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原來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唱的雙簧?純屬子虛烏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東漢之後,天下裂而三分。
當時,不管是比兵力財力物力,還是比土地城市人口,曹魏都是最強最大的,蜀漢都是最弱最小的。
然而,蜀漢集團的託孤大臣,執行長,丞相諸葛亮自從北伐曹魏以來,卻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
智取三郡,生擒駙馬,收降姜維,罵死王朗,大破羌兵。
打的曹魏欲哭無淚,欲說還休,欲罷不能。
此時此刻,面對此情此景,生孩子有多疼曹魏集團就有多疼!對方明明很小很小,但就是讓你撕心裂肺,招架不住,簡直就是滿眼風光北顧樓,渾身上下都在疼。
曹魏集團的核心領導層最終做出了一個十分不情願的決定:請冢虎先生司馬懿出山。
曹家人一直都很忌憚司馬懿。
曹操曾說他鷹視狼顧,有不臣之心,曹丕認為他心思縝密,城府極深。
後來,曹睿登基,直接就把司馬懿給罷免了。
這司馬懿可是黑馬啊!他挂帥以後,人還沒到戰場,就先給守關將領送去了一個錦囊,裡面寫道「憑堅城,用矢石」。
就是閉門不戰,敵來我放箭,還時不時地送對手個大禮包---雷石滾木。
此招一出,諸葛亮果然再也沒能奪下一座城池。
有這麼一天,諸葛亮安排好了軍事部署,即將展開重大軍事行動,其中就包括讓馬謖去守戰略要地---街亭。
當時,諸葛亮有所猶豫,馬謖為了表示自己嘴上有毛,辦事很牢,還立下了軍令狀。
街亭之所以是戰略要地,原因有三。
第一,地處河谷,四通八達,南北山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
第二,它是蜀軍的運糧要道。
第三,它位於總指揮部的側後翼。
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不和諸葛亮的先鋒部隊正面交戰,他繞道而行,不偏不倚,正好取道街亭。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馬謖可不是個省心的孩子,他的想法比較獨特,不按常理出牌。
我們提倡創新支持創意這不假,可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卻是按部就班,而不是標新立異。
諸葛亮讓他依山傍水,當道下寨,可他偏偏要搞個小創新。
他固執地認為,在山頂下寨可以居高臨下,足不出營就能窺視敵軍。
副將王平屢次勸說無效。
馬謖讓王平率軍五千,駐紮在山下側翼,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在山上紮營。
司馬懿的幾路偵察部隊都報告說,蜀軍在街亭有幾萬守軍。
司馬懿有點心灰意冷,諸葛亮果然是比自己高出一籌。
正在司馬懿進退兩難之際,有一支偵察部隊,向他特別匯報了蜀軍的部署情況,並指出,馬謖率領大軍在山上紮營犯了兵家大忌,可以斷其水糧,圍而燒之。
山下的少數兵馬如果來救,則正好可以埋伏打援。
這支偵察部隊就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率領的偵察部隊。
一個家族世代為官的孩子,一個官N代,居然在部隊里從事高危工作。
這份工作不但要孤軍深入和敵人進行親密接觸,而且還要保證不被發現。
因為,一旦被發現,就會被敵人像圍殺幾十頭牲口一樣地亂刀砍死。
真的很懷疑司馬昭是不是他親生的兒子!果然是夠狠夠毒夠「虎爸」!
幾千年後的人如果再來研究我們當代歷史,也許會出現這樣一種說法:「虎爸」一詞,源於三國時代的司馬懿。
因其道號「冢虎」,對兒子十分嚴厲而得名。
後來泛指對兒子有十分嚴厲的棍棒教育行為的父親。
這位「虎爸」看到兒子的出色表現,有沒有給兒子笑容和獎勵,我們無從得知。
我們只知道,他心裡的難題解決了。
司馬懿依計而行,街亭失守,馬謖逃跑。
一個立下軍令狀後戰敗逃回的人,他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他難不成還指望著,軍法的留情不成?
諸葛亮可沒有心思考慮馬謖一人之生死,一家之榮辱。
按照軍法,說明罪責,推出轅門,斬首示眾。
他現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是關係著全軍之生死,國家之存亡的大事。
街亭一丟,總部駐地西城就暴露在了敵軍面前。
西城只有五千老弱士兵和一班文官,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從前線調兵根本來不及,向後撤退也無非是晚死一會兒而已。
曹魏大軍在城外洋洋得意:你們叫啊!你們使勁叫啊!你們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們的!
蜀漢大軍在城內眉頭緊鎖:就不叫!就不叫!就不叫!
當曹魏大軍真正到來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蜀軍不但沒有哭聲和叫喊聲,而且還焚香奏樂,城門大開。
他們沒有一絲痛苦,所以沒有一毫掙扎。
不僅如此,他們還十分享受,撫琴的正是原本應該最痛苦的諸葛亮。
他半閉著眼睛,微揚著嘴角,面色從容,脈搏平穩。
司馬懿看到這裡,下令全軍,立刻停止腳步。
他站在城下看著諸葛亮,諸葛亮坐在城樓看著他。
兩個軍隊的最高統帥就這麼在人潮人海中突然的相遇,既不言戰,也不言和,既不言降,也不言退。
就這麼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就這麼深情地注視著。
司馬昭上前說道,「大軍已至,當及時攻城。
」
司馬懿失望地看著自己的兒子說,「你看他神情自若,我恐他有埋伏。
」
司馬昭又說,「故弄玄虛,肯定是他心裡發虛。
」
司馬懿再次失望地看著自己的兒子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敢冒險,這裡面一定有詐。
」
司馬昭又說,「末將可去探聽虛實,然後再戰。
」
司馬懿十分失望地望著自己的兒子說,「這琴聲里有殺氣,不可亂動。
」
司馬昭又說,「我軍勢大糧足,兵多將廣,可以圍城囚敵,伺機而動。
」
司馬懿真的相當相當失望地望著自己的兒子,那表情好像不是在看兒子而是在看「傻子」。
他一言不發地瞪著他的「傻兒子」。
司馬昭確實不傻,但是,此刻,他愣了!這是什麼情況?兵法上就是這麼寫的,打仗也就是這麼打的,今天怎麼就不敢動了呢?他想不通,他實在是想不通。
那麼,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用眼神交流了些什麼呢?說實話,我不太希望大家知道他們交流了些什麼,因為,他們的交流真的很讓人眼暈,不信就接著看吧!
諸葛亮說:我知道你想幹什麼。
司馬懿說: 我也知道你想幹什麼。
而且我還知道你已經知道我想幹什麼了。
諸葛亮說:我也知道你已知道我想幹什麼了。
而且我還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想幹什麼。
司馬懿說:我也知道你已知道我知道你想幹什麼了。
…………
怎麼樣,智者的對話就算是拿出來給我們看,也像是天書吧?據說能看懂的都是「麒麟才子」。
雖然感覺有點繞,但是,這確實就是他們交流的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不會進城,更不會殺他。
司馬懿也知道諸葛亮揣測的十分正確。
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明白了自己的揣測十分正確。
不進城,不殺諸葛亮是司馬懿的政治需要,他心裡明白的很。
蜀漢軍一敗,諸葛亮一死,自己也不會有任何好下場的。
曹家人對他的猜忌可是遺傳的!雖然死倒不至於,但降職免職還是逃不掉的。
而司馬懿也知道諸葛亮坐在城樓上彈琴的政治目的。
諸葛亮也明白司馬懿揣測對了。
司馬懿也懂得諸葛亮明白了自己揣測對了。
坐在城樓上彈琴退敵是諸葛亮的政治需要。
北伐曹魏這場戰爭是他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打的,朝中很多老臣重臣都反對他。
街亭一失,敗局已定。
他如果就這麼灰頭土臉地回去,縱然有託孤重臣的護身符,也難敵政治對手的聯合圍攻。
雖然死倒不至於,但是降職免職也還是逃不掉的。
空城計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諸葛亮坐在城樓上彈琴。
這樣做既能震懾蜀漢集團那些原來想要拿他戰敗做文章的人,又能給司馬懿一個合理的退兵理由,幫助他保全自己和蜀軍撤退。
也就是說,他們這兩個大咖給自己集團里的敵對勢力演了一出雙簧。
雖然沒有天生一樣的,但在地球上他們是一樣的。
臥龍冢虎,都非池中之物,等閒之輩。
有史學家證實,這段歷史其實是不存在的。
但是,不論真假,只要是能流傳下來的故事,裡面都有值得我們去細細咀嚼的智慧。
軍事只是政治的延續,只是解決政治問題的一種手段而已。
今天小編就寫到這裡,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我會繼續發表的,你們的關注是我的動力,對文章有什麼意見或者想法,歡迎評論,謝謝你。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為何不捉諸葛亮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題曰「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這一回的「戲眼」,就是諸葛亮的編導的「空城計」。說的是,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擊潰馬謖奪取街亭,又乘勝連下三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唇亡齒寒 其實司馬懿早已看破諸葛亮的空城計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真相竟是這樣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第一...
「空城計」的背後:誰是城府至深的高手?
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先來回顧下《空城計》 依然經典空城計來自...
趙雲的空城計和諸葛亮的空城計有兩點不同,第2點才是關鍵!
關於這個空城計,一處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一處為《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的史載。但不管怎樣,都取得了預期的戰果。單從這次戰果看,趙雲的軍謀不輸諸葛亮。不過這兩人所擺空城計,有...
三國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司馬懿的死是被諸葛亮毒死的嗎?
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劉禪被俘虜到洛陽後,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 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席間問劉禪:「你還想念蜀地嗎?」劉禪樂呵呵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