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樂毅與書聖王羲之,書聖書名篇頌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七十城收一笑間,當時氣勢擅強燕。
區區莒墨何難下,自是君王不永年。
」這是宋代徐鈞的一首《樂毅》。
樂毅,歷史愛好者讀到這個名字首先想到的是戰國名將,書法愛好者讀到這個名字恐怕會想到王羲之小楷《樂毅論》。
樂毅(yuè yì),樂氏,名毅,字永霸,戰國名將。
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
戰國七雄中以燕國最弱,可偏偏燕國又鄰近強大的齊、趙兩國。
後來燕國內亂,齊國藉機占領燕國都城,殺燕王噲。
趙武靈王派人將燕王噲庶子職送歸燕國擁立為王,即燕昭王,燕國各地軍民紛紛擁戴,驅逐了齊軍。
昭王一心報仇雪恨,與士卒同甘共苦,禮賢下士,發憤圖強。
樂毅本為趙國大臣,趙武靈王死後,樂毅去了魏國。
樂毅作為魏王的使者出使到了燕國,樂毅給燕王講了些兵法,燕昭王羨其才,以賓客的禮節接待他,希望招攬他。
樂毅推辭謙讓,後來終於被其感動,願意獻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為亞卿,相當於副丞相。
樂毅遷家人定居於燕。
當時,齊國大事擴張,窮兵黷武,雖暫時取得滅宋的勝利,卻激化了國內矛盾,同時也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
樂毅向燕昭王提出聯合諸侯共同進兵。
燕昭王採納其議,積極開展「伐交」活動,很快形成了聯合攻齊的格局。
不僅趙、韓、魏答應出兵,連秦國也抱著弱齊圖霸的目的參與進來。
公元前284年,樂毅與趙、秦、魏、韓等國約期會師。
他以燕上將軍職,佩趙國相印,統帥五國聯軍向齊地挺進。
在濟水之西一舉擊破齊軍主力。
濟西之戰勝利後,樂毅果斷遣返秦、韓兩國的軍隊,並讓魏軍去攻取宋國的故地,讓趙軍去攻占河間,免得諸國繼續分享伐齊的勝利果實。
爾後,他指揮燕軍主力長驅直入,直搗齊國國都臨淄。
樂毅拿下臨淄後,把齊國的珍寶財物以及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部奪取過來並把它們運到燕國去。
燕昭王大喜,親自趕到濟水岸上慰勞軍隊,獎賞並用酒肉犒勞軍隊將士,把昌國封給樂毅,封號叫昌國君。
燕昭王讓樂毅繼續帶兵進攻還沒拿下來的齊國城邑。
樂毅在齊國巡行作戰五年,攻下齊國城邑七十多座,只有莒和即墨沒有收服。
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
所以他對莒城、即墨採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然而,就在此時,一貫信任支持樂毅的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繼位。
這位新國君,做太子時就與樂毅有矛盾,這時見樂毅久攻兩城不下,便對樂毅產生懷疑。
齊將田單了解這些情況便派遣間諜到燕國散布謠言,說樂毅故意拖延,準備在齊國稱王。
燕惠王信以為真,派騎劫替代樂毅。
樂毅心裡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懷好意的,害怕回國後被殺,便出走趙國。
趙國把觀津這個地方封給樂毅,封號叫望諸君。
田單抓住時機,以火牛陣擊破燕軍主力,收復70餘座齊城。
就這樣樂毅滅齊興燕的大業不幸功虧一簣!
燕惠王很後悔,可是又怨恨樂毅投趙,怕趙國任用樂毅乘機攻打燕國。
燕惠王就派人去趙國責備樂毅,說他辜負先王。
樂毅慷慨地寫下了著名的《報燕惠王書》,駁斥惠王的無理指責,表明自己對先王的一片忠心,與先王之間的相知相得。
於是燕惠王又把樂毅的兒子樂間封為昌國君,而樂毅往來於趙國、燕國之間,與燕國重新交好,燕、趙兩國都任用他為客卿。
後來樂毅死於趙國。
三國時期魏國的夏侯玄(字泰初)撰寫了一篇《樂毅論》,論述了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
後來王羲之抄寫了這篇文章給其子官奴。
有人考證說,官奴就是王獻之。
智永視《樂毅論》為王羲之正書第一,唐太宗也最為寶重《蘭亭序》與《樂毅論》,曾命馮承素摹榻分賜大臣,褚遂良等名家亦有摹本。
如今,《樂毅論》只存世刻本,以越州石氏本和秘閣本為佳。
書聖書名篇頌名將。
書法愛好者不僅要揣摩筆法結體布局,更要了解書法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將中華悠久文明一代代傳承。
諸葛亮一生只服兩個人 他是其中之一 有勇有謀是長勝將軍
導語:樂毅是誰?很多人不了解,但他有個著名的粉絲,那就是諸葛亮。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每每自比「管樂」,「管」是管仲,「樂」就是樂毅。一個能被諸葛亮當成偶像的人,有多牛應該可想而知。
諸葛亮立志要超過他,此人率弱軍打下七十城,一封信感動千萬人
三國時諸葛亮以足智多謀聞名天下,讓他敬佩的人不多。在諸葛亮年輕時他就發下宏願,自比管仲樂毅,要蕩平天下亂局。春秋戰國時,有本事的人如果在本國不得志絕不氣餒,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追尋自己的夢想。可...
此人率領5國聯軍伐齊,打的齊國只剩2座城,差點滅了齊國!
戰國時期,燕王噲將王位禪讓於國相子之,引發了內亂。齊宣王以幫助燕國平亂為由,攻破燕國首都,殺死燕王及國相,並侵燕國大片國土。燕昭王即位,招賢納士,欲雪國讎。魏國使者樂毅出使燕國,被燕昭王盛情款待...
一篇比《出師表》還情真意切的文章,一個比諸葛亮還忠心的將領
樂毅,字永霸,戰國時的軍事家。 樂毅是趙國子民,文武雙全。在趙武靈王時期,被趙國任用為官。但是後來趙國發生內鬥,趙武靈王去世,樂毅見在趙國無法實現自己的報復,於是,投奔魏國。
燕國有800多年的歷史,為何迅速滑落被秦滅亡?
戰國時代,燕國曾經輝煌一時,但這段輝煌時期猶如曇花一現。戰國末年,燕昭王與樂毅等君臣一心,打垮曾稱霸的齊國,走到了燕國巔峰,之後迅速滑落,被秦滅亡。在燕國800多年的歷史上,何以發生如此悲劇呢?
樂毅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時人莫之許也」。諸葛亮在沒有出山以前,常常把自己比作是管仲、樂毅。諸葛亮為什麼要自比管仲、樂毅,因為管仲奉行春秋大義,希望能夠結束...
大秦帝國崛起之將相譜——樂毅
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
諸葛亮常以管仲、樂毅自比,管仲是齊桓公名相,樂毅是誰?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曾未出山崗已三分天下,六出祁山更是感人肺腑。在中國諸葛亮是家喻戶曉,實力更是非常強大,他常以管仲、樂毅自比,管仲是春秋...
本來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業,可惜功虧一簣
在第47講里,講到了「子之之亂」。燕王噲聽信蠱惑,放著好好的燕王不當,非要學堯舜,把自己的君位讓給國相子之。他這一讓不要緊,燕國大亂。齊國趁亂攻入燕國,燕王噲、國相子之還有太子平都死於戰亂,軍民...
諸葛亮的偶像對決大忽悠田單,……
燕昭王即位後,很想有一番作為,他勵精圖治,禮待賢士,使得很多賢才紛紛投奔於他。樂毅原是趙國人,趙武靈王死後,他來到魏國。可是樂毅在魏國得不到重用,正巧聽到燕昭王招致天下賢才的消息,便來投奔。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