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一句話決定數百萬人的命運的毒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192,,王允與呂布合力殺死了董卓之後,王允把控著朝廷。

王司徒雖然才能有限,且有不知體恤,濫開殺戒之弊,但風雨飄搖的漢朝江山畢竟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

董卓被處死了,他的涼州兵還在。

涼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隊,戰鬥力強,而且對董卓最忠心。

董卓死後,如何處置涼州兵,是關係王允本人和東漢政權的大事。

王允企圖削奪涼州兵將領的兵權,取締全部涼州兵,並且計劃利用關東兵去控制他們。

涼州百姓聽到消息後,傳言王允要殺掉所有涼州人,一時之間,整個涼州人心惶惶,一片驚慌。

當時董卓舊部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如果他們逃走了,東漢還能安穩幾年。

可是有個人出現了阻止了他們,並且說了一句話,就改變了歷史的格局,他就是賈詡。

賈詡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

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此計為眾人採納。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

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

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

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

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被殺。

李傕等擁兵至南宮掖門,威逼獻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為中郎將。

李傕又殺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

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

據說,董卓初死之時,三輔地區百姓尚有數十萬戶,經過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僅僅兩年間,民已「相食略盡」,好一片悽慘。

賈詡也為自己的計策搞到懊悔,僅僅是為了救自己的命,卻害了這麼多人。

所以賈詡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挽救一點什麼。

後來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想因他的功業而封他侯爵,賈詡說道:「這是救命的策略,哪有什麼功勞!」堅持拒絕不肯接受。

又要任他為尚書僕射,賈詡又說:「尚書僕射,是官中的師長,為天下人所仰望,我賈詡名位素來並不貴重,不足以使人畏服。

縱使我賈詡昧於榮顯利益,對朝廷來說又怎對得起呢!」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主管選舉事,任內匡正助益的地方很多,李傕等人雖然和他很親近,但是也都憚懼他。

間接賈詡就保護了一些大臣。

不久,賈詡之母去世,賈詡辭掉官職,想遠離長安這個是非地,被拜為光祿大夫。

此時漢獻帝給他一封詔書,漢獻帝肯定了賈詡在辭官、舉才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上對朝廷的維護,隱隱然答應不再追究當初勸告李漼殺入京城的罪過,要求賈詡消除李漼羽翼,以讓自己成功離開長安。

賈詡和李漼曾經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可是時間一久,賈詡自然明白,李漼等人的暴政,只能加速自己的滅亡,而自己如果繼續追隨下去,也必然與之同亡。

於是賈詡果斷的站到了漢獻帝一邊。

賈詡找到一些羌人、胡人的首領,開了一個宴會,告訴他們,獻帝已經答應給他們封賞,希望他們率兵回到故鄉。

羌人、胡人在京城多年,早就渴望回去,只是李漼為了拉住這些首領,始終不給兌現當初的承諾。

現在漢獻帝親自答應了,羌人胡人的首領果然就率兵離開了。

一旦羌人胡人離開,李漼立刻就處於劣勢。

於是,李漼無奈,只能答應了漢獻帝前往弘農。

在漢獻帝移駕徒眾,李漼、郭汜、張濟、以及其他各路諸侯再次混戰,從長安一直殺到洛陽。

李漼一度抓到了朝廷許多公卿,想全部殺掉,賈詡再次建議「此皆大臣,卿奈何害之。

」李漼於是暫時放過公卿。

而後天子既出,詡上還印綬。

縱觀賈詡的活動,絕對不是沒有底線的人。

雖稱不上大仁大義,卻有禮有節。

儘管當了一回漢室罪人,卻也盡力彌補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

董卓死後,王允大權獨攬,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與王允共同執掌朝政,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王允、董卓其實面臨的形勢非常好,誅殺董卓深得民心。呂布在朝堂上刺死董卓,衛士們站立不動,...

漢末權相董卓為何被殺:打心腹呂布成導火索

孫堅進軍洛陽時,朱儁沒跟董卓一起西撤,而是留在洛陽迎接義軍。他們二人有舊交,孫堅曾是朱儁手下得力幹將,如今朱儁自然是孫堅的上賓。董卓、袁紹釜底抽薪,孫堅率領少量機動兵力調頭去收復豫、荊二州,留在...

賈詡早年效力涼州

永漢元年(189年)九月,董卓廢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賈詡在此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升討虜校尉。時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屯兵於陝,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