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樂毅列傳—遇明主伐齊戰無不勝,遭陷害不失君子之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樂毅,魏國人名門之後,先祖樂羊在魏文侯時期曾經統領軍隊攻滅了中山國。

從這裡看樂毅是有軍事方面的遺傳基因的,能打仗好軍事,是樂毅突出的才能。

樂毅是名門之後

為了一展所長,樂毅來到了趙武靈王執政的趙國,不過不久就發生了沙丘之亂,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樂毅就又回到了魏國等待時機。

燕昭王給了樂毅一個最佳的機會,讓樂毅登上了軍事舞台並大放異彩。

燕昭王是燕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英明君主,燕國因為受到了齊國的欺凌,燕昭王繼位後一直想報仇雪恨,但是苦於沒有人才。

於是他通過降低自己的身份,厚待郭隗以體現自己的禮賢下士,天下的有志之士都紛紛來到燕國。


樂毅認為在燕國自己會有機會,正好魏昭王派樂毅出使燕國。

燕昭王以賓客的禮節接待了樂毅,樂毅通過觀察,發現燕昭王求賢若渴,富國強兵的目的十分迫切。

樂毅便說明了自己的想法,燕昭王便把樂毅留在了燕國並封他為亞卿,這個官位屬於上卿之下的第二個等級,證明燕昭王還是很慎重的,沒有輕易重用樂毅。

不過所有的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隱忍,沉得住氣靜得下心,樂毅也一樣,他認準自己在燕國會有機會,便安心的待了下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一絲的怨言。

謀定而後動

不過樂毅也沒閒著,他一直關注著齊國的一舉一動。

當時齊湣王十分強大,把楚國和三晉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齊國還幫助趙國攻滅了中山國,然後自己有滅掉了宋國,將齊國的國土擴充了一千多里。

齊國還和三晉一起攻擊秦國,讓秦國龜縮在函谷關而不敢進犯中原。

楚國和三晉都打算和齊國聯合起來,但是齊湣王過於妄自尊大,過於驕傲沒有認識到連年的戰爭已經讓齊國的百姓苦不堪言,現在最需要的是修養生息。

因此齊國國內民怨沸騰,諸侯國也都對齊湣王十分不滿,樂毅認為機會終於來了。


燕昭王此時找到了樂毅,問他現在討伐齊國的時機是否成熟。

樂毅說從春秋齊桓公稱霸以來,齊國就一直是霸主地位,這是多年來的基業不是燕國一國能輕易撼動的,因此如果討伐齊國,只有燕國一家是不行的,還要聯合三晉和楚國一起討伐齊國,這樣我們才有勝算。

燕昭王便讓樂毅去趙國遊說趙惠文王,因為樂毅在魏國和趙國都很有影響力,且諸侯能都對齊湣王心存不滿,因此五國聯盟很快形成。

趙惠文王更是把相國大印交給了樂毅,燕昭王則拜樂毅為上將軍,統領五國軍隊伐齊。

這裡趙惠文王做了個好幫手,他派人到秦國遊說,讓秦王坐觀成敗,不要插手。

其實秦國本來就和齊國不接壤,五國伐齊對自己十分有利,就算趙惠文王不派人來,秦王也不打算出手。

趙惠文王的使者來了,剛好順水推舟給趙王一個面子,秦國暗地裡還答應給五國聯軍提供補給,做好後勤大隊長的保障工作,你們出力我出錢,幹掉齊湣王這個不長眼的傢伙。

樂毅統領五國軍隊,在濟水西邊擊敗了齊國的軍隊,也就是說消滅了齊國的主力,其它四國見好就收都撤軍回國,只有燕國軍隊在樂毅的帶領下繼續對齊國進行征伐。

首先樂毅為了起到震懾的作用,率領軍隊包圍了齊國的都城臨沂,樂毅集中優勢兵力攻破了臨沂。

這裡體現了樂毅的能力,善於大會戰和攻城戰。

大會戰一戰擊敗齊國軍隊主力,攻城戰直接攻破齊國都城臨沂,要知道秦軍圍困邯鄲打了很久都沒有攻克,如果讓樂毅去的話,恐怕邯鄲就破了,趙國就滅了。

樂毅的強項是攻堅戰,主要是攻城。

齊湣王失敗後,齊國的各個城邑都沒有投降,因此樂毅率領燕國部隊一個一個的爭奪,接連攻取了七十多座城池,只有莒和即墨沒有被收服,這個時候齊國基本處於亡國狀態。

莒沒有被攻克是因為齊襄王在哪兒,那裡集結了齊國最後的有生力量,即墨沒有被攻克是因為有田單在拚命堅守。

沒有攻不下的城

如果再給樂毅一年的時間,齊國就亡國了,可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燕昭王死了,太子繼位,這位太子和樂毅有夙願。

田單抓住了這個機會實行了反間計,說樂毅現在就剩下兩個城沒有攻克了,但是他不緊不慢的進攻就是因為他和燕惠王不和,準備自己在齊國稱王。

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惠王本來就對樂毅不信任,因此果然中計。

燕王派騎劫代替樂毅統帥的地位,樂毅知道自己已經不被信任了,不敢回到燕國,害怕被殺害,便逃到了趙國避禍。

趙王對樂毅十分器重,把關津這個地方封給了樂毅,通過厚待樂毅來震懾燕國和齊國。


騎劫到了前線後,他的對手是田單,田單在即墨城下用火牛陣擊敗了騎劫的部隊,並乘勝追擊,把燕國軍隊趕回了老家,趁機收復了齊國全部的國土。

樂毅的心血全部付之東流,燕惠王既後悔又擔心,後悔不該用騎劫代替樂毅,導致燕軍大敗齊國復國;又擔心樂毅被趙國重用,這樣對燕國就是巨大的威脅。

燕惠王寫了一封信給樂毅,信中說道燕昭王把全國的軍隊都交給樂毅統領,將軍替燕國打敗了齊國,報了燕國的深仇大恨,這功績我們怎麼能忘懷呢!我初登大位,左右的人誤導我,我就派騎劫去接替了你,本意考慮到你在外征戰多年風餐露宿,讓你回到國都修養生息,同時向你請教治國的道理。

但是您聽信了謠言,認為我要傷害你,因此你就拋棄了燕國而投奔趙國,這怎麼對得起先王對您的知遇之恩呢?

樂毅收到這封信後,還燕惠王寫了一封回信,在信的開頭樂毅寫道:「我沒有什麼才幹,因此不能聽從您的命令,來順從您左右人的意願,我怕自己回到燕國後有損先王的英明和您的道義,同時我自己也害怕自己被殺害,所以我才逃到了趙國。

我怕您左右的人不清楚我對先王的忠心,不能體察到先王收留和重用我的原因,因此我現在只能用寫信的方式來回答您的問題。

接下來樂毅的一番說辭,體現了樂毅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將領,還是一位論辯之士。

說到從古至今的賢名君主有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能夠按照能力和功勞的多上來賞賜身邊的大臣,而不是按照是否和自己親近來判斷。

能考察能力和品行之後授予官職的,是能夠建立不朽功業的君主;能衡量品行之後決定是否交往的,是能樹立聲譽的賢臣。

我觀察先王有超出一般君主的心志,因此我才能利用出使的機會,背離了魏國而到燕國來侍奉先王。

先王格外器重我,沒有經過和大臣們的討論就封我為亞卿,我知道自己是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我聽從了先王的安排,沒有反對就接受了任命。

後來先王和我說,齊國和燕國有大仇,先王的一大志願就是報仇雪恨,問我有什麼建議。

我說齊國根基深厚帶甲百萬,不是燕國一國之力能抗衡的,需要聯合其它諸侯國一起去討伐齊國才能獲得成功。

因此先王派我去趙國出使,最後聯絡了三晉和楚國一起伐齊。

仰仗先王的神威和趙國、楚國的幫助,我們擊敗了齊國,占領了齊國的國都,並把齊國的財寶都帶回了燕國。

先王達到了以前春秋五霸都沒有達到的高度,於是先王賞賜給我一塊封地,讓我的待遇比得上小諸侯。

先王作為聖明的君主,在建立了功業後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繼續發憤圖強,在去世之前還叮囑要修訂法令,善待百姓,這些都可以用來教導後代。

我聽說善始難善終,很多人開始風光無限,後來身死名滅,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就像伍子胥落得個被逼自縊,死無全屍且吳國也為越國所滅。

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對不起先王對我的信任,因此我逃到了趙國,這樣既可以避免殺身之禍建功立業,還可以把先王的功業發揚光大,這就是我選擇的上策。

在信的最後,樂毅打消了燕惠王的疑心,他說我雖然無能,但是經常聆聽君子的教導。

君子和人絕交也不會去議論他人的是非,忠良的臣子即使離開自己的國家也不會有怨言和背叛,這個道理我是懂的。

我恐怕您只聽信身邊人的讒言,而對我這個遠離您身邊的人產生誤解,因此才寫了寫封信給您,希望您能理解我的苦衷。

燕惠王讀完樂毅的信之後,內心有愧,便封樂毅的兒子樂間為昌國君。

樂毅最後留在了趙國,並在那裡死去,在臨死之前,樂毅還告誡趙王長平之戰的用兵之道,可以他沒有機會和白起一決雌雄了,一代名將在邯鄲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戰國名將樂毅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

燕齊恩怨之二:樂毅伐齊,田單復國

齊湣王繼承了齊威王和齊宣王攢下的家業,目中無人,妄自尊大,對內不尊重大臣,對外作風霸道,曾經和秦國一起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在孟嘗君的勸諫下,齊湣王才放棄帝號。但是公元前286年的滅宋行為,...

受諸葛亮崇拜,以弱勝強連下七十餘城

三國中著墨最為人稱道的乃諸葛孔明無疑。無論是政治、軍事、文學、外交等諸多方面,諸葛亮都讓後人膜拜。但這樣的天才也有自己的偶像,不止一次的自比管仲樂毅。管仲自不必說,輔佐齊桓公稱霸春秋,成為春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