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陳勝起義失敗的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史記》記載,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表示:「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從此踏上反秦的道路,而轟轟烈烈的反秦大戲也從此拉開。

陳勝最初的時候只有幾百人,但是卻因此讓一些對秦朝不滿的人趁機而起,讓秦朝就此難以兼顧。

陳勝起義之後定國號「張楚」,當然他也把「張」字發揮到了極致——採取裂變式野蠻成長。

除攻占大澤鄉、蘄縣而至陳縣獲得兵力補充外,陳勝還分派手下去補充兵員,分兩種情況:一是到家鄉拉人。

比如派符離人葛嬰攻占蘄縣以東,魏人周市奪取魏地,汝陰人鄧宗攻打臨近的九江郡;二是四處狂掃。

如派武臣、張耳、陳余取趙地,吳廣攻滎陽,周文西進關中,等等。

所謂「諸將之徇地者,不可勝數」。

不管哪種都是邊打邊擴充,周文一支打到函谷關後,甚至達到戰車千輛、士兵幾十萬的規模。

此外陵縣人秦嘉、銍縣人董緤、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縣人丁疾等也起兵響應,一時遍地開花,呈燎原之勢。

陳勝遍地開花的戰略能在短期內達到最佳效果,卻難有持久力。

一哄而起的隊伍缺乏基本的管理和作戰訓練,不可能形成強有力的指揮。

靠人多打打地方衙門倒沒問題,一旦遇到大部隊或正規軍,哪怕是章邯臨時用勞奴組建的雜牌軍,也很容易吃敗仗。

而且這種模式本身就存在一個弊端,就是缺乏統一性。

秦統一時間不長,割據心理依然存在。

諸侯割據的懷舊心理讓好多人變成機會主義者,想在新秩序建立過程中爭得一席之地。

陳勝不是貴族,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很難對於下屬有一個比較好的約束。

他派武平君畔去統帥秦嘉、董緤、朱雞石等人的獨立武裝,秦嘉拒不接受還殺了武平君畔。

田儋自立為齊王后,立刻攻打奪取魏地的周市。

而新成立的趙、燕二國也罅隙暗生,趙國內部又禍起蕭牆,這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各自為政的戰國時代。

再加上由於初期的勝利,陳勝變得驕傲起來,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與起義群眾日益疏遠。

這些導致了陳勝失敗的必然。

張楚初創,還沒來得及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機制——陳勝立蔡賜為上柱國似乎也沒發揮什麼大作用,反倒在督察上極盡所能:對將領「以苛察為忠」,稍有不從便治罪。

這種缺乏安全感又缺少信任的治政方式,不但調動不起正能量,反讓殺戮成為常態。

比如吳廣圍攻滎陽,將軍田臧看他不爽殺了他;葛嬰殺了襄強回陳縣,結果也被陳勝給殺了。


其次,再從秦國本身的情況來看,雖然當時秦始皇剛死,秦二世昏庸,但是秦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都是經歷過統一大戰錘鍊過的,本身素質還是過硬的。

廟堂之上可以凝聚國力,軍旅之間有征戰名將和善戰軍事。

面對這樣的強大力量,沒有什么正規軍事訓練和人才儲備的陳勝義軍,在短時期內是難以正面抗衡的,這也是為什麼章邯憑藉一群囚犯和戍卒就可以擊破陳勝主力大軍的原因。


章邯得到正規軍補充後更是如虎添翼,先擊潰前來狙擊的田臧,而後一路東進,接連打敗滎陽的李歸、郟城的鄧說、許縣的伍徐、陳縣的張賀,上柱國蔡賜也壯烈犧牲。

至此,陳勝的主力基本被消滅,陳勝本人退至城父後也被車夫殺死。

最後,六國舊勢力的死灰復燃。

秦國剛剛統一天下,本身沒有完成統一後安撫天下穩定政權的動作,更主要的是因為剛剛統一,但是之前的六國貴族,國家雖滅,實力尚存。

他們並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甚至很多人還在舊國故地,仍然發揮著影響力,這是秦國當時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陳勝吳廣的起義,恰恰就為這些舊有六國貴族提供了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

陳勝成了出頭鳥,吸引了秦朝的主力軍,而六國貴族也就藉機復興,陳勝自己只能當一個倒霉的挨槍子的悲劇人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探秘傳奇:大名鼎鼎不可一世的陳勝

曾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他們是我國農民起義的鼻祖式人物。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陳勝的故事。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蘄縣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市劉集村)斬木為兵,揭杆為旗...

為一己之私導致失敗結果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它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治,為爾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

陳勝王是如何死的?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蘄(qi)縣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市劉集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點燃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並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