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空城計》,品味諸葛亮與司馬懿鬥法,看他們之間的心理較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的歷史上究竟有沒有《空城計》的存在?已經無可考證了。

因為歷史上沒有確切的記載。

我們只能看做是小說家言。

是羅貫中在藝術創作中的妙筆生花,神來之筆。

把諸葛亮寫活了,也寫神了!無論是故事的編排,場景的設計,還是人物的刻畫,心理的剖析,無不栩栩如生,精妙傳神,精彩紛呈。

驚險,曲折,緊張,刺激。

簡直令人拍案叫絕!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率領蜀國大軍出師北伐。

出其不意,巧妙部署,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進展順利,形式一片大好!眼看勝利在望。

不料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馬謖紙上談兵,擅自做主,違抗諸葛亮的將令,丟失了戰略要地街亭。

令諸葛亮雄心勃勃的第一次北伐虎頭蛇尾,功敗垂成!令人扼腕嘆息。


馬謖丟失街亭。

令蜀軍全線被動,就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未曾料到,竟然身陷絕境!魏軍統帥司馬懿也是兵貴神速。

率領15萬大軍乘勝追擊,直撲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來。

諸葛亮退無可退,進無可進。

被司馬懿的大軍包圍,似乎只能坐以待斃,處境十分危險。

這是他的軍事生涯中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危難,也是他輝煌的軍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敗筆!

當時,諸葛亮的身邊無兵無將可調。

小小的西城更是無險可守。

手下的一班文官早已嚇得不知所措,無不大驚失色。

唯獨行事一向謹慎,心思縝密的主帥諸葛亮不慌不忙,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鎮定自若。

當諸葛亮登上城樓觀察了一番敵情之後,便胸有成竹,找到了自救退敵之策。

他叫手下不要驚慌,稍安勿躁!然後開始了他空城計的別出心裁的精心部署。

既然身陷絕境。

別無選擇。

那就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

乾脆就賭一把吧。

絕對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他下令城裡剩下的2000多士兵收起旌旗,換成老百姓的裝束在城門處清掃衛生,然後打開城門。

自己由兩個著琴童的陪伴下,坐在城樓上悠閒自得地彈起琴來。


當司馬懿的大軍圍困西城,立馬城下時,看到城樓上諸葛亮的架勢,魏軍將帥卻是面面相覷,忐忑不安,不敢造次,不敢輕舉妄動了。

見多識廣,老奸巨猾司馬懿哪裡見過這種陣勢?狐疑地揣摩和猜測著諸葛亮的用意。

開始認真分析起來。

諸葛亮的琴聲悠揚自如,心平氣和。

絲毫不慌亂。

在司馬懿的印象中,諸葛亮是一個一慣小心謹慎,不願吃虧,不肯冒險的人。

諸葛亮可是詭計多端的人!今天他是一反常態,居然敢於大開城門。

他是什麼目的,他究竟意欲何為?小心駛得萬年船。

城中肯定有埋伏!我可不能上了他的當,中了他的詭計!於是司馬懿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害怕!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

逃離這個是非之地,逃離這個險境。

不然自己的一世英名,就會毀於一旦。

那可就得不償失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放了諸葛亮一條生路。


兵行險道,兵行詭道。

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智謀的較量,也是一場驚心動魄,險象環生,孤注一擲的心理的博弈。

最終諸葛亮棋高一著,嚇退了強大的司馬懿大軍。

保全了自己。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

終於逢凶化吉,轉危為安,遇難成祥。

這一把居然賭贏了。


誰會想到從來不冒險,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的諸葛亮會出此險招?諸葛亮賭的就是司馬懿吃不透自己。

猶豫不決,不敢貿然進攻。

因為司馬懿早已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

諸葛亮不會那樣傻!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可諸葛亮平生第一次不按照常理出牌,不遵守遊戲規則。

唬得司馬懿一愣一愣的,束手束腳,不敢越雷池一步。

最終坐失良機,放虎歸山!在這場心理較量中諸葛亮占據上風,大獲全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不僅糊住了司馬懿,也騙了你

看三國的的都知道空城計,孔明一人城頭彈琴,彈走了十五萬大軍! 孔明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