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臨終前託付他的一件事,讓他自責了一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皇帝臨終前託付他的一件事,讓他自責了一輩子

文/晏建懷

范質總結自己做宰相心得時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醇醋,即可為宰相矣。

」他把寬容作為一個好宰相的必要條件,認為作為一個宰相,要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能容難天下容之人,在斡旋上下、協調左右、平衡利益、維護穩定中雍容大度、海納百川。

不過,寬容也有其多面性。

一種寬容有原則性,小事寬容,大事嚴格,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一種寬容無原則性,好也好,壞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還有一種寬容心裡有原則、表面無原則,面對諂上欺下的醜行、面對貪贓枉法的惡行、面對明火執仗的暴行無可奈何,往往以隱忍的方式求和,以委屈的方式求全,以妥協的方式求穩。

而范質的所謂寬容,便是心裡有原則、表面無原則的寬容,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以致讓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責而不能自拔。

在歷史的畫廊中,范質風度翩翩,是個帥哥。

不過,他既有君子的風度,也有書生的軟弱,寬容而不果敢,仁慈而不決絕,一句話:心太軟。

范質一生,五朝為官、兩朝為相,一路風風雨雨,他總是本著慈讓之心,寬厚之懷,容易感動,頗為順從。

後漢時他是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劉知遠父子昏聵,郭威起兵奪天下,他躲避戰亂,藏匿民間,後來被郭威找到,當時天下大雪,郭威脫下身上的袍子給他披上,他一感動就歸順了郭威,成了後周的宰相;「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從陳橋回到京城,一見到他就呼天搶地、痛哭流涕,邊哭邊向他訴說將帥們威逼利誘、迫使自己「黃袍加身」的種種無奈,范質心一軟,就率王溥、魏仁浦等同事向趙匡胤行了君臣之禮。

其實,當時最有資格與趙匡胤叫板的就是范質,因為他是顧命大臣、第一宰相,地位比趙匡胤高,朝中文武幾乎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儘管他對於趙匡胤謀權篡位的行徑心裡不恥,但還是寬容了,順從了。

他一順從,朝中其他反對派便勢如破竹,使趙匡胤得以不損一槍一炮而奪取皇位。

有時候寬容是要付出代價的,良心的自責就是一種。

宋初,雖然趙匡胤仍然任命范質為宰相、首輔,但范質絲毫也沒有欣慰之感。

人家沐浴新朝,歡天喜地,他卻鬱鬱寡歡,一直忍受著良知的問責與道義的鞭笞。

士大夫最看重的是什麼?名節也!周世宗柴榮臨終前將妻兒老小全託付給他,把他作為唯一可以依靠的顧命大臣,希望他輔佐少帝、照顧皇族,他卻在關鍵的時刻置自己的誓言於不顧,因為趙匡胤幾滴虛假的眼淚而丟棄責任與道義,卑躬屈膝,俯首稱臣,甚至沒作一絲一毫的抗爭。

這種有悖綱常、倫理、道德的行為,同僚會怎麼看?坊間會怎麼說?後世會怎麼評?也許,他的忍讓,是不希望宮廷流血、同志互戮,不希望柴氏孤兒寡母成為宮廷政變的犧牲品。

但千理由、萬理由,畢竟在他作為精神歸依的孔孟之道里,犧牲事小,失節事大啊。

有人因失節而一輩子人前抬不起頭、人後直不起腰,他范質以君子自勉,卻因為自己的所謂寬容、所謂忍辱負重,而犧牲了人格與道義。

相對於五代末宋朝初的宰相馮道與趙普,范質有著迥然不同的內心感受和心路歷程。

相對於「長樂老」馮道那沾沾自喜的小人嘴臉,范質臉皮沒那麼厚,有自知之明;相對於為趙匡胤出主意、想辦法、策劃兵變謀反的趙普,范質與後周皇室關係過密,與趙匡胤之間隔了一層肚皮,在服務過程中難免投鼠忌器、顧慮頗多。

因此,他處理起事務來,不象馮道那般精明老到、遊刃有餘,也不象趙普一樣雷厲風行、肆無忌憚。

甚至他的寬容,也始終籠罩著一層軟弱和悲涼的色彩,他的自責與愧疚,如同大山一樣壓在他身上,讓他不堪負重,他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自我救贖。

從范質後來的一系列表現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這種行為取向。

他在宋初首輔多年,始終廉潔自律,從來不收受下級的饋贈,得到的俸祿與皇帝的賞賜,也大都送給了孤遺貧弱,他死後,家裡一貧如洗;他平時吃的都是粗茶淡飯,所謂「食不異品」,穿的也是粗布衣服,嚴於律己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成人之美,推薦後進,把呂餘慶、趙普等部下推薦到了更加重要的崗位;他謙虛謹慎,埋頭著作,撰寫《范魯公集》、《五代通錄》百餘卷;臨終前,他還反覆告誡兒子,自己死後不得向朝廷請封諡號,不得刻墓碑,這在歷代宰相中絕無僅有。

後來,宋太宗趙光義說:「宰輔中能循規矩、慎名器、持廉潔,無出質右者」(《宋史•范質傳》),給了他相當高的評價。

唯一一次看到他發怒,是當有人主張剪除柴氏孤兒寡母以絕後患、趙匡胤以商量的口氣徵求他意見時,他言辭激烈地表示反對,他說既是禪讓,您對待人家太后,也應該象母親一般尊敬,怎麼反而威脅他們母子生命呢?於心何忍?讓趙匡胤無地自容。

種種跡象表明,范質一直在進行著自我靈魂救贖,希望從心靈深處得到道義上的平衡與良心上的解脫。

他解脫了嗎?我看至死也沒有,否則就不會交待兒子不請諡號、不刻墓碑了,難道他也象武則天一樣,希望留下一個任由後世評說的「無字碑」嗎?關於范質的評價,前文所述趙光義的話,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但欠世宗一死,為可惜爾」,意思是宰相中論講規矩、講禮儀、講廉潔,沒有能超過范質的人,只不過他欠周世宗一死,不能誓死效忠罷了!趙光義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自己不也曾經自詡為周世宗的忠臣嗎?何況,倘不是范質的軟弱好欺與忍辱負重,倘不是他「欠世宗一死」,這天下是不是姓趙那還很難說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驛之事,趙普先知其謀嗎?

趙普(92;2~992),字則平,祖籍幽州莉縣(今北京)。後周顯德初,趙普被永興軍節度使劉詞闢為從事,劉詞死後,把趙普舉薦給朝廷。據說當時朝廷並沒有用趙普,趙普只好到滁州教童蒙為生。後周世宗用...

十四削弱相權

經過趙匡胤不斷的對中央進行集權改革,很多重要部門都缺少任職人員,鑒於此范質上奏說:【自古帝王開創基業,都分封子弟,樹立屏障,宗族親戚一旦興隆,國家就可長久鞏固。我看皇弟泰寧軍節度使趙光義,自從...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蓄謀已久的嗎?

「陳橋」是一個地名,在北宋時,它是一個驛站,故而稱之為「陳橋驛」,它位於現在河南開封北面黃河邊。公元九六零年,這裡發生了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那便是「陳橋兵變」。

每天了解一個人——趙匡胤 死因千古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祖籍涿郡,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下後周政權!

唐朝滅亡以後,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 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這些朝代最長的撐了十七年,最短 的才持續了五年。同時,中國南方和山西地區先後出現了吳、南唐、吳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