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關羽之死,也會有夷陵之戰,劉備早已下定決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諸葛亮出山開始,劉備如同開了掛一般,先是取了荊州,然後又入主西川,斡旋於曹操與孫權之間,一路直奔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去,直到改元稱帝,也算是徹底擺脫了孤窮的命運。

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

這是劉備一生的信條,三國鼎立對於他來說只是開始,統一天下中興漢室才是他的中級目標,伴隨著西川日益穩固,自己年歲日長,劉備心中有一份煎熬,他要走出西川,光復漢室。

或許從桃園結義開始,劉、關、張三兄弟就心意相通,最開始走出這一步的是關羽,他長期駐紮在荊州,操練兵馬,穩固城池,夜讀春秋,晝練刀槍。



這一年他出兵北上,連取北魏幾座城池,斬殺數員大將,水淹七軍、威震天下。

只可惜驕兵必敗,荊州被呂蒙用計賺了去,關羽失去退路,被東吳兵士所擒,最後被斬首送往北魏,目的就是為了嫁禍曹操,但是曹操也不是傻子,他給關羽做了檀香的身子,然後將他風光大葬,活著沒有得到他,死後也要為他善終。

只可惜關羽英雄一世,死於呂蒙這等宵小之手。

關羽之死震動了整個三國,劉備痛不欲生,張飛更是高喊著要報仇,劉備下定決心,要起兵攻打東吳,其實這對於劉備來說,正好找到了一個攻打東吳的藉口,同時還能夠為二弟關羽報仇,先平東吳在伐北魏,然後一統天下,正是一石三鳥之計。

但是這次起兵並沒有得到蜀魏內部的支持,特別是諸葛亮等一幫謀臣皆都反對,不過劉備主意已定,此時周瑜魯肅等東吳名士皆已死去,劉備對東吳也不十分忌憚,後方的穩固還需要諸葛亮操持,於是只帶了程畿、馬良、黃權等文臣,以及一般小將,五虎將只帶了老將黃忠。

當時劉備的實力應該較孫權略勝一籌,所以對於平定東吳,他是志在必得,可惜天不遂人願,致使夷陵之敗,自己身死白帝城,也算是人生憾事。

其實細細想來關羽的死,只是導火索而已,就算是關羽不死,劉備也會找理由伐吳,然後實現自己的終極理想: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意失荊州背後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話說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時,提出了很多戰略目標和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的荊州和益州的控制權,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最終達到復興漢室的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的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

關羽到底該不該死,孫權該殺他嗎?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生擒劉備大將關羽。不久之後,孫權殺關羽,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兩年後,劉備稱帝,以「為關羽報仇滅東吳」為口號,發動了夷陵之戰。雖然夷陵之戰東吳戰勝,但是,蜀吳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