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北漂」歲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由北大總務長蔣夢麟批准,毛澤東進入圖書館成為助理員的月薪為十七塊大洋。
由於正逢北大圖書館從駙馬府公主樓向紅樓一層大搬遷,毛澤東直到十一月才進紅樓圖書館上班,不知何故,月薪變成了八塊大洋,少了一半還多。
而且僅比他大四歲的上級領導李大釗的月薪是120塊大洋,這在北大教授中的工資是最末一級。
蔡元培、陳獨秀在北大的收入分別為600塊大洋、300塊大洋,與毛澤東同齡的梁漱溟當時已經是北大教授。
平日裡,毛澤東的工作內容是在閱覽室登記新到的15種以上中外文報紙,登記前來閱覽人的姓名。
圖為北大紅樓內景 魯驥 攝
毛澤東當年在這裡一共只領了三個整月的工資。
對於這三個月的經歷,毛澤東曾經向斯諾自嘲:「我的職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
我的工作有一項是登記來圖書館讀報的人的姓名,可是對於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我這個人是不存在的。
在那些來閱覽的人當中,我認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運動的頭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羅家倫等,我對他們極有興趣。
我打算去和他們攀談政治和文化問題,可是他們都是些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土話。
」「我對政治的興趣越來越大,思想也越來越激進。
……可是當時我的思想還是混亂的,用你們的話說,我正在尋找出路。
」毛澤東這樣概括自己這段時間所受的薰陶和教育。
圖為北大紅樓內新潮雜誌社 魯驥 攝
毛澤東所做的一切在今天看來,是極其普遍的「雜事」。
他利用更多的時間,渴求著新文化,探索著新思想。
毛澤東進北大圖書館任職,不僅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更重要的還是可以留在北大,得以在校內自由旁聽和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他曾說:「我參加了哲學會和新聞學會,為的是能夠在北大旁聽。
」足見其進北大圖書館任職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能夠在北大旁聽」和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毛澤東參與了新聞研究會(後更名為新聞學研究會)第一期的各項活動,聽取過邵飄萍和徐寶璜等講授的「新聞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課程,以及李大釗、徐寶璜等人的有關演講。
1919年10月16日,北大新聞研究會舉行第一期結業式,會長蔡元培到會致辭並對學習期滿結業者頒發證書,毛澤東、高君宇、羅章龍等32人分別取得「聽講半年的證書」。
八年的新聞研究會的學習與研究活動,使毛澤東增長了新聞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並與邵飄萍等人建立了友誼,他曾說過邵飄萍「對我幫助很大」。
他還參加過北大哲學研究會,學習研究了包括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在內的東西諸家哲學著作,進一步拓寬了知識視野,提高了研究哲學的興趣。
他當年曾千方百計地利用北大的條件,積極參加旁聽或各種學術研究活動。
在這裡,他遇到了陳公博、譚平山等同學。
在紅樓,毛澤東稱為《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的忠實讀者,接觸了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許多新文化先驅人物和青年知識精英,受到了新文化精神的感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薰陶,積聚了豐富的理論財富,建構了他日後成為一代革命偉人的文化胚基。
在師生頻繁往來的日子裡,楊昌濟發現學生毛澤東與女兒楊開慧的感情與日俱增,在他的讚許下,兩人正式建立了戀愛關係,經常漫步北海,欣賞古都風光,體驗著愛情的甜蜜。
來源 | 《走近毛澤東》
圖書館與青年毛澤東的讀書生活
【歷史鉤沉】讀書是毛澤東一生最大的愛好。他常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又說,「一天不讀報是缺點,三天不讀報是錯誤。」毛澤東的讀書習慣和閱讀偏好早在青年時期就已經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