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也是個感情豐富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注釋】

1 小人:人格卑鄙低下的人,此處暗指宦官。

2 傾頹(tuí):衰敗滅亡。

傾:傾斜、傾倒;頹:衰敗、崩塌。

3 痛恨:痛心與憤恨。

4 桓:漢桓帝劉志,在位期間先寵信外戚(后妃的娘家人)梁冀,後又寵信宦官,對反對宦官專權的人大肆迫害。

5 靈:漢靈帝劉宏,在位期間專寵宦官,與漢桓帝一樣,最終導致了「黃巾起義」和東漢的滅亡。

6 尚書:指當時的尚書陳震(字孝起)。

下文的「長史」指當時相府長史張裔(字君嗣),「參軍」指當時的相府參軍蔣琬(字公琰)。

7 貞良:忠貞賢良。

8 死節:為節義而死。

9 計日而待:數著日子等來,意思是很快就能到來,類似於今天說的「指日可待」。

這一段承接上文,繼續論述用人的問題。

所不同的是,上文只是從彌補缺失漏洞、把事情辦得更好、使軍隊和睦、人盡其才的角度和層面來勸諫。

著眼點還是在操作層面。

而這一段,則更進一步,將用人任人的意義和重要性提到了歷史規律和國家戰略的高度,指出是否親近賢人,疏遠小人,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存亡。

這既是對上文建議的補充和進一步強調,也是從更高視角的分析與總結,更是用劉禪不可能不關心的國家存亡,給他以當頭棒喝。

不由得他不重視。

除非劉禪是個傻子。

西漢與東漢的興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用人問題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的目的雖然是勸諫,但對於歷史的總結顯然也是很有見地的。

在勸諫方式上,作者依然非常注意。

他沒有直接說親近賢臣,疏遠小人使西漢興隆,親近小人疏遠賢臣使東漢衰落是自己的結論或觀點,而是說這是先帝劉備的觀點。

這樣既既使被勸諫者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也避免了以臣犯君的嫌疑。

這既是那個時代所造成的,同時也反映出諸葛亮的細心和謹慎。

同時作者還為劉禪描畫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如果他能親近賢人,遠離小人,那麼對於復興大業是多麼有好處。

劉禪雖糊塗不成器,但統一天下肯定也是他想要的。

用美好的前景來感召他,激勵他。

真可謂周到細緻,用心良苦了。

我們接著往下看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注釋】

1 布衣:穿著布衣的人,代指平民。

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穿絲綢衣服。

2 躬耕:親自耕種。

躬:自身。

3 南陽:南陽郡,管轄地包括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

4 苟全:苟且地保全。

5 聞達:揚名和顯達。

聞:傳揚。

「聞」是動詞,應讀為「wén」而不應讀作「wèn」。

典出於《論語·顏淵第十二》,「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6 卑鄙:低微鄙陋。

卑:卑微;鄙:短淺鄙陋。

7 猥(wěi)自枉屈:自己辱沒、降低身份,委屈自己。

猥:辱沒;枉:曲;屈:委屈、屈尊。

8 顧:看望,實際是求見聘請。

9 感激:受到感動而激動。

10 許:答應、承諾。

11 驅馳:奔走效勞。

12 有:通「又」,多用於整數和零數的連接。

諸葛亮本來在襄陽耕種,當時的襄陽屬於南陽郡。

所以文中說親自在南陽耕種。

諸葛亮並非襄陽本地人,是為避戰亂才來到襄陽的。

他說自己「苟且地在亂世之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諸侯之中揚名顯達。

」雖未必完全是其本意,有自謙之意,但也並非完全做作。

「聞達」一詞是聞名顯達的意思,典出於《論語·顏淵第十二》。

「三顧茅廬」也是諸葛亮自謙的說法,實際上是劉備去聘請他出山。

為了突出劉備的仁德才只說是去看望自己。

這件事發生於建安十二年,也就是207年。

建安十三年,劉備在當陽被曹操擊潰,逃往夏口,也就是今天的武漢。

之後便是諸葛亮前往東吳尋求聯合,共同抗曹。

這就是接下來一句所說的歷史。

從建安十二年至蜀漢建興五年(227年),正是二十一年。

讀到這一段,讀者似乎看到了一位獨坐案頭、心潮起伏,浮想聯翩的老臣,眼睛凝視著不知什麼地方,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在遠征之前,他顯然想了很多,心情也很不平靜。

自己當年的隱居生活、與劉備的隆中對話,以及後來的一幕幕,都重又浮現在腦海中,好像剛剛經歷過一樣。

有人曾評價這篇《出師表》道理嚴謹,感情真切。

不必看全文,只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段,這個評價就是非常貼切的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文篇(一)·《前出師表》·諸葛亮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