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千年史書,你未必真的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了解這些史書前先解釋幾個名詞:

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

紀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

國別體:

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

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歷史的史書或史書體例。

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春秋》

作者:孔子(相傳)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

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

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 :《左傳》

作者:左丘明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之一。

《左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

《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共三十五卷。

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作者:司馬光(主編)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作者:司馬遷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國語》

作者:左丘明

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

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作者:班固(等)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顏師古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經典史書排名

1.史記《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