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稱為曹操手下第一謀士,可惜《三國演義》里竟不提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人羅列了曹操身邊的謀士,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智囊,先後共有102人之多。
分為三個層次:其中骨幹謀士9人,重要謀士36人,一般謀士57人。
在骨幹謀士中,有一個叫戲志才的,據說此人是曹操身邊最有本事的一位謀士,足智多謀,也深得曹操器重,曾長跪於地,請教他兵家之事。
可惜戲志才英年早逝,只活了36歲。
他死前推薦郭嘉,成為曹操的謀士。
就連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之時還在讚嘆,沒有戲志才早年輔助父親,他的皇帝都當不了。
可蹊蹺的是,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三國演義里竟隻字未提,只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略有記載:「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
早卒。
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
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
召見,論天下事。
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
在《世語》和《雜記》等野史,有戲志才的記載:戲志才,表字不詳,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他。
史載:東漢末年,天下紛爭,英雄豪傑悉數登場。
曹操為成大事,欲交結天下豪傑來到都城洛陽。
時相國董卓待曹操不錯,曹操想了解董卓的為人,便問計於志才,志才分析說:「董卓性貪殘不仁,必死於鼠輩之手,不足道也,不如圖之,以成大事,則名重於天下。
」曹操贊同戲志才的分析,遂與志才離開董卓,準備返鄉起事,遭董卓追捕。
路過中牟時,曹操為縣令所獲,被關在監牢,志才判斷:「公見縣令,慷慨陳詞,曉以大義,必無害。
」當晚,縣令果然私下會見曹操。
曹操慷慨陳詞,以大義見責,縣令愧服,遂釋放曹操,一併釋放了志才。
再說曹操與志才晝伏夜行,過世交呂氏之門,呂伯奢,東漢末期人物,為早年間曹操父親的好友,曹操準備在呂家投宿一晚,志才深知曹操性強厲多疑,恐移禍呂氏,力勸曹操宿於他處,曹操不聽,遂宿於呂家,當天晚上,曹操聞刀劍之聲,疑呂氏要加害於他,便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全家。
與志才出奔,另宿於旅人之家。
是夜,志才前思後想:「曹孟德懷虎狼之心,殘刻少恩,用人時輕為人屈,不用亦輕棄人。
若其得志,天下皆為魚肉矣!」遂不辭而去,曹操醒來不見志才,如失手臂,非常懊悔。
此事在《世語》和
《雜記》里都有記載,《三國演義》採用《世語》和《雜記》的資料揉和改寫:呂伯奢見見曹操投宿,非常高興,便吩咐家人殺豬款待,自己騎驢到西村去沽酒,曹操聞堂後有磨刀之聲,疑其圖己,把他全家殺掉,後來知道誤殺時,同陳宮策馬出逃,行不到二里,路遇呂伯奢驢鞍前鞽懸酒二瓶,手攜果菜,曹操便揮劍砍伯奢於驢下,臨行前還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羅貫中極力渲染曹操的奸惡殘忍。
不知為何,卻把與曹操同行的戲志才改換為陳宮。
此事後被創作成傳統京劇戲目《捉放曹》
後來曹操舉兵討伐董卓,其名重於天下,英才多暮名而來,有智士荀彧來見,並薦戲公之才說:「戲公大才,遠勝於我。
」曹操說:「戲公莫非戲志才乎?我當親往見之。
」曹操來到戲志才家,志才有意高臥不起,曹操等候半晌,志才方起身,整衣冠出迎。
曹操見到志才,拜請說:「操當拱聽明誨。
」志才推辭說:「吾已懶於應世,不能奉命。
」孟德泣曰:「公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
志才見其意甚誠,方改口說:「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曹操大喜過望,便車載志才歸,尊為上客,與之抗禮,衣服飲食,盡與己同,時時造其館,長跪請教。
戲志才病危時,曹操親自榻前問病,哭著說道:「公恙,萬一不起,孤將托於何人?」志才說:「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荀文若其宜也。
」
曹操每與子侄論事,必贊戲志才。
後及曹丕為帝,常竊言:「朕非戲志才,不帝也!」(福寧客版權作品,作者:秦晉)
「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曹操真有這麼無恥嗎?
董卓通緝懸賞自己的事,曹操一定也知道。真是因為知道,所有緊張,才發生了之後殺死呂伯奢一家八口的事。更有了因為三國演義加工,為大家熟知的曹操的口頭禪「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但三國演義
他臨死傳授兵法,成就「鬼謀」郭嘉
論及三國第一謀士,有人說是郭嘉、有人說是諸葛亮。其實另有其人,那便是戲志才。因戲志才出身不好,再加上英年早逝,後人知之甚少。早年,曹操兵少將弱,正是得自於戲志才的幫助,才平定黃巾之亂,強兵馬、得...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真的是曹操說的嗎?
熟讀三國漢末歷史,我們總是對這個時代的英雄抱著很多個人化的情緒,認為劉備是仁義之君,認為曹操是個無恥的奸詐的梟雄,或許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影響力太大,那么正史上三國人物真的...
細看三國:曹操真說過「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嗎?
曹操雖然在漢靈帝任用的西園八校尉里和袁紹同列,但漢靈帝之後搞的大閱兵,以及緊接著在漢靈帝死後的政變中,曹操都沒有突出的表現。而不像袁紹,一直站在何進的身後,攢托何進
曹操太自負,誤殺友人全家後,喊出一句名言,流傳千年
曹操,亂世之梟雄,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他有一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是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四處逃難時所說。不過,關於這段歷史,演義和正史中卻有數中...
三國第一謀士不是郭嘉諸葛亮龐統,確是另有其人
東漢末年,諸侯並起,群雄割據,最後曹操經過多年征戰奠定了北方基礎,劉備奪取蜀地,孫權占據江東。三國時期局面的形成謀士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功勞,今天小編就正史中的三國,不談三國演藝。戲志才,相信三國迷...
空有一身才華,奈何上天不給表演的機會
三國時期,三位大佬各據一方,曹操的地域最為廣泛,他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廣闊的領域,最重要的是身邊的謀士較多。曹操身邊的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此五人中,郭嘉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三十...
為何說曹操謀士戲志才是被三國演義忽略的牛人
真正被《三國演義》忽略的一個三國牛人,曹操長跪請教,曹丕說沒他皇帝當不成。他是曹操身邊最神秘的一位謀士,曹操曾長跪請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後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稱帝之時還在讚嘆,沒有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