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刻石,絕不殺士大夫,潘多拉魔盒開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59年柴榮遠征北漢,契丹人望風而逃,柴榮進兵直至幽州(今北京),卻在病龍台上臥床不起,被迫撤退回開封,一月後病逝,傳位其子柴宗訓。

公元960年正月初二,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

柴宗訓禪讓帝位於趙匡胤。

北宋建立新太陽再次升起,趙匡胤也迎來了第一次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這是一位很奇特的開國皇帝,怎麼個奇特我先不說,您先看。

此時趙匡胤雖然「名正言順」(因為禪讓)的登基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秦始皇,肯定會威脅他們把家裡人,趙匡胤卻很不一樣,甚至說很不政治家。

他派出使者騎著軍馬四處傳達他的諭旨:「眾位愛卿,小皇帝柴宗訓禪讓與我,國號也由周改為了宋。

大家記好了,以後在各自報告裡面注意用詞噢!不要方(慌)不要方(慌),我馬上就會給大家圓回來的。

雖然我們的國家的名字變了,但是諸位的職位和待遇是不會變的,而且但凡歸順我趙匡胤的,都官升一級!也不用送人質來開封了,大家皆大歡喜,共同進步。

」接著,是最重要的一條,是兩宋三百一十九年的基本國策,它是富足開明的宋王朝的基石;也是藏匿著覆滅魔種的潘多拉魔盒。

我,趙匡胤,刻石於此,自我始至我每一位子孫,絕不殺士大夫,這塊石碑被立在趙家的宗廟裡面,後來每一位宋朝皇帝繼位都會由一位老太監領著他來看這塊石碑。

趙宋一十八帝基本上都守住了這個規定。

宋朝自開國以來,最重最重的處分,也就是貶黜到海南島。

咳咳!相比秦朝動不動就拉去修長城;相比漢朝動不動就宮刑;明朝動不動就當朝打死(廷仗)血肉橫飛,難道這還不夠溫柔嗎?

更何況,宋朝貶官,從不為難家人,而且大部分老了的人,還是會被接回來的。

還有一點讓人有歧義,就是「士大夫」這三個字。

有人把這三個字解讀為文臣,尤其宋朝,重文抑武,所以這句話救不了宋朝的武將。

這句話不對,非常的不對。

何為「士」?「士者,事也。

人事之稱也。

數始於一,終於十。

從一從十,推十合一為士。

」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哪有說讀書人就一定是「士」;武槍弄棒的人就一定不是「士」呢?更何況,宋朝的武將,成名者,如楊家;折(佘)家;種家;岳家;韓家,哪一個不是文武雙全?不是筆墨詩詞歌賦的大家?

本文由歷史聞天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大宋走上一條不歸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這個朝代,中國的人口首次超過一億。是中國曆朝歷代最富庶的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比現代人都高。連賣饅頭的住的都是獨棟別墅。但這個朝代也是5000年里唯一個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