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周瑜與曹操誰的肚量更大 莫非是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周瑜,東漢末年東吳集團著名將領。
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精於軍略,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三氣周瑜一說,這個故事講的是年輕氣盛的周瑜,被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氣得吐血而亡。
臨死之前,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一句。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只是鮮為人知罷了,而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周瑜闊大的胸襟。
事實上,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
周瑜到底說沒說到現在還存在爭議。
但他的下半句,卻的的確確的體現出了周瑜的胸襟。
羅貫中所描寫的周瑜,死在了攻打荊州的道路上。
其實事實不然。
事實是周瑜死在從東吳都城返回江陵的路上。
周瑜在回到江陵,準備攻取益州時。
半路上突然病發,結果在巴丘不治身亡,臨死之前,周瑜還在為東吳的發展考慮。
而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君未歸,孤何安」。
就是周瑜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中所想表達的含義, 就是希望臥龍先生能為東吳效力。
事實上根據歷史記載, 周瑜和諸葛亮根本沒有打過照面, 所以說既生瑜,何生亮?這一說法存在爭議。
因此,既生瑜何生亮的下一句,君未歸,孤何安。
充分體現了周瑜的闊達胸襟。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是後人們流傳的關於曹操這位梟雄說的一句話。
相對於這句話,還有一句話更為人知。
那便是說「曹操曹操到」。
那麼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說曹操曹操到的故事。
據說,漢獻帝在李催與郭汜火拚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一處後,繼續追拿漢獻帝。
有人向漢獻帝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
然而信使未出時,聯軍已經殺到。
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軍保駕成功。
後將李郭聯軍擊潰,然後曹操被加官進爵。
故有說「曹操曹操到」一說。
其實那只是上半句,說曹操曹操到還有下半句,只是人們大多都不敢提起,因此漸漸被人們遺忘。
這下半句的由來是關於呂布與曹操的故事。
當年的曹操為報殺父之仇,發兵徐州。
但不曾想被呂布在濮陽擊敗,曹操落荒而逃。
呂布決定乘勝追擊,到了曹操跟前,呂布指著曹操問道:看到曹操了嗎?就這樣,曹操保住了性命。
由此引出了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的下一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但這對於曹操來說是一個恥辱,因此世人不敢提及。
所以世上只流傳了說曹操曹操到這半句。
既生瑜何生亮,君未歸孤何安,足已體現周瑜的大度
周瑜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有好有壞,他能馳騁沙場,報國殺敵,也是玉樹臨風的瀟洒公子,三國時期有名的大帥哥,他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是他的小氣狹隘,在大家心裡留下了極其消極的印象,但是事實卻不是...
別被三國里「既生瑜,何生亮」給騙了,其實下聯才是重點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蘇軾筆下的周瑜,在蘇軾眼裡周瑜是個風姿颯爽,英俊瀟洒,氣度不凡,智慧過人,抱得美人歸的完人。可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眾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後面還有一句,那才是體現周瑜的胸襟
每當人們提起諸葛亮想必會想起來周瑜這個角色,諸葛亮和周瑜可謂是一對死對頭,他們兩人鬥志鬥勇,最後周瑜不敵諸葛亮被活活氣死!這段故事就是《三國演義》裡面經典「諸葛亮三氣周瑜」,年輕氣盛的東吳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