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25條經典名句鑑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多行不義,必自斃。

【出處】《春秋左傳·隱公元年》

【釋義】做多了不正義的事情,必然會自己摔倒自己。

【賞析】這是鄭莊公回答他的大臣請求攻擊他的弟弟共叔段的話。

鄭莊公認為弟弟共叔段經常做壞事,背著自己暗地裡招買暴力之徒,妄圖推翻自己的統治,違背道義,但根本用不著自己進攻,他就會自己完蛋。

古時也有「多行無禮,必自及也」的話,實際上都是勸人要修養道德、崇敬仁義、講究禮教、以德為本,這樣才能長存於天地自然中。



02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

【出處】《春秋左傳·隱公三年》

【釋義】愛護自己的兒子,就應當從道義上去教導他,(使他)不要走上邪路。

【賞析】這是春秋時衛國大臣石對衛莊公說的話。

當時公子州吁受到莊公寵愛,而州吁喜武卻又驕橫無禮,違法放蕩,石便勸諫莊公說了上面一段話,並指出是由於寵愛過分造成的。

莊公不聽。

後公子州吁果然殺了衛桓公而自立為國君,對內暴虐百姓,對外挑起戰禍。

石後來為了國家的利益,借陳國人的力量,將州吁及跟隨州吁幹壞事的自己的親生兒子石厚殺死,消除了這個國家的禍患。



03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出處】《春秋左傳·隱公五年》

【釋義】不做好準備防備意外,就不可以率軍作戰。

【賞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軍事尤其如此。

要贏得一場戰爭,不僅僅是雙方武力的較量,也是智謀策略的較量,當然包括準備工作。

不能打無準備的仗,戰爭是全方位、立體的。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也是要做好準備工作的意思。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對於一個軍隊的主帥來說,顯得更有現實意義。



04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出處】《春秋左傳·恆公六年》

【釋義】百姓沒有罪,懷藏玉璧就是罪。

【賞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老百姓沒有做錯什麼,他也沒有得罪什麼人,他擁有了一些好的玉璧就是罪過,因為統治者只要看中了玉璧,隨時可以加罪給他。

虞公向他的的弟弟虞叔索取玉璧時,虞叔說了這樣的話。



05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出處】《春秋左傳·莊公十年》

【釋義】作戰靠的是勇氣。

敲第一通鼓能振作勇氣,敲第二通鼓時士氣就衰退,敲第三通鼓勇

氣就竭盡了。

【賞析】這是長勺之戰得勝後曹劌分析戰勝原因的話。

作戰靠的是勇氣,所以,只有抓住敵人勇氣衰落的時候和自己勇氣盛壯的時候進攻,作戰的效果才會好。

其實做其他事情也一樣,要趁著勇氣和精神好的時候一口氣完成才好。



0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出處】《春秋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釋義】節儉,是善行中之大德;奢侈,是邪惡中之大惡。

【賞析】節儉、節約,在任何時候都是人類的美德,因為這是出於對人的勞動、對資源的尊重。

反之,奢侈、浪費,是邪惡中之大惡,甚至是「最大的罪」,因為這是對資源、對人的勞動的極不尊重。



07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出處】《春秋左傳·僖公十年》

【釋義】要給人加上罪名,還怕沒有話說嗎?

【賞析】「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統治者只要想給你加罪就加罪,他不需要什麼理由。

在傳統封建社會中,普通老百姓的權利很難得到保障,而統治者享有很多的特權,只要他看中了老百姓的什麼,他就能想辦法據而有之。



08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出處】《春秋左傳·僖公十四年》

【釋義】皮已經不存在,毛又將依附在哪裡?比喻不解決根本問題,即使解決其他枝節問題,

也沒有用處。

【賞析】魯僖公十四年的時候,秦國發生饑荒,派人向晉國請求購買糧食,晉國人不給。

晉侯曾多次得到秦國的幫助。

晉大臣慶鄭認為這樣不對,說:「背棄恩惠就沒有親人,幸災樂禍就是不仁,貪圖所愛惜的東西就會不祥,使鄰國憤怒就是不義。

這四種道德都丟掉了,用什麼來保衛回家呢?」而大臣虢射卻說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意為晉國早已得罪了秦國這是根本,就是買糧給秦國解決枝節問題,也無濟於事。



09禮以行義,信以守禮,刑以正邪。

【出處】《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釋義】禮儀用來推行道義,信用用來保持禮儀,刑律用來糾正邪惡。

【賞析】這是晉文公主管占卜的筮史論述治國之道,他認為治理國家應該堅持講禮義、講信用、輔於刑罰。

禮義和信用是國家的根本,不能放鬆,不能背棄。

一個國家,不講禮義,就不能取得百姓的支持,就不能使百姓的精神走上正途;背恩忘信,就不能取信於民,就不能取信於鄰國,就不能處理好各種內政外交事務;當然,刑罰也不可或缺,它是治理國家的輔助手段,禮義、信用要與刑罰結合起來。



10敬,相待如賓。

【出處】《春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釋義】(給他送飯)很恭敬,彼此像客人一樣。

【賞析】祝福中國的夫妻和睦相處,一般都會用一個成語,那就是「相敬如賓」,這個成語即來源於此。

中國人很重視家庭的作用,一向認為「家和萬事興」。

和睦的家庭不僅能團聚家中所有成員的力量,而且能在社會樹立良好的典範作用,因為家是國的基礎。

這樣一來,作為家庭核心的夫妻關係處理得如何就更為重要了。

夫妻相敬如賓被認為是有德行的表現。



11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出處】《春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釋義】一天放走敵人,這是幾輩子的禍患。

【賞析】我們常說「除惡務盡」、「斬草不除根,萌芽復又生」,就是說對待惡的勢力決不能心慈手軟,要徹底去除惡根。

所以,對待敵人也一樣,要乾淨徹底地打擊他們,使他們再也不能為非作歹、遺禍子孫。



1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處】《春秋左傳·宣公二年》

【釋義】一個人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夠改正,沒有比這再好的事情了。

【賞析】這裡是教育人們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犯下的錯誤。

有的人犯錯後,儘量掩蓋,試圖不讓人知道;有的人做錯事後,還沾沾自喜、得意洋洋,顯出不可一世的樣子,其結果是錯誤累累。

最聰明的做法莫過於有錯就改。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在認識到錯誤後改正就好。



13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出處】《春秋左傳·宣公三年》

【釋義】鼎的輕重大小,(下面的諸侯)是不應該詢問的。

【賞析】這有一段故事:魯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靈王攻打陸渾之戎,到達雒水,在周王境內陳兵示威。

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師,楚靈王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

這一下就暴露了楚靈王的野心。

王孫滿回答:「鼎的大小輕重在德不在於鼎本身……今周德雖衰,但天命未改,鼎的輕重是不能詢問的。

」一下就把楚靈王問鼎天下的覬覦之心給鎮住了。

「問鼎」便成為後世覬覦君位的典故。



14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出處】《春秋左傳·宣公十五年》

【釋義】馬鞭雖長,但是不能打到馬肚子下面。

【賞析】「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後世便凝縮為「鞭長莫及」的成語,比喻力量達不到。

這說明凡做事,當視條件而定,要量力而行,度時制宜,既不可盲目蠻幹,更不能做自己能力解決不可企及之事。



15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出處】《春秋左傳·成公四年》

【釋義】不是和我們同一種族的人,他的心思與我們不同。

【賞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我國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常被引用,作為拒絕與外種族和平共處、拒絕接納外種族人進入本土、與外種族作戰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

這是不足為奇的。

在民族至上、狹隘民族主義盛行的國家或時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被不少人奉為經典,作為行動的依據。

當然,這中間的是是非非、善善惡惡,非常複雜,難以一概而論。



16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出處】《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釋義】禍或福,(對每一個人來說)並無專門進入之門,全在於人們的召喚。

【賞析】禍或福,對每一個人來說,並非是命定的,上天降予的,而是靠自己的所作所為決定的。

做善事則招福,做惡事則引禍。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這就把禍福之來歸因於人的行為,而不是迷信的宿命論。



17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出處】《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釋義】雖然楚國有不少賢才,但都被晉國使用了。

【賞析】這就是成語「楚材晉用」的有名典故,意思是用他國人才。

當時晉楚爭霸,楚國發生重大事變,俊傑之士逃亡在外的人極多,其中不少人在晉國被重用。

人才難得,古今同慨;人才就是財富,就是資源。

人才如外流,這不僅是社會財富的損失,更會造成不良的政治後果。

但一個國家如無好的用人體制,人才也很難脫穎而出,人才外流,也就難免,楚材晉用的社會現象,將會照樣演繹下去。

現在,將來,恐怕也會如此。



18猶燕之巢於幕上。

【出處】《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釋義】好像燕子把它的巢穴築在帳篷上面(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賞析】這是春秋時吳國賢人季札警告危險來臨的話。

季札出國訪問,會見了當時許多名人,並都給予了他們以有預見性的忠告,使他們免於禍患。

如對齊國的晏子,勸其退還封邑和政權,使其免於後來欒氏、高氏發動的禍亂;對鄭國的子產說,鄭國執政奢侈,禍難將臨,子產必然執政,囑其執政後用禮儀來謹慎處事,否則鄭國將會敗壞。

後到晉國,在戚地住宿,聽到歡樂的鐘聲,他預見當地孫文子沒有德行而又想發動叛亂,必致失敗,警告他說:就像燕子築巢於帳幕之上,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孫文子聽說後,聞過即改,終身不再聽尋歡作樂的音樂。



19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出處】《春秋左傳·昭公四年》

【釋義】如果有利於國家,(個人)生死是無足輕重的。

【賞析】這是春秋時鄭國名相子產的話。

他當時正制定一項叫丘賦的制度,遭到國內有權勢的人的指斥、咒罵,子產便以這話回答。

近代林則徐在兩廣任上決心禁菸時曾將這種精神寫入詩中以自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20數典而忘其祖。

【出處】《春秋左傳·昭公十五年》

【釋義】列舉過去發生的事情,責備其忘記了過去所受的恩惠。

【賞析】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出使周王室。

席間,周王問籍談為什麼沒有器物貢獻王室,籍談回答說,晉國從來沒有受過王室的賞賜,哪有器物來貢獻。

周王當即扳著指頭一一舉出晉國受賞的事情,責問籍談:「你身為晉國司典(掌管典籍文書檔案的官員)的後代,怎麼連祖上這些事都忘了?」這就是「數典志祖」這典故的來歷。



21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出處】《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年》

【釋義】用寬厚的政策措施,來調和並解決嚴厲的政策措施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用嚴厲的政策措施,來調和並解決寬厚的政策措施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樣政治就因此協和。

【賞析】這是孔子針對當時子產死後,鄭國政策中所出現的寬嚴皆誤的情況作的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

鄭國名相子產臨死時對其繼任者大叔說:「為政寬難。

」後大叔執政,「不忍猛而寬」。

寬的結果,鄭國多盜,大叔悔,便派兵剿滅,「盡殺之,盜少止」。

針對這一情況,孔子認為,政令過於寬厚,百姓就可能放肆,罔顧法令,社會問題就多;出現這種情況,執政者就會使用嚴厲的手段來矯正,但政令過嚴,百姓就容易受到傷害。

因此,寬嚴相濟才能治理好國家。



22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出處】《春秋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釋義】君子行動就要想著是否合乎禮的要求,辦事就要想著是否合於道義;不做為圖私利而違背禮義之事,不做因不合乎禮義而感到內疚的事。

【賞析】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應考慮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都合於大眾公認的禮義要求,而不要違心地去干違反禮義之事。

這就要求人們做事當三思而行,一切以禮義為準繩。



23《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出處】《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

【釋義】《春秋》為尊貴的人避諱一些事,為親人避諱一些事,為賢能的人避諱一些事。

【賞析】這是講《春秋》的著述原則。

儒家認為尊者、親者、賢者,即使有一些過失,也不應宣揚,《春秋》貴義,「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就像「孝子揚父之美,不揚父之惡」一樣,所以對於尊者、親者、賢者一些不傷及「義」的事,就隱諱起來,而不記載。

這就是《春秋》記載歷史大事的一個原則。



24唇亡則齒寒。

【出處】《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年》

【釋義】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賞析】這句話包含了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故事。

春秋時,晉是大國,晉獻公想吞掉虢國,但中間隔了個虞國,便派人送了好馬和寶玉給虞國國君,請求借道攻打虢國。

虞國謀臣宮之奇勸阻虞公,認為虢虞兩國是唇齒相依的國家,晉滅掉虢後,虞也保不住,唇亡則齒寒,必然順道滅掉虞。

但虞公貪戀名馬及寶玉不從其諫。

果然晉滅虢後,回軍途中一舉滅掉了虞國。

在國際風雲變幻中,與鄰國及友邦睦鄰相處,形成守望相助、患難相扶持的態勢,是非常重要的。



25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

【出處】《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釋義】治理動盪的社會,讓它回到正道上來,沒有能超過《春秋》一書的了。

【賞析】孔子作《春秋》,歷史上是當做大事來記的。

孔子為人臣,未受君命而作《春秋》,自言:「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意為這是賞善伐惡之書。

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肅於斧鋮。

孟子記載《春秋》產生震懾的社會效果是:「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認為該書賞罰彰而善惡明,亂臣賊子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乃治世之要務。

所以《春秋公羊傳》一書作者公羊高認為,如果要想治理亂世,反歸於正道,沒有能超過《春秋》一書的。

這之後「撥亂反正」便成為成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與關羽

關羽和《春秋》今天和大家聊聊關羽。一說起關羽,可能大家能想到的和他有關聯的書,也就是《春秋》了。今天我們一般都喜歡把孔夫子叫做文聖人,把關羽叫做武聖人。《春秋》是文聖人寫的,讀《春秋》最有名的人...

中國史書之源《左傳》里的玉文化

經部是頭腦,史部就是文明的軀幹,史部的確是中華文化的又一驕傲。在四大古文明里,埃及公元前3200年就已經有了成熟的文字,蘇美爾前3100年出現楔形文字,印度前2300年的哈拉巴遺址中發現了至今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