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詔」的隱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衣帶詔」據說是漢獻帝不堪曹操的專權,將密詔藏於衣帶之中,賜給國舅董承,於是董承召集了一批人準備暗殺曹操,後來事情泄露,董承等人被誅。
當然,民間傳聞不可信,先看看史書中是如何記載這件事的。
《後漢書·獻帝紀》記載:「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泄。
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泄,皆伏誅。
」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
」
《資治通鑑》記載:「初,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
」「春,正月,董承謀泄;壬子,曹操殺承及王服、種輯,皆夷三族。
」
《獻帝紀》《先主傳》《資治通鑑》中都有提到密詔,而《武帝紀》中卻沒有提到,反而道劉備「陰與董承等謀反」。
如果說《武帝紀》有袒護曹操的嫌疑,那麼我們就先把《武帝紀》的說法撂一邊。
而另三處記載都是直言董承「受密詔」,但是,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資治通鑑》的記載中多了一個字——稱。
所以,《資治通鑑》並沒有肯定董承受了密詔,而只是說董承是聲稱自己受了密詔。
那麼董承到底有沒有受密詔,幾本史書的說法各執其一,還是有待推敲。
自從遷都到長安後,董卓和李傕、郭汜先後把持朝政,獻帝和百官都如人質,朝廷內外一片混亂,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三國志·董卓傳》記載:「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
」「傕質天子於營,燒宮殿城門,略官寺,盡收乘輿服御物置其家。
」「是時蝗蟲起,歲旱無谷,從官食棗菜。
」「天子入洛陽,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披荊棘,依丘牆間。
州郡各擁兵自衛,莫有至者。
飢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採,或飢死牆壁間。
」
《資治通鑑》記載:「中平以來,天下亂離,民棄農業,諸軍並起,率乏糧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
《後漢書·獻帝紀》記載:「是時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
」
可想而知,從獻帝登基到曹操迎獻帝之前,皇帝、百官、百姓過的是多麼苦的日子。
而在曹操迎獻帝之後,這一切都有了改觀。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
」
《資治通鑑》記載:「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
於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積穀,倉廩皆滿。
」
可見,混亂已久的朝廷逐漸安定下來,而百姓也得到了糧食,獻帝也自然過上了安逸的日子。
試想一下,獻帝過了奔走流亡的日子後,好不容易過上了安穩的日子,會冒然下密詔殺曹操嗎?要知道,如果曹操一死,又不知會有幾個董卓、李傕、郭汜出現,到時候獻帝還會有好日子過嗎?於情於理,曹操都勝董卓等人多矣,而獻帝卻冒然下密詔殺曹操,似不太可能。
要說獻帝不堪曹操專權,要知道,當時曹操剛迎回獻帝,要想屹立於群雄之間,就必須依靠皇帝的招牌,所以也不太可能對皇帝無禮甚至凌辱。
要說獻帝年輕不懂事,或許有可能,但要知道,這種可能只會在有人唆使利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而能唆使皇帝的人,只有國舅董承才能辦得到。
而《獻帝紀》和《先主傳》中都有提到董承是受了密詔的,那麼這個「密詔」就很有可能是董承唆使獻帝而下的。
要想進一步得出結論,還必須了解一下董承這個人。
董承原是董太后的內侄,但是董後也是出身微賤的,所以董承在當時僅僅是牛輔的一名曲部,要說他是皇親,也只能是遠遠地沾上一點邊。
而他卻懂得往上爬的途徑。
在獻帝還不足十四歲的時候,董承就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獻帝,也就是董貴妃,於是董承便成了國舅——真正意義上的皇親。
但這還遠遠不夠,董承便一步步得擴大自己的權勢,他先是掌握了後宮中的權力。
《後漢書·伏皇后紀》記載:「帝乃潛夜度河走,六宮皆步行出營。
後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奪之,殺傍侍者,血濺後衣。
」
這是獻帝在返洛陽途中的情景,從中可見當時董承主宰後宮的權勢。
在此之前,董承被封為安集將軍,受封本沒什麼,但是問題在於董承是與郭汜等人一起受封,可見董承也是與劫持獻帝的反賊同屬一窩,因為其他反對李傕、郭汜的朝臣,一定會被作為異己而排除。
當董承聞知曹操將出兵迎獻帝的時候,董承卻極力抵制。
而後來,董承與韓暹因內訌而發生爭鬥之時,又企圖利用曹操的力量來對付韓暹,便暗中與曹操溝通。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乃遣曹洪將兵西迎,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
」
《資治通鑑》記載:「韓暹矜功專恣,董承患之,因潛召操;操乃將兵詣雒陽。
」
可見董承之用心險惡。
我認為,董承先是因為曹操如果迎了獻帝,將會對自己的權勢造成威脅,所以便極力抵制,但後來又因為與韓暹爭鬥,不得不借用曹操的力量,又暗中曹操與溝通,利用曹操的力量壓制韓暹,足見其小人之心。
而曹操入洛陽後,董承卻因有「功」而受了封。
不久後,曹操就被加封為司空,軍政大權全部落入了曹操手中。
雖然後來董承也被加封為車騎將軍,但是卻空有其名而無實權,比起以前,似乎有大全旁落之感。
董承要想奪回權力,只有殺了曹操,但是以曹操的勢力,又不太現實,而且他也師出無名,於是,便有了「衣帶詔誅曹」這一齣戲了。
裴注《三國志·先主傳》引《獻帝起居記》記載了董承與同謀者王子服的對話:「承謂服曰:『郭多有數百兵,壞李傕數萬人,但足下與我同不耳!昔呂不韋之門,須子楚而後高,今吾與子由是也。
』服曰:『惶懼不敢當,且兵又少。
』承曰:『舉事訖,得曹公成兵,顧不足邪?』服曰:『今京師豈有所任乎?』承曰:『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是我腹心辦事者。
』遂定計。
」
這段對話便是董承與王子服密謀時的對話,但是董承並沒有提起「密詔」一事,如果真是獻帝下了「密詔」,那未何又不拿出來,而要多非口舌勸說他呢?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衣帶詔」應該是董承的陰謀,即使是獻帝下的密詔,也是受董承所唆使,從當時的情況看,獻帝是不可能自己下密詔誅殺曹操的。
所以,「衣帶詔」實在是董承「假傳聖旨」的把戲,至少也是他唆使獻帝下的「聖旨」,真正受冤的人倒是曹操。
軍師聯盟衣帶詔事件真相,董承一原因必敗,兩人成最大贏家
以三國時期司馬懿經歷為主線的《軍師聯盟》在開播後受到不少關注,其中華佗被曹操早早下獄處死這一違背史實的情節受到不少觀眾的熱議。事實上,故事開篇「衣帶詔」重大事件也與歷史也有很多出路,並且疑點重重。
他被滿門抄斬,有人贊他公忠體國,有人卻說他陰謀矯詔?
熟悉三國故事的人都知道衣帶詔事件,漢獻帝不堪曹操的專權,建安四年春,以血書密詔並將其藏在衣帶里,賜給車騎將軍、國舅董承托其謀刺曹操,董承聯合了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