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危機與中國共產黨的戰略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王曉輝: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大校軍銜,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軍事思想教研工作。
2006年、2010年兩次赴非洲執行援外和聯合國維和任務,獲聯合國維和培訓教官資格證書。
曾任《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毛澤東軍事思想分冊(第二版)》編審人。
80年前的萬里長征,事關中國革命生死存亡。
在雲譎波詭的危機面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勝利完成萬里長征,顯示出黨應對危機、駕馭全局的高超的戰略應對。
長征中的危機有哪些?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應對的?對今天又有什麼啟示?國防大學教授王曉輝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記者:談到長征,人們一般都會把長征與勝利聯繫起來,您為什麼會把長征與危機聯繫在一起?長征危機具體所指是什麼?
王曉輝:長征勝利是彪炳中國革命史冊、光耀華夏千秋萬代的偉大勝利。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長征是在中國革命嚴重受挫、全局處於被動與危機情勢下,黨和紅軍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與突圍,長征勝利的背後是黨和紅軍付出的巨大犧牲與損失。
因此,只有了解長征背後的危機,才能深切體會到黨和紅軍勝利完成長征的英雄壯舉,才能牢牢銘記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
長征中的危機是指長征前與長征中出現的多種危機與挑戰的複雜交織,具體來說,主要有三大危機:一是長征潛藏著中國革命最深層的領導危機;二是全國各路紅軍作戰遭受失利帶來的最緊迫的軍事危機;三是黨和紅軍內部出現的分裂危機。
記者: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破解長征最深層的領導危機的?
王曉輝: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與長征初期的慘重代價證明:左傾教條主義者根本承擔不起挽救紅軍、挽救中國革命的戰略重擔,中國共產黨獨立決斷,果斷解除共產國際指派代表的領導指揮權,結束左傾教條主義者的錯誤領導。
第一步,在確立紅軍今後戰略轉移方向的鬥爭中,成功地限制了左傾教條主義者的軍事指揮權。
從通道會議到黎平會議再到猴場會議,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一步步地得到黨內支持,左傾教條主義者的錯誤主張則一步步被否定,為重組中央領導集體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二步,批判左傾錯誤軍事路線,改組黨中央領導機構,改善軍委領導方式。
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集中批判了左傾錯誤軍事路線,並適時改組了黨中央和中革軍委領導機構,取消了由左傾教條主義者把持的軍事「三人團」,建立了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三人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全權指揮紅軍作戰。
第三步,召開扎西會議,從組織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從而一舉破解了中國革命和長征中最深層的領導危機,中國革命和紅軍迎來了前途命運的重大轉折。
記者: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戰勝長征最緊迫的軍事危機的呢?
王曉輝:主要靠因敵制變、靈活用兵。
紅軍長征是在敵情異常嚴峻的環境中進行,時時危急、步步驚心。
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紅軍逐漸扭轉了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
第一,中革軍委加強對各路紅軍的統一戰略指揮,使各路紅軍的戰略協同與策應明顯加強。
第二,走得巧。
紅軍行蹤飄忽不定,牽著敵人的鼻子,使其疲於奔命,正如敵人所說「紅軍轉個彎,國軍跑斷腿」。
四渡赤水、佯攻貴陽與巧渡金沙江都是紅軍高度靈活機動作戰的經典戰例。
第三,打得活。
紅軍避實擊虛,出其不意,迅速吃掉孤立與來圍之敵,恰如紅軍二渡赤水後再占遵義城,擊潰和殲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餘人,取得了紅軍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長征勝利證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軍事路線的恢復和發展,是紅軍擺脫困境、革命轉危為安並走向勝利的樞紐。
記者: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堅決而有效地消除了內部的分裂危機呢?
王曉輝:主要的做法有兩條:一是堅守原則,統一軍令,絕不允許槍指揮黨。
二是講求鬥爭策略,既消除了分裂危機,又有力地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內部團結。
1935年6月,經過艱難轉戰的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後,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者張國燾擁兵自重,個人權欲野心急劇膨脹,以「統一指揮和組織問題」未解決為由按兵不動,並拒不執行黨中央的北上方針,擅自率部南下川康邊並成立第二「中央」。
中共中央堅持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對張國燾的分裂行為進行了堅決鬥爭。
從兩河口會議開始,中共中央重申紅軍指揮權集中於中革軍委手中,要求中革軍委加強對紅二、六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的行動指導。
同時,從維護紅軍團結的大局出發,為爭取張國燾率部北上,中央並沒有向全黨公布俄界會議決定,也沒有開除張國燾的黨籍,將張國燾的錯誤與紅四方面軍廣大官兵區別開來,使全黨全軍同志受到了一次「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教育。
在中國共產黨堅決鬥爭與講求策略的努力下,張國燾被迫取消「第二中央」,並率部北上,保證了黨的北上抗日方針的實現。
記者:長征中的危機解決,對我們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有哪些啟示和借鑑呢?
王曉輝: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關鍵在黨。
80年前的長征,面對敵人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許多紅軍戰士一面喊著「為了蘇維埃新中國」,一面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
在茫茫草地與寒氣逼人的雪山上,倒下的紅軍官兵手中,常常攥著一張張鮮紅的黨證和最後一次黨費;行進在隊伍中的紅軍官兵大多是農民子弟,他們堅信跟著共產黨走才有希望。
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教育下,各路紅軍面對長征的艱苦卓絕,人心不散、意志不衰、隊伍不垮。
長征勝利證明,中國共產黨是紅軍將士的主心骨,是中國革命在驚濤駭浪中駛向勝利彼岸的總舵手。
正如毛澤東曾經指出的:「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
」
獨立自主,充滿自信,永遠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回顧長征危機演變,不能不令人得出一個無可推翻的結論:占據黨的領導地位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既缺乏駕馭中國革命全局的戰略指導能力,更缺乏獨立自主、勇於擔當的戰略膽識。
在事關中國革命核心要害等問題上,盲目聽命於外,把自己的命運拱手相讓,給中國革命造成了慘重損失。
80年前的長征,中國共產黨在危急關頭,獨立自主地決斷了中國革命的戰略發展方向,這是被中國革命勝利的歷史所證明的;80年後的今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這是被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所證明的,也是被當今世界所公認的。
80年的發展,鼓舞我們的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積攢下的戰略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正如習主席指出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
(《中國國防報》2016年09月27日 01版)
長征:世代傳誦的英雄史詩
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王曉輝 在燦爛多姿的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不少民族有著自己獨具特色流傳久遠的英雄史詩。一部好的英雄史詩要想流傳久遠,無疑需要3個核心要素:一是要有氣吞山河、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
紅軍長征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1934年10月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首先從江西瑞金於都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里,排除萬難,1936年10月最終勝利會師陝北。光陰荏苒,一晃80年...
長征中黨的三次重大道路抉擇是什麼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長征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戰略大轉移,每一步進退,每一次決策,都是思想路線的激烈碰撞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生命線勝利線——透過「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長征主題展覽感悟黨的三次重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