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暗中配合,互幫對方殺了個政敵,後者因此得了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大的對手要數司馬懿了。

兩人曾在關中鏖戰數年,總體上來說諸葛亮在戰術上要稍占上風。

然而誰又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曾私底下暗中勾結,互相幫對手除掉了一個政敵。

諸葛亮從此坐穩了天下,而司馬懿竟因此得了天下。

計除孟達

若要問諸葛亮最恨誰,恐怕非蜀地大將孟達莫屬了。

孟達原本是劉璋的部屬,劉備入蜀後,他與法正一同背叛舊主,投靠了劉備。

漢中之戰後,劉備派他和劉封一起攻占了上庸三郡。

不久後,關羽攻打襄陽,遭孫權背後偷襲,遭魏、吳兩國夾擊,動彈不得。

因此,劉備命令孟達和劉封立即救援關羽。

然而孟達和劉封出於自己的考慮,並沒有支援關羽。

關羽死後,反覆無常的孟達立即反叛,驅逐了劉封,並帶著上庸三郡一起投靠了曹魏。

由於孟達的背叛,諸葛亮聯通荊、益,定鼎中原的計劃徹底破產,試問諸葛亮又怎能不恨此人呢?由於孟達足智多謀,且文筆精妙,因此得到了文藝青年曹丕的寵幸。

由此,孟達帶領數萬兵力,雄霸上庸,成了一支半獨立的力量。

曹丕死後,孟達害怕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起了倒向蜀漢的打算。

孟達雖然被諸葛亮記恨,但他在朝中仍有個盟友,他就是同樣和諸葛亮一起被劉備託孤的李嚴。

兩人從劉璋時期起就一起共事,兩人關係密切。

因此,孟達和李嚴頻繁通過書信交流,商量叛魏投蜀大計。

對於孟達的叛降,諸葛亮表面上熱情,但內心裡卻準備除掉孟達。

史書記載:「[孟達]連吳固蜀,潛圖中國。

蜀相諸葛亮惡其反覆,又慮其為患。

」除了討厭孟達外,諸葛亮對李嚴也非常忌憚。

若孟達回歸,他就將與李嚴建立穩固的同盟,這樣便會威脅到諸葛亮輔政的地位。

然而諸葛亮自然不能親自誅殺孟達,他決定藉助一柄刀,而這柄刀便是司馬懿。

於是,諸葛亮大肆散布孟達要反的消息,搞得人盡皆知。

聽聞此消息後,司馬懿果然帶兵疾馳千里,8天走了1200里。

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上庸,孟達猝不及防,最終被司馬懿所殺。

而諸葛亮呢?他裝模作樣地派出一支部隊救援,還沒等趕到,孟達就敗亡了。

很顯然,諸葛亮並不是真的想救孟達。

孟達死後僅僅3年,諸葛亮又藉故將李嚴拿下。

從此諸葛亮所代表的荊州派在朝中徹底占了上風,而李嚴所代表的東州派從此湮沒無聞。

射殺張郃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諸葛亮利用司馬懿殺了孟達,司馬懿也迫不及待地利用諸葛亮殺了他的政敵——張郃。

張郃是曹魏名將,素來為諸葛亮所忌憚。

在街亭之戰中,馬謖正是被張郃擊敗,從而導致第一次北伐大敗虧輸。

對於司馬懿來說,張郃何嘗不為他所忌憚呢?從官職來看,司馬懿高不了張郃多少;從軍中威望來看,司馬懿更不是張郃的對手。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張郃經常在身邊掣肘,司馬懿怎麼打仗呢?

在與諸葛亮的戰鬥中,司馬懿和張郃果然發生了衝突。

第四次北伐中,司馬懿遙見蜀軍氣勢洶洶,自己很難擊敗諸葛亮,因此他決定龜縮在營內,堅守不出。

誰知張郃在旁邊陰陽怪氣地說道:「你之前不是和陛下說,擊敗諸葛亮很容易嗎?如今怎麼畏蜀如虎了呢?」

作為全軍主將,司馬懿竟被這樣揶揄,換做誰都掛不住臉。

然而張郃在軍中威望很高,司馬懿又不能懲罰,於是只能聽任張郃帶兵出戰。

結果張郃遭遇魏延迎頭痛擊,連底褲都差點輸沒。

無奈之下,司馬懿又只能堅守。

到了最後,司馬懿還是不出戰。

無奈之下,糧草吃完的蜀軍被迫撤軍,司馬懿立即命令張郃追擊。

誰知張郃又與他頂牛說:「窮寇莫追,蜀軍退而不亂,不可追。

」誰知司馬懿牛脾氣來了,非要強迫張郃追擊。

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張郃只能帶兵出擊。

最終張郃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射死於木門。

諸葛亮善於設伏,這在當時人盡皆知,當年勇將王雙就是死於諸葛亮的埋伏。

對此,司馬懿又怎會不知。

他就是想利用諸葛亮的箭,射死不服自己的政敵張郃,最終諸葛亮還真做到了。

張郃死後,司馬懿就成了魏軍中資格最老,戰功最大的將領,從此以後司馬懿的威望日日攀升,最終在高平陵之變後達到頂峰。

如果張郃不死,必成司馬懿最大的政治對手,敢問司馬氏未來又如何能得到天下呢?

就這樣,諸葛亮利用司馬懿,既誅殺了仇人,又限制了政敵,從此穩坐蜀地;而司馬懿利用諸葛亮殺死了張郃,從此在魏軍中一家獨大,最終幫自己的子孫得了天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和司馬懿居然聯手玩死的叛徒

魏明帝太和元年冬天,曹魏督荊州豫州軍事長官司馬懿駐軍宛城,接到魏興太守申儀的密報,稱新城太守孟達勾結蜀漢,想以新城叛魏入蜀。要知道孟達原來是從蜀漢叛逃過來的,現在又要再次反水,如果是真的,必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