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十四史的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傳承源遠流長。

在世界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化傳承沒有中斷,一直延續至今。

在文化典籍方面,儘管在漫長的歲月中屢遭劫難(如秦始皇焚書、歷代毀於戰亂),但劫後倖存的典籍仍然浩如煙海,你就是活上數百年也不能通讀。

從唐朝以後,圖書分為經(儒家經典)、史(史學著作)、子(諸子百家之書)、集(個人文集、專著)四部,也就是四大類,其中的史書就很多。

有一套大書最為璀燦奪目,那就是二十四史。

這是二十四部史書合在一起的統稱。

現將每部書的書名,成書朝代及作者,在下面列一個清單。

1.《史記》西漢司馬遷

2.《漢書》東漢班固

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4.《三國志》晉陳壽

5.《晉書》唐房玄齡等

6.《宋書》南朝梁沈約

7.《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8.《梁書》唐姚思廉

9.《陳書》唐姚思廉

10.《魏書》北齊魏收

11.《北齊書》唐李百藥

12.《周書》唐令狐德棻

13.《隋書》唐魏徵等

14.《南史》唐李延壽

15.《北史》唐李延壽

16.《舊唐書》後晉劉昫

17.《新唐書》宋宋祁、歐陽修等

18.《舊五代史》宋薛居正

19.《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20.《宋史》元脫脫等

21.《遼史》元脫脫等

22.《金史》元脫脫等

23.《元史》明宋廉、王禕

24.《明史》清張廷玉等

那麼什麼是叫「正史」?

中國古代史書的體例,大體上可以分為:

編年體:把歷史過程按照年代的順序編排起來。

如《春秋》、《資治通鑑》、等。

紀事本末體:以某一歷史事件為中心,記其本末始終,如《左傳紀事本末》、《明史紀事本末》等。

典制體:典章制度的專史,如《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等。

紀傳體:這種體例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例目分為「本紀」或「紀」(帝王的編年史),「世家」(記諸侯的傳襲,為《史記》獨有),「列傳」(或「傳」,人物傳記),「書」(或「志」,記典章制度),表(年表,世系表等)。

二十四史是紀傳體史書。

到了唐朝,把官修(或私修,經過皇帝批准的)紀傳體史書列為「正史」,以區別於其它體例的史書和民間的野史。

清乾隆年間,進一步確定《史記》至《明史》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也就是二十四史為「正史」,凡不經皇帝批准的不許列入。

這就正式確定了二十四史的「正史」的地位。

民國九年(1920),柯紹忞(mín)所撰的《新元史》脫稿。

民國十年(1921),北洋軍閥的大總統徐世昌將此書批准為「正史」,合稱二十五史。

後來又有人把1929年發行問世的《清史稿》列為「正史」,拿掉《新元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

近年出版的二十五史,就是這種版本。

也有人把二十四史和《新元史》、《清史稿》合稱二十六史。

按照乾隆時期的標準,《清史稿》並沒有經過國家批准,是不能列入「正史」的。

何況《清史稿》是由清朝的遺老遺少所編寫,觀點反動,美化清朝,誣衊辛亥革命。

國民黨當局以及當時的文化界對它一直採取抵制的態度,打算全面修改,因為抗戰爆發,國府遷都而作罷。

不過,時至今日,我們只是把《清史稿》作為史料而批判地使用,至於是否「欽定」的問題,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其實,那些沒有被列入「正史」的史書,如《左傳》、《資治通鑑》等,在史學上的價值也不比「正史」差,我們是不應當因為它們不是「正史」而加以歧視的。

但話又說回來,作為「正史」的二十四史,畢竟取材廣泛,史料豐富,它在史學上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史書也不能取代的。

不容置疑,二十四史還是個龐大的史學工程:

若問二十四史是多麼大的一套書,請看下面的數據:

總共3229卷(或3249卷)

共約4000萬字。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有人算了一下:其字數等於40部《紅樓夢》,或60部《三國演義》。

有人在網上發帖詢問網友:讀一遍二十四史需要多長時間?

答曰:「至少需要十年。

答曰:「要讀到頭髮白了。

答曰:「一遍讀罷頭飛雪。

這反映了現代人已經不習慣坐下來讀書,對大部頭的書望而生畏的心理狀態。

其實,只要利用業餘的時間靜下來閱讀,鍥而不捨,每天讀兩卷(約兩萬多字),一年下來就是730卷,五年下來就可讀完了。

當然,這也不太容易,現代的70後、80後、90後,是很難堅持的。

過去是否有人通讀過二十四史呢?有的。

據人們所知:史學大師呂思勉(1884-1957),陳寅恪(1890-1969);國學大師錢穆(1895-1990);毛澤東主席;當代台灣學者李敖等等,都通讀過二十四史。

其中呂思勉讀過三遍,毛主席和李敖也不止讀了一遍。

這些人發奮讀書的毅力,實在值得我們欽佩!

總之,不管怎麼說,二十四史確實是一套大部頭的書。

二十四史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步完成的。

其寫作的時間,從司馬遷在西漢寫《史記》,到清乾隆年間設館修《明史》,花費了大約1800年。

如果再算上《清史稿》,那就是2000年左右。

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先人給我們留下了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產,建造了這麼龐大的史學工程,實在值得我們中華兒女自豪!全世界的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包括那些存在過的文明古國在內,在這方面,哪一個能和我們相比?

所以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二十四史是世界史學史上的奇蹟!

是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

在此,順便介紹一下其他幾部史書: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

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

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由此偏頗地說《春秋》是「斷爛朝報」。

其實,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

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

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

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因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

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

《春秋》原本,秦代以後已經失傳,現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中拼湊的。

《春秋》又是魯國史書的專名。

各國史書有專名的,如晉國史書叫《乘》,楚國史書叫《檮杌》(見《孟子·離婁下》)。

魯國史書專名《春秋》,所以《左傳·昭公二年》敘述晉平公派遣韓宣子(起)出使魯國,看到《易》《象》和《魯春秋》。

不過韓起所看到的《魯春秋》,一定是從周公姬旦敘起,才能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而現存的《春秋》,才從魯隱公敘起。

隱公父親惠公以上的魯國歷史原始記載已經完全亡佚。

《楚語上》也說:「教之《春秋》」,就是說,對太子,用史書教授他。

《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齊諸國都有史書,墨子均曾讀過。

最後說說《左傳》,它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作者左丘明,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為魯國太史 。

左丘明籍貫,一說為魯國中都人,一說為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志》,當以後說近是。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

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

他品行高潔,為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為「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為己著述《史記》的先行典範。

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

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啟發。

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為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稱其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經典史書排名

1.史記《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

二十四史都有哪些歷史

所謂「二十四史」,是指中國歷史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的統稱,起於漢武帝時誕生的《史記》,終於清乾隆時刊行的《明史》,前後相隔一千八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