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心想收攬他,孫權拜他為師,孫策不聽他的話英年早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陳琳在《答張紘書》曾道:「今景興在此,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
陳琳名列建安七子,曹操軍隊的檄文有許多出自於他的手筆,文筆精妙,其文章甚至讓曹操戲稱可以治療頭痛,而陳琳卻自謙他與張昭、張紘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非常推崇二張之文才。
比起張昭,張紘與孫策的淵源更深,當年在江都守喪時,孫策便向他請教過天下大事。
據《吳歷》記載,孫策說道:「現今時局混亂,群雄並起,各懷私心,沒有人能夠匡正天下。
父親曾與袁術一同討伐董卓,後來被黃祖所害,我若得以說服袁術,帶領父親舊部,並且與舅舅吳景一同起事,東據吳郡、會稽,既能替父親報仇,又能成為朝廷有力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孫策年方十七,想當年,我們十七歲時連以後想讀什麽科系都不清楚,孫策已經描繪出屬於他的未來,光看他上門求教於張紘這番話,便能夠看出這個學生絕非尋常之輩。
張紘並沒有認真回應孫策,先前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都曾請張紘為官,但他一概推辭,並無出仕之心。
孫策見張紘推託敷衍,紅著眼睛說道:「老師!您的名聲與識見之高,遠近知名,請您直言告訴我!若我能夠報仇,並將志向發揚光大,這一切都需要仰賴您的力量啊!」
原文說孫策「涕泣橫流、辭令慷慨」,張紘被他的心意感動,毅然回答道:「昔日周朝衰敗,齊桓公、晉文公順應而興;現在你繼承父親之武勇,收兵吳郡、會稽,再謀荊州或揚州,那麽絕對不只是一個朝廷外藩而已,更能以此立業,屆時我將與我的好友一同南渡投效於你!」
孫策大受感動,他拜謝張紘,並將母親與幼弟託付給張老師,背著鐵劍走出茅廬,依照以上「江都對」的內容,先投袁術,揮軍長江,一路練功升級,後來張紘果然依約來投,這段君臣之義實在感人,也讓我們再次看見孫策的魅力,無論是肝膽相照的周瑜、太史慈,或原本堅持不當官的張昭、張紘,老少通吃,這些人皆受到孫策的感召,甘願一生為東吳效命。
孫策臨死之際,張紘並不在身側,先前張紘奉孫策之令上奏朝廷,被扣留在許都當官,與孔融等文士親善;孫策死後,曹操立時想要揮軍南下,張紘諫言道,乘人之喪,這是不義之兵,何況興兵未必能克,不如先厚待孫權。
於是,曹操表孫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後來又封張紘為會稽東部都尉,企圖使孫權歸附,遣張紘出使,張紘立刻將曹操拋在身後,重回孫家的懷抱。
孫權從小就被寄養在這位張老師家中,非常倚重張紘,群臣之中,他稱張昭為「張公」,稱張紘為「東部」,不敢直呼其名字。
最後,張紘在吳國終老,六十歲時過世,孫權為之流淚。
孫策與孫權有個相同的問題,喜愛打獵與兵事,常常率軍親征,張紘生前對這兩位君王多次勸諫,孫策、孫權雖然點頭稱是,但仍將老師的話當作耳邊風,畢竟這是所有年輕人的通病。
《三國志孫策傳》里有記載,策身臨行陳,紘諫曰:「夫主將乃籌謨之所自出,三軍之所系命也,不宜輕脫。
自敵小寇,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
張紘所言,字字血淚,讓人忍不住想要對孫策喊道:「聽到了沒有,你是三軍的命脈,眾人的偶像,不該親自衝鋒陷陣啊!別讓大家這樣擔心你啊!」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張紘、郭嘉都看出了孫策的弱點,敵人自然也看得一清二楚,孫策多有宿敵,加上他自恃武勇,時常輕騎而出,正當前途一片光明之際,這顆閃耀的新星,竟然就此殞落。
話說孫策臨終之際,眾人皆以為他會將大業傳給三弟,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但孫策死前神智清明,以孫權為接班人,這個選擇證明了孫策的智謀與遠見,奠定了吳國的江山。
《三國志孫策傳》里記載,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
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孫策死前,清楚認識到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運氣不好,若沒有解決江東根基不穩的問題,往後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刺客,孫翊個性與他相近,並不是適合的人選,於是他將這個難題拋給了善於「制衡」的孫權,當時孫權才十八歲,在張昭與周瑜的輔佐之下,舉賢任才,各盡其心,孫權沒有辜負大哥的期望,打造出了東吳最強盛的時期。
歷史上了諸葛亮與周瑜到底誰更厲害
毛宗崗曾說用美人陪襯大美人是演義很高明的創作手法。演義里周瑜生來就是為了襯托"絕世美人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羅貫中雖然不忘有時在他頭上插點花,但那是為了使他襯得別人更好看用的。所以他就是死了也要...
他熬死了父親,又熬死了哥哥,終於輪到他當上了皇帝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父親是孫堅,漢朝末年被封為烏程侯、破虜將軍;哥哥是孫策,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出生之時,方面大口,雙目炯炯有神,孫堅十分驚奇,以為他有貴相,對他特別鍾愛。孫權少年時期就隨...
三國最神秘暗殺事件:刺殺孫策的幕後人是誰?
三國中英年早逝的牛人很多,但誰也比不上這個人的猝死帶來的影響力之巨大。如果他不早死,天下格局不一定是我們熟悉的魏蜀吳三分天下,因為這個年輕人只用了幾年,只用了三千人馬,就怒濤一樣席捲江東,完成了...
孤非周公瑾:周瑜,文藝作品堆出來的東吳第二人
「遙想公瑾當年」蘇東坡一曲赤壁懷古,將周瑜的英武霸氣推上了巔峰。而央視版洪宇宙的造型,更將這種形象深入人心。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年少英雄,不僅和孫策從小就認識而且為東吳的解放真正做出參謀長一樣...
孫權的哥哥,開創江東基業,卻死於刺客之手
我們知道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最終脫穎而出的是曹操,劉備和孫權。曹操和劉備的基業都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孫權相對來說就要容易得多,他是繼承了自己父兄的基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孫權的哥哥孫策。
在今天孩子讀高中的年紀 他已經威震半個中國
孫權(182-252年)及其父兄孫堅(155-191)、孫策(175-200),在三國英雄譜中,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與他們對應的是劉表父子。曹操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