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耕作也能知天下事 非傳信非觀天象靠的是地理位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出現群雄割據局面,天下英雄最終落到劉備、曹操及孫權三分天下,其實這個局面,早在諸葛亮未出山時就已經分析了出來。

當時劉備三顧草廬希望諸葛亮出山輔助,諸葛亮在談話中分析出來: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而諸葛亮未出山時,一直在南陽耕作十年,為什麼也仍能清來了解當世形勢局面?

諸葛亮《出師表》當中,提及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諸葛亮選擇了南陽躬耕,除了亂世保命,原來地理位置,成為他能夠躬耕十年仍能知天下事的主要原因。

南陽建郡始於戰國後期,公元前272年,秦昭王初設南陽郡,郡治在宛(即是今天的南陽市),至於為什麼稱為南陽?古代命名地名的傳統是水之北、山之南為陽。

山指南山,即今天的伏牛山;水指漢水。

南陽位於伏牛山之南,漢水之北,因此稱南陽。

戰國、秦漢時期,南陽軍事、政治地位非常突出,從春秋戰國到西漢,南陽的經濟實力全國首屈一指。

從漢出土的壁畫,反映出南陽當時的經濟發達和貴族雲集的程度,更加證明南陽漢文化的燦爛和獨特。

由於南陽有這樣的政經、軍事及文化地位,才產生出范蠡、張仲景、張衡等歷代名人,吸引諸葛亮到南陽躬耕。

《漢書·地理志下》:宛,西通武關,東受江、淮,一都之會也。

南陽的繁榮,是以優越的交通地理因素為重要條件。

除了控制武關道交通,南陽與東方和東南方向地域的交通關係,也值得重視。

南陽這一特殊的交通地理條件,在兩漢之際尤為突出。

東漢以來,隨著其政治地位的上升和南下移民潮的興起,南陽作為四通的樞紐,聯繫南北的交通重心地位愈益顯著,也很自然成為連通各地的信息中心。

日本遊戲公司開發的三國志系列,也按照史實,將宛城設計為南北交通要衝。


據了解,諸葛亮躬耕的地方臥龍崗,下邊幾十米就是當時的南北交通要道宛襄大道。

他在公元197年,17歲時便開始躬耕南陽,利用當地交通及信息優勢,十年後遇到知音賢主劉備後,將觀摩到的時局變化,綜合分析各種信息,時刻把握天下大勢,才能提出《隆中對》這樣的宏觀及正確應對時局的方法。

從此諸葛亮出山了,他生涯經歷了一個大變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躬耕南陽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東漢末期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

三國懸疑史,諸葛亮到底家在何方?

公元227年,諸葛亮在向蜀後主劉禪呈遞《出師表》時,並沒有想到僅僅因為自己寫的兩個字,竟然導致後世爭論了一千八百年,兩個互為唇齒的兄弟城市開始沒完沒了地掐架。如果「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能預料到這...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我們一起來印證!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最近又熱鬧起來,我們且不爭論,看客們耐心往下看......人民網:歷史解碼: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