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力排行純屬兒戲,他有三國時期最厲害的武器,殺人於無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章節之一,當司馬懿大軍驟至之時,西城縣兵只兩千,將無一人,進無法拒敵,退不能遠遁,而諸葛亮鶴氅綸巾,穩坐城頭,撫三尺謠琴,焚一爐沉香,便驚退了十五萬魏軍。

由於情節匪夷所思,加上正史並無記載,有人就認為這是羅貫中的虛構。

其實縱觀兵家戰史,有人做過考證,自春秋以降,僅有史可查的像空城計這樣的戰例,就不下十起。

且史書歷來惜墨如金,詳略有法,對重大事件和決定性戰事,如赤壁之戰、官渡之爭,記述時不厭其繁,其餘則一筆帶過。

街亭一失,蜀軍大勢已去,諸葛亮已開始部署撤退,縱使空城計為真,也只是暫阻追兵而已,於大局無補,史書不錄,亦屬正常。

此事真假,我們不去管他,現在只就前人對小說中的幾個疑問,略作分析。

第一個疑問: 有人認為司馬懿既已看見諸葛亮笑容可掬,完全在弓箭的射程之內,為何不乾脆派幾個神射手射死他得了。

我認為這純屬犯了單向思維的錯誤。

諸葛亮在魏軍的射程之內,而司馬懿親自往觀,又何嘗不是暴露在了蜀兵的射程之內。

蜀多山路,騎兵也許略遜於魏,卻長於弓弩,據記載:「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連弩,十矢謂之群鴉,一矢謂之飛槍,通呼為摧山弩」。

而弩由於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正是騎兵的剋星。

前者猛將徐晃,被孟達一箭射死;後文先鋒張郃,被蜀兵萬弩穿心。

在空城計中,諸葛亮身邊雖只有二千五百軍士,然而其負有護衛中軍主帥之責,豈是泛泛之輩,以孔明之事無巨細,這些人自然是優中選優,軍事素質過硬的強手。

此時肯定正隱身於城垛敵樓等處,架好了連弩床弩等重裝武器,嚴陣以待。

下面魏軍的一舉一動,都在城上狙擊手的嚴密監視之下。

魏軍弓箭手從城下仰射,須竭盡全力,而由城上射下,正如馬謖所言:「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且魏軍射上,尚需彎弓搭箭;而蜀軍連弩,卻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前者關公,挾水淹七軍,大破曹兵之餘威,攻打樊城,志在必得,不料被城頭埋伏的五百弓弩手,一齊放箭,關公中弩箭落馬,箭頭之毒,直透於骨,解了樊城之圍。

司馬懿沒派弓箭手是正確的,不然的話,魏兵弓未拉滿,已被強弩釘之於地矣。

而孔明更是用弩使箭的大宗師,《三國志》中說:「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所謂損益連弩,是諸葛亮在傳統連弩基礎上的改進升級版,謂之元戎,視之為軍中主力,其「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威力無敵。

雖然小說中諸葛亮對姜維說,此連弩尚不曾用得。

那是因為武器設計理念太超前了,即使是普通的連弩,在諸葛亮這個行家的合理調配下,也足以讓司馬懿膽寒了。

君不見赤壁之戰時,談笑之間,就騙了曹操十萬隻箭,司馬懿派弓箭手射孔明,那不屬於沒事找抽型嗎?

第二個疑問:司馬懿為何不派小股部隊入城進行火力偵查?

所謂知懿莫若亮,知亮莫若懿。

司馬懿出兵前,就與先鋒張郃開會,分析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敢造次行事。

臨行前又再三叮囑諸將:「遠遠哨探,如無伏兵,方可前進。

若是怠忽,必中諸葛亮之計。

」可見他處處提防,步步驚心,就怕中了埋伏。

待探得街亭有兵把守,遂自嘆不如;得知是馬謖為將,又喜不自勝。

於是奪街亭、取列柳,直入斜谷,殺奔西城。

司馬懿欲取西城縣,只想藉此斷蜀軍屯糧之所,進而恢復天水等三郡之地,並沒有太大的奢望,哪知大軍一到,,卻看見他最畏懼的對手在城頭上安坐撫琴,還衝著他得意地笑,得意地笑。

司馬懿恐怕此時已被嚇的魂不附體,冷汗淋漓,他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怕中埋伏,結果真中了埋伏了!他一定在想,原來他輕易取得的街亭和列柳城,是諸葛亮釋放的誘餌,目的是誘他深入,圍而殲之。

看諸葛亮城門大開,胸有成竹的得瑟樣子,顯然這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呀。

量一西城,乃山僻小縣,城內能藏多少蜀軍,司馬懿擔心的是已經中了埋伏,西蜀大軍正在將他合圍,此時多停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險,縱使派一小股部隊入城偵查,城上兩千五百軍士連面都不用照,一輪摧山弩的精確打擊,足以令其有去無回,司馬懿能幹這徒勞無益的事?

還有讓司馬懿更擔心的,還記得諸葛亮七擒孟獲時,火燒藤甲兵的那場戰鬥嗎?諸葛亮在此戰中,首次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隨軍運去的十輛黑油櫃車內,都是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又藏九炮,也叫子母炮,三十步埋一個,中用竹竿通節,以藥引線。

然後將三萬藤甲兵,誘入盤蛇谷,鐵炮炸響,山石俱裂,烏戈國人,盡喪於此。

破藤甲兵,蠻夷而已,諸葛亮竟用牛刀,而戰敗司馬懿,便可長驅直進,取長安,進洛陽,平定中原,諸葛亮豈不更祭起屠龍寶刀?前車之鑑,令人心肝都顫。

司馬懿擔心的是腳下已布滿了比地雷子母炮更厲害的大殺器,再不趕緊走,一會兒想走都走不了了。

至於次子司馬昭疑心諸葛亮無兵,實屬出生牛犢不怕虎。

司馬懿剛官復原職,恩寵有加,正欲立功,以正其名,今統十五萬大軍,擔著血海似的干係,一旦有失,長安不保,洛陽危急,他的身家性命也難以保全了。

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敢冒險,他又何嘗冒得起這個險?遙想當年,張翼德一人一馬,獨立當陽橋上,便喝退了曹操百萬雄師。

當其時也,曹操尚且倉惶失措,飛馬急走,他司馬懿怎敢冒進?何況他面對的不是猛張飛,而是「多智而近妖」的諸葛孔明?

我未讀兵書,不知道這在兵法上怎麼說,不過按照炒股票的原則,看不清的不買,不了解的不買,這樣才能保全實力,不被套牢,只有主力資金安全了,才有機會抄底反擊。

雖然在後人看來,司馬懿錯失了一次良機,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司馬懿的做的,絕對是一個正常人所能做出的最正確最穩妥的決定,要怪只能怪他面對的是諸葛亮,那簡直就不是人!

第三個疑問:有人認為司馬懿是假裝中計,怕功高震主,故意放走了諸葛亮。

這個觀點,有其深意,若要辯駁,三言兩語,不能備述。

由於篇幅所限,留待下回再討論吧。

關於前面的兩點,不過是在下就前人所提的疑問,略談了一些個人的看法而已,一家之言,疏漏難免。

但是如果這兩點分析成立的話,也就不存在第三個疑問了。

諸君看過,以為如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諸葛孔明空城計的故事

三國時,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這時, 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 只有一班文...

空城計不僅糊住了司馬懿,也騙了你

看三國的的都知道空城計,孔明一人城頭彈琴,彈走了十五萬大軍! 孔明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