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軍事藝術:正兵和奇謀並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估計很多人接觸諸葛亮這個名字,是從三國演義的故事開始的。

義演中的諸葛亮,足智多謀,是智慧的象徵。

或者我們曾經對他有過佩服崇拜之情。

但當我們帶著這種崇拜的感情在網絡上尋求更多關於他人生的時候,卻發現一切和義演的不同,和想像的不同。

我們受到一些亮黑的遜遜其淡,妖言惑眾後,不由對他產生了質疑。

或者我們還翻了翻三國志,或者根本沒翻三國志就判定:原來是這樣呀,諸葛亮原來是一個凡夫呀。

給戲弄,受欺騙的情緒充塞,巨大的反差讓我們排斥他甚至反感他。

這裡,我想說,我要說:夥伴們,義演沒有欺騙我們,現實中的諸葛亮一點也不亞於演義中的諸葛亮,他還是他,還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我們應該為他感到自豪。

以下,讓我們領略回顧一下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藝術人生。

先從公元前293年說起吧,秦白起消滅魏、韓聯軍24萬。

公元前288秦昭襄王與齊閔王決定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

但這一計劃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

齊閔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占的趙、魏部分土地。

其實這次五國聯軍還沒上戰場,秦國就廢帝請服割地求和了,此時距離白起出道打敗漢魏聯軍已經第六年了。

在多於自己三倍兵力的五國聯軍面前,秦國縱使擁有殺神白起這種不世出的名將也毫無辦法,只得拉下尊嚴廢帝請服割地求和應付。

從地圖上看,蜀國只是秦國的巴蜀漢中之地,而秦國勢力不僅僅是關中,已經拓展到了河東(三國時并州西南),魏國西部領土及韓國宜陽,楚宛葉之地等。

秦國在這種實力下,面對強敵卻還要廢帝請服割地求和。

諸葛亮相當於用秦國的巴蜀、漢中加一個不是秦國的蠻荒之地的南中打齊趙燕韓魏五國+宋周魯衛四國(有戰國一雄的實力)+秦國的本家關中之地及秦國侵占的魏之河東、韓之宜陽、楚之宛葉+楚國的淮南之地淮北之地+涼州河西之地。

這是諸葛亮的無奈,或者他初衷只是輔助劉備,搞搞內政,供供糧草什麼的,不求聞達於諸侯。

可歷史的發展,終是把擔子壓在他的身上。

這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肯定沒想到的。

當年劉備見到諸葛亮時,諸葛亮就和劉備分析天下局勢,並提出要奪取荊益,成就帝業,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在《隆中對》的指引下,劉備從寄人籬下,一躍而跨有荊、益,由很弱轉變為較強,同曹、孫三分天下。

光是這份成就,比起之前一事無成的劉備,貢獻已經比其他的謀士大得多,也實用得多。

《隆中對》在未知條件較多,局勢還不太明朗的條件下,對形勢的預測、對戰略方向和步驟的規劃,如此具體和明朗,事後得到如此顯著的應驗,達到了前無古人的水平,成為中國戰略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攻伐荊州,劉琮投降,劉備和諸葛亮率領軍隊逃往江夏,在當陽被打敗,進而威脅到吳國安危。

面對曹操的大軍壓境,來勢洶洶,當時的吳主孫權思想搖擺不定,是投降還是抵禦?吳國的決定將影響到劉備的生存及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堅定吳主孫權同仇敵愾,抵禦外敵的決心。

諸葛亮毅然和和魯肅一起去江東面見孫權,陳述利害關係,激起孫權鬥志。

並且對孫權分析局勢,提出曹軍遠來疲憊,北方的士兵不習水戰及曹軍不得人心等不利條件,預言魏國必敗,三國必將鼎立的局面。

這是從一個謀士出發,做了謀士應該做的事,其遠見之遠,甚稱磅礴。

誰說三國演義不是按照史實為主線寫的呢?只是添枝添葉,增強故事性,稍作修飾而已,我說錯了嗎?

後劉備採取諸葛亮的主意,借取荊州,那時的劉備,實力還很小,為了保護老家大本營的安全,留諸葛亮鎮守荊州,自己帶兵進攻益州。

進可擴土,退可有家可歸,在戰局還不明朗,勝負未分的情況下,這個老家荊州是何等的重要?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諸葛亮,可見劉備心裡最放心的就是他,有他防守荊州自己才後顧無憂。

後龐統戰死,劉備呼諸葛亮率軍支援,諸葛亮便統領軍隊逆流而上攻蜀,分定郡縣【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這是諸葛亮第一次統軍作戰,雖然沒多大亮點,但還是遇到一次激戰的,【璋帳下司馬蜀郡張裔距亮,敗於柏下。

裔退還】。

在這次戰鬥中,諸葛亮用了釜底抽薪的戰術,偷襲了張裔的老巢並攻下德陽。

牛刀小試。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兵敗夷陵後,元氣大傷,諸葛亮經過幾年的修生養息後,於建興三年(225年)春天帶領兩萬大軍深入不毛,平定南中叛亂。

兵分三路,諸葛亮、馬忠、李恢各統一路。

諸葛亮對付的是勢力最強的高定,高定在旄牛、卑水、定笮駐好營壘等著諸葛亮,卑水一戰諸葛亮攻破高定的三處營壘,取得大勝。

卑水大敗後,高定退回邛都,結果再次大敗,連自己老婆都被俘虜了【初謂高定失其窟穴,獲其妻子,道窮計盡,當歸首以取生也。

】。

最後一戰,高定糾級兩千人和諸葛亮決戰,不但大敗,連自己都戰死了【而邈蠻心異,乃更殺人為盟,糾合其類二千餘人,求欲死戰】。

資治通鑑直接記載【亮在南中,所戰皆捷】,面對勇猛耐戰的南蠻人,諸葛亮三戰三捷,這對於一個沒多少經驗的新手來說,不是熟讀兵書在胸的話,能做到如此流暢的勝利嗎?

五月,諸葛亮渡過瀘水,與孟獲大戰,連續捉了孟獲七次【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

凡七虜七赦。

】孟獲也終於服了,再第七次被抓後心悅誠服的對諸葛亮說【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

擺平孟獲後,繼續向南挺進,越巂、益州、永昌、牂柯四郡都給收復,並且一直向南打到了越南北部,這次南征的範圍只有幾百年後的史萬歲才給打破。

王莽時期二十萬打不下來的被諸葛亮兩萬輕鬆收復。

我們現代人喜歡複雜化的東西才算是軍事,算是奇謀。

對於輕鬆辦到的,直接的,往往忽略鄙視。

我就不明白聰明的人用一分力就可以辦到的事情是蠢材,愚笨的人用九分力才辦到卻受到吹棒。

這是為什麼???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

關中大將曹真果然上當,帶領著他的關右諸軍駐紮在郿抵擋趙雲。

涼州郡縣,一聽說諸葛亮來犯,都嚇得望風而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史書記載【關中響震】。

這一下連魏主曹睿都坐不主了,親自來長安抵抗諸葛亮,並且派張頜率領五萬中軍前來馳援。

諸葛亮這時犯了一個大錯誤,在調兵遣將方面失誤了,讓馬謖去守街亭,還幫馬謖想好保住街亭的方法,沒想到馬謖那麼不爭氣,【謖違亮節度】被張頜打的大敗,無奈之下,諸葛亮只好撤兵,大好形勢就這樣被馬謖斷送掉了,當然諸葛亮在調兵遣將上也有很大責任。

在這一伐中,諸葛亮用了連環計,聲東擊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和當年韓信出蜀時同出一撤,簡直就是韓信當年的翻版。

諸葛亮只是將棧道變為趙雲用以吸引敵軍的視線和主力,暗度陳倉中的陳倉變成了祁山。

可惜諸葛亮沒有韓信幸運,韓信的幸運在於當年項羽主力深陷於齊國無法自撥,而且路途遙遠,無法增援,加之項羽那時是很輕視劉邦的,認為他不足以造成威脅。

此時的魏國,並沒有身陷囫圇,而且洛陽和長安到戰事區還是很近的,魏主又非常重視諸葛亮的進攻。

雖然他們方法相同,但時勢迴然不同,天不與孔明也,悲催。

同樣的戰術,韓信成功了,就是千古奇謀。

孔明沒成功,所以是不算奇謀的。

難道非要他重走一次韓信的路線才算是嗎?這叫頑固不化,死讀兵書。

韓信的是千古奇謀,諸葛亮的屁都不是。

這是孔明人生第一次失敗,也是唯一一次失敗。

這次失敗還不是他直面的,正面的失敗,也不是他戰略部署的失誤。

而是有人違反軍令,自作主張導致的失敗。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機關算盡,卻無法算人心,他考慮的事情很多很細。

而我們要求他的是事事俱到,不得偏頗,這要求也太苛刻了吧?試問,你對曹操有這樣的要求嗎?如果沒有,那又為什麼楸著這隱藏很深很小的失誤不放呢?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人說,不對吧,後面還有祁山兵敗,俘獲斬首數萬的記載。

但我要說,這是子虛烏有的事件,除卻晉書,其他典籍均無記載。

理由是,諸葛亮怎麼說也是重點人物,出現這麼一件事怎麼也算是一件大事,這樣的大事不可能在三國志或者其他典籍找不到,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其二,經本人仔細推敲,發生時間和三國志或其他典籍有衝突,完全無法吻合。

是以兩個原因,我斷定此事件不存在,純屬子虛烏有。

同年冬,諸葛亮率領數萬大軍進攻陳倉,因為陳倉早有防備,諸葛亮強攻二十日沒有攻下。

在這裡很多人有著深深的誤解和不清楚真相,誤認為諸葛亮的數萬大軍連個區區幾千人的小陳倉都攻不下,深深鄙視中。

其實諸葛亮這次攻陳倉根本沒想過要攻下,原因是魏軍東進攻吳國,吳國方面派人書信諸葛亮,希望諸葛亮緩解壓力,於是諸葛亮又以圍魏救趙之法在西面裝著要攻打陳倉的樣子,【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引魏國改變攻打吳國的策略。

這招果見成效,先是把張頜的三萬中軍吸引來了,又迫使正準備攻吳的司馬懿放棄攻打吳國。

【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

至荊州,會冬水淺,大船不得行,乃還屯方城。

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到京都。

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

】。

看到魏國上當後,諸葛亮從容退兵,並在退兵時反殺王雙【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老子攻陳倉只是做個樣而已,你王雙還真當我是孬種啊!

不到幾個月後,諸葛亮突然出兵進攻武都陰平,不但攻下,還嚇退了魏國名將郭淮。

曹真作為都督關右抵擋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得那麼丟人,如入無人之地,再也忍不主,就上表請求伐蜀。

【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

數道併入,可大克也」】。

可惜天降大雨,【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魏主曹睿只好詔真回去。

試想,如果沒這一場雨,那是多麼驚心動魄,驚天動地的一戰,歷史將會從新注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不會受到今天才子們的質疑。

但是這也不全是壞處,自古以來,太順當,太完美的東西容易讓人遺忘,容易讓人忽略。

總要留點遺憾,留點爭議才會讓世人關注爭論,才會有人記起。

雖然主力沒幹上,但還是發生戰爭,曹真的前鋒夏侯霸就被早已埋伏好的蜀軍截住,差點擒獲【子午之役,霸召為前鋒,進至興勢圍,安營在曲谷中。

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戰鹿角間,賴救至,然後解。

】。

除此之外,又派魏延千里奔赴涼州,突然突襲,大敗郭淮【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

在此戰,諸葛亮先設伏兵,又反戈一擊突襲涼州,可見諸葛亮用兵實在到了神出鬼沒之境,用兵之道大氣磅礴。

建興九年,諸葛亮再次進攻祁山,並用木牛來運糧食。

當時的曹軍主帥已經不是曹真,而是司馬懿了,這是一個實力更強勁的對手,並且曹睿把當時的魏國名將張頜、郭淮、費曜都配給司馬懿用來抵禦諸葛亮。

實在太看得起諸葛亮了。

十月,司馬懿留下四千精兵守上邽,親率其他所以士兵救援祁山。

鹵城之戰從此拉開序幕,諸葛亮也留下一部分繼續打打祁山,自己率領其他士兵跟司馬懿大戰,大破司馬懿【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

】,司馬懿還沒出家門口立刻就被打了回去,郭淮費曜前來支援,又被諸葛亮擊敗【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並在魏國家門口把麥子都給割了【因大芟刈其麥】,回軍時,又在上邽之東遇見司馬懿,司馬懿可真知道諸葛亮厲害了就不敢在打了,就斂兵依險。

諸葛亮一看,你不跟我打,饒了一圈就走了,司馬懿又在後頭偷偷摸摸是跟著,殊不知中了諸葛亮的引蛇出洞之計。

司馬懿也真是老將,追到鹵城就不打了,登山掘營觀望諸葛亮行動,然而被賈詡和魏平嘲笑了,毫不留面子的說【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馬懿大怒,讓張頜進攻王平,自己親自來與諸葛亮決戰,諸葛亮指揮魏延等人與司馬懿大戰,把司馬懿打的大敗,退回去守營【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獲得了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斬殺人數不下萬人,這是諸葛亮北伐取得的最大勝利。

此戰無論從諸葛亮戰術還是戰略布局都堪稱完美,引蛇出洞的戰術把司馬懿都給騙了,諸葛亮打了一場教科書般的戰役。

幾個月後,諸葛亮糧盡,便退兵,司馬懿派關中二把手追擊諸葛亮結果諸葛亮早有準備,提前埋伏好了,此戰斬殺張頜【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北伐,由斜谷出一下子到達了五丈原。

司馬懿斂軍依險,兵不得交,無奈諸葛亮就在此屯田,解決糧食不濟的問題,而司馬懿只敢看著,不敢出兵。

曹睿怕司馬懿不是對手,又派兩萬中軍來支援司馬懿。

有了援軍,司馬懿膽子大起來了,趁著武功水漲的時候帶領萬人進攻駐紮在武功水東的孟琰,諸葛亮親自馳援,一陣箭雨過後,司馬懿倉皇而逃【臣先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長攻琰營,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

】。

這下子司馬懿是真怕了,送女人衣服都不管用了【侯數挑戰,懿不出,因遣以巾幗婦女之飾以激怒之】。

司馬懿又耍千里請戰的把戲被諸葛亮識破,還派吳朝去諸葛亮處假裝投降,沒想到又給諸葛亮識破。

【司馬宣王使二千餘人就軍營東南角,大聲稱萬歲。

亮使問之,答曰:「吳朝有使至,請降。

」亮謂曰:「計吳朝必無降法。

卿是六十老翁,何煩詭誑如此!」】

幾個月後,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

退兵時姜維等人又嚇跑前來追擊的司馬懿【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

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

】。

最後司馬懿去觀看諸葛亮營寨的時候緩緩吐出四個字【天下奇才】。

諸葛亮死後,曹睿覺得天下再無憂患,才恣淫荒矣,才敢徵調司馬懿北上【諸葛亮既卒,邊鄙無事,而睿遂恣淫荒矣。

】【留司馬懿於長安,以備蜀也。

諸葛亮死,乃敢召之遠略。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抵禦,致使曹睿派遣中軍奔赴。

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

曹睿下詔:「自朕即位,三邊無事猶哀憐天下數遭兵革,且欲養四海之耆老,而(諸葛)亮驅略吏民,盜利祁山,震驚朕師。

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

《三國志楊阜傳》魏國和諸葛亮打的結果,最後堅壁清野打成消耗戰,結果:魏國農夫廢業民有飢色,關中清野關東饑荒。

諸葛亮在魏國屯田,扔掉的糧食: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

真不知道諸葛亮如果不病死,魏國士兵需要的糧草從哪裡,關中清野關中饑荒,難道糧草從關外運?

諸葛亮和魏國打了六年半病死了:當時蜀國國富刑清,百姓安居樂業。

而魏國被打成農夫廢業、民有飢色、關東饑荒、關中清野,十州半之地和一州之地打消耗戰還處於嚴重下風,那些說魏國不和諸葛亮正面交戰是想用國力拖垮蜀國的人的自信從哪裡來的?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以一州之地僅用六年半時間便打的整個中原消耗的如此疲憊有誰?

現在讓我回過頭來看看南征,這次南征的時間很短,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成功平定了南中,有人說:這是因為南人太渣了,兵器技術太落後了。

我並不完全否認這一觀點,但是也因為諸葛亮太強了。

彪悍的魏軍被打殘,強如司馬懿這樣的對手被打成龜縮。

試想,那些渣兒又怎放在諸葛亮眼內?所以才會如此快成功平定南中。

諸葛亮在南中面對高定三戰三捷,北伐反殺王雙張頜,上邽擊敗司馬懿、郭淮、費曜,又在鹵城甲首三千,從這些戰例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正兵確實天下無敵,也正如陳壽說的那樣,諸葛亮作戰很強。

諸葛亮北伐,向來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誰敢擋他,必殺無疑(王雙張頜),而且諸葛亮也用不著什麼空城計,都進退如風來,還用得著空城計來掩護?袁淮稱他【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

為將者做到這地步,和演義中的諸葛亮又有何區別呢?為何糾結於演義中的諸葛亮呢?演義並沒抬高諸葛亮,只是在同等的地位上增加趣味性和文學手法稍稍改動修飾而已!

自古以來,名將很多,但能化腐朽為神兵的有幾個?要正戰我跟你正戰,要奇謀有奇謀,要洞察有洞察,縱使兵仙重生,也不一定敢觸其鋒芒。

這樣的一個人,自比管仲樂毅,難道他口出狂言,反正對於我來說,那是謙虛了也不為過。

難怪在虎牢關戰役中以三千五俘敵十萬的李世民對諸葛亮也是非常膜拜尊崇的。

快要結束的時候,說說題外話。

很多人喜歡拿諸葛亮和郭嘉,曹操比。

其實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比什麼比呢?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只要自己欣賞喜歡就行,這是

最重要的。

但既然說開了,我就說說自己的見解。

郭嘉的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確是奇才,但他也只是謀士,他的類型相當於張良,運籌帷帳,但讓他統軍方面卻不一定行。

在韓信加入劉邦之前,張良也當過將帥,但卻是一塌糊塗,最後向劉邦請願,撤去大將軍頭銜。

有謀略不等於能帶好兵,謀略和統兵是兩碼事,很多人很難做到兩者兼顧,或者曹操能做到,但縱觀曹操平生戰役,對洞察有所欠缺,最大失誤在於赤壁之敗,所以他需要謀士來彌補,對謀士有所依賴。

謀略在於攻,洞察在於防,同等的重要,一但謀略讓洞察看穿,很可能將會導致全線潰敗。

在這點上,我更欣賞諸葛亮的防,當然也包括洞察力。

只有洞察力高,才能防範得滴水不通,無隙可入,如果這樣,謀略就不能正常發揮,甚至遭到反戈一擊。

這裡曹操和孔明的軍事是一個爭論點,但是要提醒一點的就是,曹操敗績也不少,孔明方面奇謀姑且不說,但正兵強是可以肯定的,對戰爭提供基礎保障。

如果能公平點的話,不要忘記了諸葛亮在國家發展和民生治理,經濟發展,科技發明方面比曹操做得好。

畢竟軍隊離不開糧草,打仗離不開發展。

此純屬個人見解,權作商議。

最後向神級軍事家諸葛亮致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現在人都開始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近年來感覺黑諸葛亮的人越來越多了,想我諸葛武侯,天才一般的存在,智慧的化身,雄才大略,喝劉關張一起坐鎮巴蜀,爭霸天下,成就了蜀漢的一番事業。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