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家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周公旦(約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氏號為周,爵位為公。
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因諡號為文,又稱為周文公。
周成王之叔,因成王即位時年少,便輔政成王。
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聖人。
【故事】周成王親政後,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
他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
可不慎歟!」這就是周公的《誡伯禽書》。
他告誡兒子伯禽:「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聽說,德行寬裕卻恭敬待人,就會得到榮耀;土地廣大卻克勤克儉,就沒有危險;祿位尊盛卻謙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貴;人眾兵強卻心懷敬畏,就能常勝不敗;聰明睿智卻總認為自己愚鈍無知,就是明哲之士;博聞強記卻自覺淺陋,那是真正的聰明。
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即使貴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為遵循了這些品德。
不知謙遜從而招致身死國喪,桀紂就是這樣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而伯禽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沒過幾年就把魯國治理成民風純樸、務本重農、崇教敬學的禮儀之邦。
司馬談《命子遷》
【作者】司馬談(?—前110年),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人。
父司馬喜,子司馬遷。
漢武帝時任太史令。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東巡至泰山,並在山上舉行祭祀天地的典禮,史稱「封禪大典」。
司馬談當時因病留在洛陽,未能從行,深感遺憾,於是抑鬱憤恨而死。
【故事】司馬談學富五車,所以他後來做了漢武帝的太史令,通稱太史公,掌管天時星曆,還職掌記錄,搜集並保存典籍文獻。
這個職位是武帝新設的官職,可以說是武帝為司馬談「量身定製」的。
因此,司馬談對武帝感恩戴德又盡職盡責。
由於責任心極強,司馬談在臨死的時候,拉著兒子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並認為,「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這就是司馬談的《命子遷》。
司馬談希望自己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並認為這是「大孝」。
他感到自孔子死後的四百多年間,諸侯兼并,史記斷絕,當今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義士等的事跡,作為一名太史而不能盡到寫作的職責,內心十分惶懼不安。
所以他熱切希望司馬遷能完成他未竟的大業。
司馬遷不負父親之命訓,最終寫出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名垂青史。
諸葛亮《誡子書》和《誡外甥書》
【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民間傳說中著名的智慧人物,經過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敷衍流傳,關於他的許多傳奇故事,比如「借東風」「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和「空城計」等等,都為中國百姓所熟知。
【故事】諸葛亮46歲才得子諸葛瞻。
他很喜歡這個兒子,希望兒子將來成為國家棟樑。
諸葛亮有兩個姐姐,二姐所生子叫龐渙,深得諸葛亮喜愛。
諸葛亮常年征戰,政務纏身,但仍不忘教誨兒輩。
他寫給諸葛瞻和龐渙的兩封家書,被稱為《誡子書》和《誡外甥書》。
《誡子書》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誡外甥書》曰:「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
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
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不庸,不免於下流。
」從兩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對兒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他們要有遠大志向,戒絕慾望,心態平和,珍惜光陰,重視學習。
顏之推《顏氏家訓》
【作者】顏之推(531—591),字介。
顏氏原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北),先世隨東晉渡江,寓居建康。
南北朝時期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他經歷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當時所有大小學問,他幾乎都鑽研過,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
他的理論和實踐對於後人頗有影響。
【故事】顏之推「生於亂世,長於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
他本著「務先王之道,紹家業之業」的宗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思想學識,寫成《顏氏家訓》一書訓誡子孫。
全書共有七卷計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等。
書中許多名句一直廣為流傳,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與瞑目而無見者也。
」「父子之間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
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矣。
」「有志向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等等。
唐太宗《誡皇屬》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祖籍隴西,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號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故事】在歷代家訓中,帝王家訓占有特殊位置,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誡皇屬》。
太宗非常注重對皇子們的教育,經常告誡後代,應當遵守道德規範,加強道德修養,掌握治國之道。
在《誡皇屬》中,唐太宗告誡皇屬們說:「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絕游觀之樂,內卻聲色之娛。
汝等生於富貴,長自深宮。
夫帝子親王,先須克己。
每著一衣,則憫蠶婦;每餐一食,則念耕夫。
至於聽斷之間,勿先恣其喜怒。
朕每親臨庶政,豈敢憚於焦勞。
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長,乃可永久富貴,以保貞吉,先賢有言:『逆吾者是吾師,順吾者是吾賊』。
不可不察也。
」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為例,告誡「生於富貴,長自深宮」的皇屬克制自己,珍惜財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頓飯,都不要忘記蠶婦農夫的辛勤。
在聽聞決斷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任憑自己的喜怒,要謙虛、善於聽取不同意見,不要因為別人有短處就鄙視他們,也不要因為自己有優點就恃才而驕,要把敢於反對你的人當作老師,把逢迎你的人視為賊子。
只有這樣才能夠永久富貴,貞正吉祥。
包拯家訓
【作者】包拯(999—1062),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
北宋名臣。
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
後卒於位,諡號「孝肅」。
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於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譽。
【故事】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
他在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了一條家訓,云:「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
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又十四字。
「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
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並讓其子包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
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千載之下,亦足為世人風範。
歐陽修《誨學說》
【作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後人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一起被世人稱為「唐宋八大家」。
【故事】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對他的教育很嚴格。
為節減開支,母親用蘆葦、木炭作筆,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歐陽修認字。
母親還經常用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來啟發他。
因此,成為文學家後的歐陽修在家訓中希望兒子能繼續養成讀書的習慣,並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於是他在教導二兒子歐陽奕努力學習時寫下《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他教誨兒子努力學習,以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袁采《袁氏世范》
【作者】袁采,生年不詳,卒於1195年,字君載,信安(今浙江常山縣)人。
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後官至監登聞鼓院,掌管軍民上書鳴冤等事宜,即負責受理民間人士的上訴、舉告、請願、自薦、議論軍國大事等方面給朝廷的進狀。
淳熙五年(1178),任樂清縣令,為官剛正。
著有《政和雜誌》《縣令小錄》和《世范》三書,今只有《世范》傳世。
【故事】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響,為人才德並佳,時人贊稱「德足而行成,學博而文富」。
步入仕途後,袁采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剛直著稱於世,而且很重視教化一方。
在任樂清縣令時,他感慨當年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范》一書用來踐行倫理教育,美化風俗習慣。
《四庫全書提要》曰:「其書於立身處世之道反覆詳盡,所以砥礪末俗者極為篤摯,明白切要覽者易知易從,固不失為《顏氏家訓》之亞也。
」《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親、處己、治家三門。
這本書的論述不同於一般著述,其語頗有見地,且深入淺出,極具趣味,極易領會和學習,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所以又稱《俗訓》。
書中有許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當敬遠」「厚於責己而薄責人」「小人為惡不必諫」「家成於憂懼破於怠忽」「黨人不善知自警」等等。
《袁氏世范》傳世之後,很快便成為私塾學校的訓蒙課本。
歷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該書,都將它奉為至寶。
朱柏廬《朱子家訓》
【作者】朱柏廬(1627—1698),名用純,字致一,明末清初江蘇崑山縣人。
著名理學家、教育家。
因敬仰晉人王裒「攀柏廬墓」之義,故自號柏廬。
著有《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訓》)、《愧訥集》《大學中庸講義》等。
【故事】清順治二年(1645年),朱伯廬的父親在守崑山城抵禦清軍時遇難。
朱柏廬侍奉老母,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
他始終未入仕,一生教授鄉里,向學者授以小學、《近思錄》等,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
他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並進,躬行實踐。
平生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願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
他與顧炎武堅辭不應康熙朝的博學鴻儒科,後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與徐枋、楊無咎號稱「吳中三高士」。
所著《朱子家訓》是其代表作,全文五百餘字,內容簡明賅備,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有清一代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李毓秀《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潛,號采三。
山西省新絳縣龍興鎮周莊村人,生於清代順治年間,卒於雍正年間,享年83歲。
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
【故事】李毓秀的人生經歷平實,性情溫和豁達,因而缺少傳奇故事。
年輕的時候,李毓秀師從同鄉學者黨冰壑,遊學近20年。
科舉不中後,就放棄了仕進之途,終身為秀才,致力於治學。
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
來聽課的人很多,門外滿是腳印。
太平縣御史王奐曾多次向他請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
他根據傳統對童蒙的要求,也結合自己的教書實踐,寫成了《訓蒙文》,後來經過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
《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和仄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弟子規》淺顯易懂,押韻順口,文風樸實,說理透徹,可謂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在我國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響。
清代後期成為廣為流傳的兒童讀本和童蒙讀物,幾乎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響。
中國古代十大經典家訓
從先秦到明清,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家訓可謂汗牛充棟,有些堪為經典,國人家喻戶曉。我們從中遴選出十份家訓羅列如下。這些家訓出自各色人等之手,既具有很廣泛的代表性,又是經典中的經典。1·周公的《誡伯禽...
劉輝 |中國古代經典家訓(二):帝王先賢寫給子孫的書 家風好教材
【揚揚導讀】中國家庭教育,在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承傳中,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家道的力量,良好的家風,帶來的是家族的繁榮,社會的和諧和長治久安。從古聖先賢到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乃至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