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以改變中國歷史的人,只因為曹操的個性而沒能實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個人其實就是曹操的謀士郭嘉,看過三國的人也許都知道這個人。
他是一個可以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他曾經給曹操提建議一定要幹掉劉備,可是曹操沒有聽信他的話,造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
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
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
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
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假如曹操當時聽從了他的建議,消滅了劉備的部隊,那麼中國的歷史恐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我們也不是現在的我們了。
郭嘉首創一句成語,展現個人眼光,道出袁紹覆滅的關鍵原因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說的這句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郭嘉傳》,時間大致在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期間,故事的主角是著名謀士郭嘉。首先來看看原文:
三國郭嘉是怎麼死的?歷史上郭嘉的死亡之謎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一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毛澤東曾評價郭嘉說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
曹操身邊最為低調的謀士,活到八十歲,曹操若聽他言,將無蜀國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勢力暴漲,曹操頒布求賢令,眾多士子人才、謀臣武將紛紛來投,一時之間,曹操羽翼豐滿,成為逐鹿中原的主要角色,時下,重要的謀士有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楊修、司馬懿、程昱等等。
曹操旗下最厲害的鬼才 此人不死諸葛亮不敢出山
郭嘉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剛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他的才華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
歷史:郭嘉比諸葛亮聰明?別鬧了,他真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厲害
「諸葛多智近妖」,這是羅貫中的塑造,而非史實,真實的諸葛亮行事謹小慎微,關於這一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不過諸葛亮騰出來的超級軍師光環,卻又被加到了另一個人的頭上,便是早逝的郭嘉,甚至有「...
曹操手下有比諸葛亮有才華的人,你信嗎?
歷史上有個人原為袁紹部下,後來轉投曹操,短短三年時間,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沒有他,曹操統一北方或許要推遲幾年。曹操集...
三國:如果郭嘉不死,曹操能夠統一華夏嗎?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曹操的前期謀士有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人。其中最有鬼才的便是郭嘉。不服不行!
曹操身邊的謀士——郭嘉若不英年早逝,三方勢力怕是要大變樣
每個成功人士的身邊總會有為其出謀劃策之人,有的是一個有的是一群。曹操本身的才智自是不用多說,但是因為他生性多疑,懷疑自己的決定也懷疑別人,要想實現自己的鴻鵠之志必須要有人來輔佐自己。曹操身邊的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