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的閃電戰:司馬懿千里奔襲上演斬首行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閃電戰」,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使用的一種突襲戰術。

當時,德軍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速度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攻擊敵人,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之下喪失士氣,迅速崩潰,取得克敵制勝的效果。

其實,在1700年前的三國時期,一些優秀的將領就已經使用這種突然襲擊的戰術,如曹魏大軍師司馬懿。

孟達欲反

我們知道,司馬懿是曹操招用的一名人才。

在曹操當世時,司馬懿還沒充分顯示才華。

曹操去世後,司馬懿先後輔佐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成為朝廷重臣,位高權重。

司馬懿的軍事指揮能力也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227年,司馬懿奉命駐紮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宛城是曹魏防禦蜀漢和孫吳的前線陣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春秋初期,南方新秀楚國就是占據了這片土地後,在這裡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跳板和基地。

司馬懿在駐紮宛城期間,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發生了一件大事:新城太守孟達在諸葛亮的勸誘下,打算秘密投順蜀漢!

這裡可以簡單說一下孟達。

孟達,字子度,扶風郡(今陝西省興平縣)人。

他本來是益州牧劉璋的部下,當劉備進入益州時,孟達又成了劉備的部下,駐守江陵。

219年,當關羽遭到孫吳大將呂蒙等人的偷襲時,曾經向孟達求援,但被孟達拒絕了。

關羽敗走麥城,死於非命後,孟達害怕被劉備懲處,乾脆投降了曹魏。

在曹魏陣營,孟達頗受重用。

他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

不僅如此,魏文帝曹丕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任命孟達為新城太守。

然而,當魏文帝死後,曾經與孟達關係友善的桓階、夏侯尚等人也先後辭世,這讓孟達心裡感到不安。

就在這時,一向善於統戰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向他伸來橄欖枝,勸說他再次投順蜀漢。

三國時期,「朝秦暮楚」是一種常態,文臣武將們誰沒有投降過敵人的精力?孟達本來也並非忠誠之士,在諸葛亮的勸誘下,他心動了,企圖回歸蜀漢。

寫信安撫

諸葛亮為了促使孟達儘快投順,以防夜長夢多,使了一個手腕。

他得知魏興太守申儀與孟達關係不好,故意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順便透露此事。

申儀便將孟達意圖叛變的消息報告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是怎麼應對的呢?他並未馬上出兵征伐孟達,而是給他寫了一封信,反覆寬慰,信中說:「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

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

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

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在信里,司馬懿苦口婆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就差沒有「一把鼻涕一把淚」了。

孟達收到信件後,猶豫不決。

千里斬首

對於司馬懿的軍事行動,諸葛亮有所警覺。

他提醒孟達加緊防備,以免司馬懿偷襲。

孟達不以為然,他回復諸葛亮說:「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

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

」在孟達看來,從宛城來到上庸,相去有1200里,在「出行基本靠走」的三國時代,一支軍隊在走完程序後,至少要1個月後才能到達。

而且他料定司馬懿不會親自來,其他部將來他又不怕!

可是,孟達千算萬算,就沒算到司馬懿不是尋常之人。

他根本就沒想到,就在司馬懿寫信寬慰自己的同時,已經先斬後奏,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前往上庸。

最終,只用了8天時間,就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孟達面前。

看到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孟達又寫信給諸葛亮,驚嘆:「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這時候做任何補救工作都已太晚。

蜀漢、孫吳派來的援軍也被司馬懿分別派軍攔截。

很快,司馬懿就攻破城池,擒斬孟達,傳首京師。

一場事先張揚的叛亂就被司馬懿的「閃電戰」扼殺在搖籃里。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和司馬懿居然聯手玩死的叛徒

魏明帝太和元年冬天,曹魏督荊州豫州軍事長官司馬懿駐軍宛城,接到魏興太守申儀的密報,稱新城太守孟達勾結蜀漢,想以新城叛魏入蜀。要知道孟達原來是從蜀漢叛逃過來的,現在又要再次反水,如果是真的,必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