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左氏春秋》,但左氏的傳人、偉大的文化巨匠在梧州,你造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梧州曾經有過一個令華夏國人刮目相看的時期。

這個時期,先後崛起了以兩個家族為標誌的享譽全國的文化巨匠的群體——三陳四士,譜寫了梧州古今無與倫比的文化輝煌。

這是梧州人喜歡梧州的一個家寶自珍的理由。

在介紹三陳四士之前,有必要介紹一下何為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

所謂經學,泛指《易經》、《詩經》、《春秋》、《尚書》、《禮記》、《樂經》等上古的經典,又簡稱六經,《樂經》失傳,又稱五經。

秦始皇焚書把這些經典都銷毀了。

漢人據記憶用漢時流行的隸書(今文)把這些經典寫出而研讀,這些經學被稱為今文經學。

後來,有人在孔子故居牆壁發現秦火漏掉的經書,這些經書是用先秦通行的篆書(古文)寫的,故稱古文經學。

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六經是儒學的經典,成了國家的意識形態。

但以今文經還是古文經為準繩,用誰的注釋為標準,在學術界和政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激烈的鬥爭。

古文經學派與今文經學派鬥爭了幾個世紀,直至清代,今、古文經學之爭再起,古文經學的治學路數為嘉乾學派和章太炎等所發揚,今文經學則為常州學派所復興,並最終成為康有為推動變法維新的理論依據。

陳欽

西漢成帝至平帝年間,梧州出現了一個名震中原的大學者、著名的古文經學家、全國學術界的中心人物——陳欽。

陳欽(約前34年—15年),字子佚,蒼梧廣信縣人,自幼修讀、專研《左氏春秋》,舉茂才後,被朝廷立為五經博士(當時全國最高的學銜),與當時另一大學問家劉歆齊名,被公認為左氏的傳人。

漢景帝時,今文經學大行其道而成為顯學,以陰陽、災異解說政治時事,日益荒誕迷信,竟發展為讖緯之學,嚴重窒息思想文化的發展。

以陳欽、劉歆為代表的古文經學派,首先向今文經學派發難,開始揭穿今文學派的盲目、偏私及神學迷信的實質,表現了唯物主義的科學戰鬥精神。

由於陳欽、劉歆開創了古文經學的先河,啟發了後代學者陳元、桓譚、王充、張衡等的科學戰鬥思想,經長期的鬥爭,古文經學終於深入人心,雄踞學術界,壓倒了虛妄的今文經學。

陳欽作為古文經學的旗手而受到學術界的景仰,他所著的《陳氏春秋》被視為古文經學的經典。

「左氏遠在蒼梧」之說,就是當時學術界和後人對他最崇高的評價。

地以人傳,僻遠的蒼梧就不能不令朝廷和學術界刮目相看了。

陳欽的大名曾被王莽利用,王莽封陳欽為「厭難將軍」,以表彰他憎惡神學邪說的戰鬥精神。

王莽篡政後,是年十二月,派文武雙全的陳欽率軍從雲中(今內蒙古)出發,準備大舉進攻匈奴。

由於形勢的變化,王莽又反覆無常,為了討好匈奴,在公元15年又把陳欽逼死獄中,一代文化巨匠就這樣死在野心家的手中。

陳元

漢光武帝推翻王莽建立東漢,陳欽的兒子陳元(字長孫)繼承父業,繼治《左氏春秋》,高舉古文經學的旗幟繼續戰鬥,成為東漢初年又一大古文經學家,為學者所崇仰。

當時朝廷有人議立《左氏春秋》為治國經典,但今文經學家博士范升上奏反對,認為「左氏淺末,不宜立」。

陳元聞之,即上疏迷信讖緯之學的漢光武帝,並奔赴洛陽,與范升在朝廷當眾辯論。

陳元才高識廣,雄辯如流,理直氣壯,駁倒了范升,說服了光武帝,終為朝廷首肯,立左氏學。

朝廷即選太常博士四人,以陳元為首席第一排名。

陳元著有《春秋訓詁》、《左氏異同》等書傳世。

陳欽、陳元在梧州騎樓城的雕像

陳元的兒子陳堅,也繼承家學,善於文辭。

陳堅沒有出仕當官,被時人以秦時中央的屬官稱之為卿。

陳氏父子祖孫三代學問相傳,成為全國學術界的中心人物,世稱「三陳」,他們在當時被稱為蠻夷之地的嶺南地區屹然聳立了一座學術高峰,蒼梧也成為當時全國聞名的學術文化中心。

梧州發布

wuzhoufabu2015

▍文字:陳侃言

▍圖片:來自網絡

▍排版:鄭玉華

-------------

合作、領獎、諮詢請聯繫電話:3865997

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怎麼回事?

今古文經之爭是漢代始興的儒學內部的一場派系鬥爭。作為學術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學術流派之爭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耐人尋味的是,經今古文之爭卻是曠日持久,自漢代起一直波及到漢代末年。且其範圍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