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南)二月河

青年作家李遠邀我作序,我翻看了書稿,內容讓我欣喜。

因他所撰為臥龍崗。

臥龍崗並不巍峨奇峻,但在南陽人心目中,無疑就是雄壯的喜瑪拉雅,極巔的珠穆朗瑪,那絕對是人文高峰。

在我心中,龍崗是有靈氣的,鍾靈毓秀人文之靈。

別地兒出幾個秀才或進士,都值得炫耀自豪。

南陽呢?從來不擅自我張揚,靈氣所致,風雲人物太多,僅一道高崗,就出了秦相百里奚和蜀相諸葛亮,可謂「一崗兩丞相」,皆人中之龍,名垂千古,就足以讓他處難望項背遙不可及了。

「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白居易的詩句,讓南陽臥龍崗再不用贅言宣傳。

二月河也曾因臥龍崗「得濟」。

數十年前,二月河尚未出道,南陽唯有凌解放時,我常到崗上撒歡,其時不收門票,暫作道觀,道士很和善,任由我爬古樹、掏鳥窩、捉迷藏、粘知了,玩得不亦樂乎,難辨歸時。

後來,我對古文字有了興趣,常流連忘返於武侯祠,吟哦詩詞歌賦,抄讀楹聯碑刻。

「務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的碑聯,就予我教育、啟迪和影響。

當兵入軍營,我不「務外」,偷偷看「廢書」。

創作時,我執著「守中」,不唯上不唯權,認準就義無反顧走下去。

待人接物行事處世,我仍追求中庸之道,老老實實,始終如一,夾著尾巴,不敢造次。

時至今日,二月河尚感懷龍崗人文靈秀的洇潤之恩。

躬耕地之爭由來已久,為固本浚源,我多種場合時機為臥龍崗張目。

那年的「教科書事件」,我羈旅東南,聞訊義憤填膺,急煞怒煞,迅即撰文《把諸葛亮讓給誰?》聲援,以求撥雲見日以正視聽,也算報恩情由吧。

因與臥龍崗有緣,我答允為臥龍崗人李遠作序,就抽出時間,瀏覽其作,感覺文學語言精鍊質樸,清新明快,內容豐厚富饒,基本形成了系統,可以看出是花了大量時間,耗費一番心血的。

我看後認為此書大致有三個特點,首先是全面,從龍崗地理形勝,諸葛十年躬耕經歷,薨後黃權私祭諸葛庵、民間自發頌念及朝廷國祭情況,宛襄兩地相爭由來,古今各界持續高熱不降的敬仰等,挖掘回顧了諸葛亮與臥龍崗淵源,翔實全面,讓人一書在手,清晰明了來龍去脈。

其次是深刻,從大量典籍文獻、古詩賦作里,披沙瀝金,字斟句酌,鉤沉索隱,燭照史幽,撥清迷霧,研讀智聖文化的博大奇妙,探究附著在諸葛身上的精神內涵及價值外延。

但是,卻不生澀,讀來生動有趣,引領人們走進斑駁歷史,頗有教益。

這本書,還讓人感知了有情。

他潛心搜集資料,飽蘸敬崇作文,臥龍崗的一廬一舍、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傾注了深沉的愛,故一字一句動真格,滿篇滿本皆是痴,寫得真摯赤誠,流波漾韻,可感受熾熱滾燙的心,對地對人的款款深情,也就有了很好的內在感染和藝術效果。

用眼觀照現實,用心洞察歷史,用筆解讀龍崗,用情推崇武侯,勤謹工作,嚴肅寫作,承載理想,追逐文學,這一切充分體現了李遠值得稱道的才華和付出。

享受臥龍崗的靈氣暈染,武侯祠內上班人,出書發表者眾,多人都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學者,現在又出了個李遠,這是諸葛遺風源遠流長的景象吧。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流風於遺蹟,萬古清高。

」馮玉祥抒懷諸葛的聯語意韻悠長,願李遠以此聯義為旨,工作學習在諸葛身邊,不忘初心,責任擔當,執著探索追尋諸葛之足跡,精研詮釋諸葛之風範,承繼弘揚諸葛之精神。

龍崗的靈氣潤展,南陽的人文愈加豐厚,李遠擁有近水樓台優勢,在道德文章上會有更多長進。

寫了以上句子,權以為序。

文章來源:易河南

本期編輯:梁又元(中國網)李金龍(網易南陽)楊曉峰(河南廣播電視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李遠||心香瀰漫臥龍崗

文:李遠 圖:作者提供古柏森森,修竹蒼翠,祠堂高古,紅牆夾道……位於南陽西郊、已有1780餘年歷史的南陽臥龍崗,總是那樣安靜和沉穩。哪怕遊客盈門,也不會打亂它的神閒氣定,不會減弱它的千秋魅力。

南陽景點之——武候祠

南陽武侯祠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城西臥龍崗上,初建於魏晉,盛於唐宋,有1800多年歷史,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十年躬耕隱居地和歷代祭祀諸葛亮的地方,也是漢昭烈皇帝劉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