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定河北的8年間,劉備、劉表、孫權在幹什麼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
雖然官渡之戰開始於公元200年,但是,直到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桓,才徹底袁氏殘餘勢力。
換而言之,曹操為了平定河北的袁紹勢力,花了8年左右的時間。
不過,在這8年時間中,劉備、劉表、孫權可以說是毫無作為,也即沒有乘機從進攻曹操,從而擴大自己的地盤。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平定河北的8年間,劉備、劉表、孫權在幹什麼呢?
一
首先,從公元200年——207年,從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到掃平袁氏的殘餘勢力,曹操花了八年時間平定河北,將袁紹原有的青、幽、並、冀四州收入囊中,一統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在這8年時間中,劉備一開始依附於袁紹,但是,在被曹操擊敗後,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來到荊州投靠劉表。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劉備,劉表也不是完全信任的,比如只給一個新野小城讓劉備呆著。
對於當時的劉備,兵力不過數千人,還要面對曹操勢力的壓力,實在難有什麼作為。
二
但是,雖然因為兵力有限,無法在背後進攻曹操,但是,在曹操平定河北的8年間,劉備依然做了不少事情。
他在荊州地區一面招兵買馬,一面建立自己的人脈。
徐庶、諸葛亮紛紛加入麾下。
於是208年曹操南下時,會有大批荊州人士加入劉備的隊伍,這顯然是劉備前幾年努力的結果。
在此基礎上,因為在荊州紮根的前提,所以在赤壁之戰曹操敗北之後,劉備可以在短時間拿下荊州的不少郡縣。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擁有荊州之地的劉表,當時又在做什麼呢?
三
對此,在筆者看來,劉表看似風光,單人獨騎穩定荊州,那是和荊州世家大族妥協的產物。
從他選擇接班人這點來看,他手下並沒有太多的心腹。
而且荊南地區也一直不曾穩定,劉表需要派出兵力出平定。
除了自家後院也不太平,劉表當時和江東孫氏可謂是世仇,而且孫權覬覦荊州,與江東可謂戰事不斷,先是江東軍隊不斷侵擾江夏,然後黃祖被殺,江夏城破,後來劉琦坐鎮江夏,勉強維持局面。
也即對於當時年紀較大的劉表,內憂外患牽制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所以無法出兵進攻曹操。
四
最後,在官渡之戰時,孫策因為被刺殺,所以年輕的孫權剛剛即位。
由此,對於這一時期的孫權,當務之急顯然不是趁機進攻曹操,而且穩固江東。
並且,對於江東孫氏來說,和荊州劉表存在非常深的仇怨。
為此,在孫權即位後,首先向江夏報仇,前後多次出兵,方才斬殺黃祖,也就沒有時間他顧。
總的來說,在曹操平定河北的8年間,劉備、劉表、孫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沒有進攻曹操的後方,這促使曹操逐漸平定了北方中原,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諸侯。
文/情懷歷史
三國時期被忽視的水軍大將,江夏太守黃祖
黃祖這個人一般不是很了解三國的人們對他不是很熟悉,黃祖就是當地江夏的一個大地主,有錢,有人,有勢力,劉表任荊州牧時,重用了地方有聲望的勢力,讓黃祖出任江夏太守,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或者市委書記。...
這個人不死,我相信就再也沒有什麼「三國」了,他會提前統一全國
三國中的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各據一方,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那段時間也因此被稱作為「三國」。實際上三國中的兩國早就已經形成了,第三名到位者是劉備。他半輩子都在顛沛流離,不知所為。直到遇上諸葛亮之後...
三國中最重要的三大戰役:每一場,都足以改變三國歷史走勢
正如《三國演義》開頭所說的那樣: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時期,便是天下由東漢末年的「合」轉向「分」,進而上演了天下英雄逐鹿中原,為統一漢室破碎的江山爭個頭破血流,最終卻被司馬晉統一...
曹操平定河北袁氏八年間,劉備、劉表、孫權在幹嘛?為何不阻止?
曹操是一世梟雄,從他起兵之初,一路勢如破竹、披荊斬棘,威震天下,最終經過南征北戰、不懈的努力,終於一統北方,如若不是赤壁之戰,驕傲輕敵,敗亡於孫權和劉備的聯手,想必也不會有令人津津樂道的三國歷史...
官渡之戰後,曹操如果南下,是否更有可能統一中國?
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以弱勝強,擊敗北方霸主袁紹。曹操達到了他人生第一個頂峰,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關鍵時刻。這一年,曹操45歲。如果部署得當,戰略得法,曹操原本很有希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