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了楊修,但為何會放過司馬懿,難道說未看透他的狼子野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奸詐多疑,當發現一個人不能為他所用,或者有異心,往往會將其除掉,不會給自己留隱患,但是有一個人例外,曹操明知道他不甘人臣,但卻一直沒有殺他,那就是 「冢虎」司馬懿。
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已察覺司馬懿的狼子野心,對其有所戒備,用司馬懿但又不給其實權。
在晚年的時候,曹操也叮囑兒子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要曹丕注意防備司馬懿,若不能為其所用,即可殺之。
既然曹操對司馬懿如此戒備,那為什麼不提早殺之,還要將這個隱患留給曹丕?
其實,曹操不是不想殺司馬懿,而是不能殺司馬懿。
曹操手下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堪稱大任的謀士和統帥並不多,尤其是荀彧的離開,讓曹操手下缺了一個絕對能堪大任之人,再加上當時劉備拿下西川,勢力正盛,北伐只是遲早之事,若除掉司馬懿,屆時曹真、張遼等人很難與諸葛亮抗衡,到時恐怕會危及魏國。
曹操死後,諸葛亮果然開始北伐,雖然曹丕喜歡用曹真做三軍統帥,但是曹真的戰績實在慘不忍睹,他完全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司馬懿跨帥後,也是屢戰屢敗,還差點被諸葛亮所殺,但是他卻打贏了這場戰爭,他用拖的戰術,讓諸葛亮的北伐相繼失敗。
名氣上司馬懿稍遜諸葛亮一籌,但是謀略上二人可以說旗鼓相當,司馬懿也是諸葛亮的最強對手之一。
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知其要害,就是蜀道路途艱險,運輸糧草不易,諸葛亮必不能久戰,因此故意堅守不出,避而不戰,讓諸葛亮無計可施。
諸葛亮曾派人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衣服,來諷刺司馬懿,逼其出戰,但是司馬懿沉的住氣,繼續堅守不出,避而不戰。
諸葛亮也多次因為糧草問題,導致北伐失敗。
司馬懿謀略過人,但是對諸葛亮卻心懷畏懼。
諸葛亮在北伐時,讓馬謖駐守街亭,但是馬謖戰略失誤,導致街亭失守,司馬懿摔大軍襲來。
當時西城幾乎是一座空城,諸葛亮無奈之下擺出了一道空城計。
司馬懿看見城門大開,諸葛亮悠閒的坐在城上彈琴,疑心有埋伏,於是帶軍撤去,諸葛亮也逃過一劫。
空城計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司馬懿的小心謹慎,另一方面也與司馬懿畏懼諸葛亮有關。
曹操未殺司馬懿,主要因為司馬懿之才能,因為縱觀當時整個魏國,除了荀彧,的確沒有謀士可以與司馬懿相匹敵。
曹操不殺司馬懿,還有一點,就是相信曹丕有能力駕馭司馬懿。
曹丕雖然表面看起愚鈍,但其實城府很深,屬於大智若愚,在治國和用人方面極有一套,完全有能力駕馭司馬懿。
曹丕當政的時候,司馬懿的卻未作任何叛逆之事,他盡職盡責,是曹氏穩固江山的最大功臣,但是曹操沒有預料到的是,曹丕40歲的時候,就患病身亡。
曹丕死後,曹氏家族也更加依靠司馬懿,但是對司馬懿的掌控和防備卻大不如從前。
司馬懿勢力強大後,果然篡逆,也應了曹操的話,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曹操未殺司馬懿,也與司馬懿的低調隱忍有關,他做事小心謹慎,會察言觀色,情商極高,很少有把柄落在曹操手裡,也沒給曹操除掉他的理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曹操有心殺他,也不能殺他,司馬家族是一個大族,影響很大,若是曹操無故將司馬懿殺害,可能會引起司馬家族的仇恨,逼迫司馬家族造反,給自己製造麻煩。
與司馬懿相反的是,楊修恃才放曠,驕傲自大,做事極為高調,不懂得審時度勢,察言觀色,總愛賣弄小聰明,屢犯曹操忌諱,在加上楊修雖聰明,但不是可堪大任之人。
因此,曹操殺他也沒任何顧慮。
楊修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聰明,但缺少城府,或者說情商不高。
一盒酥事件和門內添活字,雖然表面曹操誇他聰明,但是內心已經表現出不悅,這是楊修不僅沒有適可而止,反而道破了曹操夢中殺人之事,讓曹操對他心生惡之,有了殺他之心。
雞肋事件,更是楊修自己給了曹操殺他的理由。
當時曹操正與諸葛亮交戰,處於劣勢,曹操是進退兩難,情緒不佳。
吃飯時,曹操看見碗中有雞肋,恰逢此時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說道 「雞肋」。
楊修聽後,卻自己解讀了曹操的意思,對軍士說,來日魏王必搬師,讓軍士早些收拾行裝,免的到時慌亂。
曹操知道後,勃然大怒,以造言亂軍心之罪將其殺掉。
曹操未殺司馬懿,一方面是魏國的存亡離不開司馬懿,另一方面曹操也深信曹丕可以駕馭住司馬懿。
的確,在曹丕在位的時候,司馬懿未做任何出格之事,相反兢兢業業,為魏國做出了重大貢獻。
司馬懿最後奪權成功,滅掉蜀吳,統一三國,與自身謀略、城府等有關,但是還有一點,就是司馬懿壽命足夠長,不僅曹操、劉備死在了他前面,三雄中最年輕的孫權,也比司馬懿早死,甚至曹操的兒子孫子,都沒能熬過司馬懿,或許這才是他能成功的最大秘訣!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了十七字遺言,直接說出了空城計的真相
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也看過很多和三國有關係的電影,電視劇。可以說無論是十幾歲的青年還是五六十歲上了年紀的人,都很喜歡三國這個題材。三國這所以這麼受歡迎,我覺著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真相竟是這樣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第一...
司馬懿真的中了諸葛亮設下的空城計?智者的博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史書上三國時期因為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全部撤退,這一段歷史大家肯定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小編今天要說,司馬懿真的是被嚇退的麼?
三國第一騙局!司馬懿最大的對手從來就不是諸葛亮!
司馬懿與諸葛亮,在三國演義和戲曲舞台上,從來都是以一生之敵的形象面對世人!二人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失街亭、空城計、木牛流馬、火燒葫蘆谷、死諸葛嚇走活司馬!但是大家其實都被羅貫中騙了!因為歷史上...
從這一戰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和司馬懿是好基友,兩人相戀已久!
首先,小編想要提前聲明一點:咱只從小說和電視劇來,只談論《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裡邊,最牛逼哄哄的兩大謀臣,一定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了。而且作者羅貫中還非常偏愛諸葛亮,愣是把孔明吹得神乎其神,什麼...
曹操和劉備死前,分彆強調一個人,當時人若明白,歷史將被改寫
三國時期的曹操和劉備都是不可多得的主公,這二人性格或許大不不同,但在作為主子這方面,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特別會知人善用。其實這是必然的,首先,他們都是各自陣營的老大,也就是曹魏集團和蜀漢集...
三國司馬懿是否真的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司馬懿字仲達,是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做為一位足智多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著卓越的軍功和崇高的地位,那麼司馬懿他的國籍是什麼呢?他是屬於哪一國的呢?
司馬懿果真未識破諸葛亮擺下的空城計?未必!
本次不說正史,來侃一侃《三國演義》里空城計這一篇回。馬謖失守街亭後,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進軍諸葛亮所在地西城,諸葛亮兵力單薄,用疑兵之計打開城門,司馬懿疑有伏兵,引軍後退。我小時候每每看這一回時...
三國司馬懿之才真在諸葛亮之下嗎?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南陽臥龍崗長達十年的隱居生活...
諸葛亮空城計成功嚇退司馬懿,並非司馬懿無能,而是他智商太高!
諸葛亮空城計成功嚇退司馬懿,並非司馬懿無能,而是他智商太高!文|薦文史空城計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事實真的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嗎?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子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下面咱們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