賈詡的方法比較成功。

在賈詡擔任尚書其間,選拔了一些比較有清正之名的官員,李漼等人看在當初的救命之恩上,也多少給賈詡一點面子。

賈詡後來母親去世,又藉機離開長安,回到家中,一待就是兩三年,避開了李漼郭汜作孽帶來的不良影響。

等到雙方爭鬥時,李漼邀請賈詡出山幫助自己。

沒想到就在此時,漢獻帝給賈詡下了那道詔書。

漢獻帝肯定了賈詡在辭官、舉才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上對朝廷的維護,隱隱然答應不再追究當初勸告李漼殺入京城的罪過,要求賈詡消除李漼羽翼,以讓自己成功離開長安。

賈詡和李漼曾經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可是時間一久,賈詡自然明白,李漼等人的暴政,只能加速自己的滅亡,而自己如果繼續追隨下去,也必然與之同亡。

於是賈詡果斷的站到了漢獻帝一邊。

賈詡找到一些羌人、胡人的首領,開了一個宴會,告訴他們,獻帝已經答應給他們封賞,希望他們率兵回到故鄉。

羌人、胡人在京城多年,早就渴望回去,只是李漼為了拉住這些首領,始終不給兌現當初的承諾。

現在漢獻帝親自答應了,羌人胡人的首領果然就率兵離開了。

一旦羌人胡人離開,李漼立刻就處於劣勢。

於是,李漼無奈,只能答應了漢獻帝前往弘農。

在漢獻帝移駕徒眾,李漼、郭汜、張濟、以及其他各路諸侯再次混戰,從長安一直殺到洛陽。

李漼一度抓到了朝廷許多公卿,想全部殺掉,賈詡再次建議「此皆大臣,卿奈何害之。

」李漼於是暫時放過公卿。

不過,這些都是賈詡的小善,根本無法彌補李漼郭汜混戰,數百萬百姓死亡的罪惡。

昔日孔子曾經批評幫助季氏的冉有和子路:「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李漼和郭汜正如牢籠中的門戶,本來在籠中待斃,是賈詡提醒了李漼和郭汜,打開了牢籠,使得天下大亂,朝廷百姓毀於兵火。

賈詡雖然並未親手執刀殺人,卻難辭其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里的第一毒士,曾因一句話害死數百萬人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亂,局勢動盪不安, 此時的傀儡皇帝的漢獻帝已經淪為了亂臣賊子的囊中之物。掌握了大權的王允為了保全自身,更是對董卓的手下大肆捕殺,搞得李漼、郭汜、樊稠等將領惶惶不可終日,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