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需要「鐵一般的在鬥爭中鍛鍊出來的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簡介:俞良早,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 南京 210023

內容提要: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只有把自身組織成為與有產階級的舊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聚集和形成整個階級的革命力量。

列寧在十月革命後的實踐中提出,「沒有鐵一般的在鬥爭中鍛鍊出來的黨」,就不能實施無產階級專政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的思想,對於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中國夢的實踐,具有理論借鑑的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

中國夢的崇高事業需要由黨來領導。

黨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增強「鐵一般」黨的紀律意識,增強治國理政的實際本領。

標題注釋:[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意識形態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的理論貢獻和實踐要求研究」(15ZDA00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研究理想社會的原則與實現中國夢研究」(14AKS004)

上個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證明,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事業的領導者。

它具有先進的理論和世界觀,知曉運動演進的規律,能夠制定正確的綱領和路線,使運動行進在健康的軌道上。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研究無產階級走向理想社會的原則和途徑時,就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和無產階級政黨的特點闡述了科學的理論。

他們的理論對於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中國夢的實踐,具有理論借鑑和啟示的意義。

以上作為小標題的這段話語,是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革命失敗的教訓時而提出的。

它的意思是,無產階級需要以當時的資產階級政黨作為參照物,建立自己階級的政黨。

資產階級政黨是在資產階級成長以及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中出現的。

最早的資產階級政黨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產生的輝格黨和托利黨。

前者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主張限制王權,增強議會權力。

後者代表地主貴族的利益,維護君主特權。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時期,法國政府的首相是奧爾良黨人梯也爾。

奧爾良王朝於1830-1848年間統治法國。

它雖然被1848年二月革命所推翻,但是其擁護者和支持者即奧爾良黨卻繼續存在。

1870年9月4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時,奧爾良黨人特羅胥擔任政府首腦。

次年2月,奧爾良黨的另外一個人物梯也爾繼任政府首相。

事實說明,當時奧爾良黨控制著法國的政權。

該黨及其政府對外實行投降主義,對內殘酷鎮壓工人階級的鬥爭。

他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鎮壓了巴黎公社革命。

上述資產階級政黨體現出口號和政治綱領明確、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等政黨的特點。

相對於上述資產階級政黨的特點而言,當時法國的以及大多數國家的無產階級則尚未組建起有口號、有綱領、有行動路線和有戰鬥力的革命政黨。

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於1847年幫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但該黨於1852年迫於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已經宣布解散。

他們於1864年又幫助建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但該組織是一個國際性的工人群眾組織,而不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

在德國,雖然1869年建立了德國社會民主工黨即愛森納赫派,並且該黨得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指導和幫助,但70年代初該黨處於幼年時期,黨員人數少、力量弱,在德國國內革命鬥爭中尚且缺乏戰鬥力和影響力,更不談對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形成影響和提供有力的支持。

正是鑒於上述情況,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各國無產階級建立本階級的革命政黨的任務。

1871年底,馬克思在修改第一國際《共同章程》時,增補了如下的內容:「無產階級在反對有產階級聯合力量的鬥爭中,只有把自身組織成為與有產階級建立的一切舊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

為了保證社會革命獲得勝利和實現革命的最高目標——消滅階級,無產階級這樣組織成為政黨是必要的。

」[1]大體同一時期,第一國際倫敦代表會議舉行。

有革命家在會議上提出一個議案,內容有關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繫以及在政治上團結工人的力量。

然而,巴斯特利卡、羅班等巴枯寧分子阻撓會議討論這個議案。

針對這個情況,恩格斯在會議上做了關於工人階級的政治行動的發言。

他指出:無產階級的目的是消滅階級,可是這個階級只有通過政治鬥爭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使無產階級放棄政治是不可能的。

他說:「應當從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黨不應當成為某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的尾巴,而應當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

」[2]

解讀上述馬克思、恩格斯的話語,意思有三點:其一,必須建立無產階級的獨立的革命政黨。

無產階級在其成長的初期,在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追隨資產階級,幫助資產階級進行反封建主義的鬥爭,是附屬於資產階級的力量。

在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以後,特別是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激化以後,它必須擺脫資產階級的影響,建立自己階級的獨立政黨,以利於領導全體工人群眾進行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

其二,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和行動路線必須區別於資產階級政黨。

資產階級政黨以爭取「民主」「自由」「人權」以及多黨制、議會制的政治制度為綱領,以保障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為目標。

無產階級政黨以消滅人對人的剝削、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差別和階級為綱領,以建立無階級、無國家、一切人可以自由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為目的。

它需要通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自己的歷史任務。

它的綱領和行動路線不同於資產階級政黨的綱領和行動路線。

其三,無產階級政黨同資產階級政黨「相對立」。

這裡所謂「相對立」,不僅指它們之間綱領和行動路線的不同或者相對立,而且指無產階級有自己的組織體系,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有戰鬥力的政治實體,在組織形態上同資產階級政黨相對立。

它能夠有效地組織起無產階級以及全體勞動群眾對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權進行攻擊和打擊,並且能夠組織全體勞動人民展開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事業。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政黨的重大作用體現於它的權威性。

無產階級政黨為了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將廣大的工人群眾和其他勞動者組織起來,用先進的理論武裝群眾,做好革命的準備工作。

當革命形勢走向高潮時,要制定周密的鬥爭計劃和行動方案,適時發出革命的指令,有力地推進革命。

當決戰的時刻到來時,必須果敢地領導武裝起義,占領橋樑、車站和城市的制高點,並且集中力量向資產階級政府的巢穴發動總攻,推翻舊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的新政權。

此後,黨必須領導人民戰勝被推翻階級的反抗,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

然而,上述所有過程的實現,都依賴於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力量。

或者說,無產階級政黨由於是一種權力高度集中的力量,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高度統一的力量,是一種具有高度權威性的力量,才能正確地領導和實現上述鬥爭過程。

19世紀70年代初,國際工人運動中的無政府主義者否認任何權威的必要性,包括反對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和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的權威。

恩格斯在《論權威》一文中提出:「這些先生見過革命沒有?革命無疑是天下最權威的東西。

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槍桿、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權威的手段強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獲得勝利的政黨如果不願意失去自己努力爭得的成果,就必須憑藉它以武力對反動派造成的恐懼,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3]這裡的意思是說,通過革命奪取政權的過程是實施權威的過程,取得革命勝利的政黨鞏固政權的過程也是實施權威的過程,包括無產階級政黨在內的所有革命政黨的實踐都是這樣。

他還說,在巴黎公社革命過程中,巴黎的工人及其領導者正是由於運用了這個權威,所以才使得公社政權存在了70餘天;這個政權最終沒有能夠存在下去,原因之一在於公社領導人對於革命權威運用得太少。

無產階級政黨鞏固政權以後,需要展開社會主義建設和共產主義建設,在此過程中它同樣需要顯示自己的權威性。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是機器大生產,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有管理和服從。

管理和服從體現了生產過程中的權威。

恩格斯在上述《論權威》一文中提出,假定進行革命推翻了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權威是否會消失呢?以紡紗廠為例子看,棉花需要經過六道連續工序才能變為棉紗,而且這些不同的工序是在不同的車間裡完成的。

為了使機器正常地運轉,需要有工程師照管機器,需要有技師對動力機器和工具機器進行維修。

參與生產過程的全體勞動者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開始工作和停止工作。

為了保證上述生產過程順利進行,勞動者首先需要就工作時間取得一致的意見,而且工作時間一經確定,大家都要毫無例外的遵守。

在各個生產車間裡,常常會發生有礙生產順利進行的故障,要求馬上解決,否則整個生產會停頓下來。

他說:「不管這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是根據領導各勞動部門的代表的決定來解決的呢,還是在可能情況下用多數表決的辦法來解決,個別人的意志總是要表示服從,這就是說,問題是靠權威來解決的。

」[4]他還說,大工廠的機器是一種比資本家專製得多的東西,要求進入工廠工作的人,要有放棄「自治」和接受權威的思想準備。

在恩格斯看來,掌握國家政權的無產階級政黨,承擔著領導國家政權建設的任務,承擔著組織社會生活以及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任務,因而需要在政治生活中、社會生活中以及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中顯示出自己的權威。

1871年12月30日,恩格斯在給友人的信中再次批評了無政府主義者否定無產階級政黨權威的言論。

此前西班牙、瑞士等地的無政府主義者舉行會議,通過了題為「松維利耶通告」的文件。

該文件一是攻擊第一國際1871年倫敦代表會議的決議,因為該決議宣布必須在每個國家建立以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為目標的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

二是攻擊第一國際1869年巴塞爾代表大會關於組織問題的決議,因為這些決議擴大了總委員會的權利(總委員會的權利得以擴大,就此看該組織具有政黨權力集中的特點)。

針對無政府主義者對無產階級政黨權威的攻擊,恩格斯在給友人的信件中提出:「如果他們是工人,而不是資產者、新聞記者等等,或者,他們哪怕是稍微研究一下經濟問題和現代工業的條件,他們就會知道,不強迫某些人接受別人的意志,也就是說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

不論這是多數表決人的意志,還是作為領導機構的委員會的意志,或是某一個人的意志,它總是一種要強迫有不同意見的人接受的意志;而沒有這種統一的和指導性的意志,要進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

」[5]這裡,他強調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對於未來社會人與人之間、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之間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久,恩格斯寫作《松維利耶代表大會和國際》一文,其中指出,第一國際是未來社會的原型,然而它是具有紀律和權威的國際組織。

如果按照無政府主義者的主張,總委員會將成為一個統計通訊局,沒有任何的權力和權威,「而主要的是沒有任何服從紀律的支部,沒有任何黨的紀律,沒有任何力量在一點的集中,沒有任何鬥爭的武器!那末未來社會的原型會變成什麼呢?」[6]他的意思是,作為無產階級政黨,需要有紀律和權威,即便是作為無產階級國際組織的第一國際,也需要有一定的紀律和權威,如果沒有紀律和權威,無產階級政黨或者無產階級的國際組織將何來戰鬥力,何來克敵制勝的武器!

二、俄國無產階級政黨是「鐵一般」的在鬥爭中鍛鍊出來的黨,是本階級廣大群眾「所信賴」的黨,是善於「影響群眾情緒」的黨

作為本文總題目的話語和作為上述標題的話語,是列寧1920年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書中提出的,它是對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的特點和重要作用的無比深刻的總結。

俄國的無產階級政黨不僅在十月革命前準備革命的過程中經受了能否堅持正確的策略、發動群眾、推進革命運動的考驗,更為重要的是在十月革命後經受了鞏固政權的戰爭血與火的鍛鍊。

1918年夏,外國帝國主義派遣軍隊從四面八方攻入俄國,支持俄國國內的反革命勢力發動叛亂,力圖消滅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和顛覆蘇維埃政權。

此後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兩年多的國內革命戰爭。

在此期間,敵人一度占領了除幾個中心城市以外的廣大地區,彼得格勒、莫斯科同糧食產地、燃料產地隔絕。

在中心城市裡,敵人經常進行爆炸、暗殺等恐怖活動。

1918年8月30日列寧在莫斯科某工廠演講後遭到敵人的槍擊,身負重傷。

同一天彼得格勒肅反委員會主席烏里茨基被敵人殺害。

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領導蘇維埃政權和廣大工農群眾英勇奮戰,終於將帝國主義干涉軍趕出俄國,平息了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在這個過程中,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經受了血與火的鍛鍊和考驗,成為具有鋼鐵般意志和鋼鐵般力量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在這個過程中,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以及他們的事業,得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擁護。

如1919年3月白衛軍首領高爾察克在外國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在東方戰線上發起了對蘇維埃政權的進攻。

列寧和黨發出了「一切為了東方戰線」、「必須用全力粉碎高爾察克」的號召,立即有1.5萬名共產黨員、0.3萬名共青團員和2.5萬名優秀的工人奔赴東方戰線。

到7月,有11萬名青年入伍,增援東方戰線。

在後方,莫斯科——喀山鐵路工人發起了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以實際行動支持東方戰線。

[7]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它證明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的事業得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它是人民所信賴的黨。

在這個過程中,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改變了對待中農的態度,由蘇維埃政權建立初期「中立」中農的政策改變為「同中農妥協」的政策。

列寧當時在許多文章和講話中指出,中農不是蘇維埃政權的敵人,必須對中農妥協,對他們作一系列讓步,同他們結成聯盟。

列寧的意見被1919年黨的八大所接受。

[8]這說明,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是一個善於考察群眾情緒和影響群眾情緒的黨。

正是從上述事實出發,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書中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對舊社會的勢力以及一切反動勢力所進行的鬥爭,是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暴力的和和平的、軍事的和經濟的、教育的和行政的鬥爭。

「沒有鐵一般的在鬥爭中鍛鍊出來的黨,沒有為本階級一切正直的人們所信賴的黨,沒有善於考察群眾情緒和影響群眾情緒的黨,要順利地進行這種鬥爭是不可能的。

」[9]從列寧的思想來看,俄國無產階級政黨是「鐵一般」的黨,是廣大工農群眾「所信賴」的黨,是善於「考察群眾情緒和影響群眾情緒」的黨。

這既是對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特點的說明,又是對這個黨在這個時期所發生的重要作用的說明。

需要進一步作論證的是,列寧說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是「鐵一般」的黨,即它是一個具有鋼鐵般的意志和鋼鐵般的力量的黨,源於什麼?即導致這個特點的原因是什麼?在列寧的思想上,原因有兩個:一是這個黨具有極嚴格的真正鐵的紀律;二是它得到了整個工人階級全心全意的擁護。

這就是他所說的:「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能看出,如果我們黨沒有極嚴格的真正鐵的紀律,如果我們黨沒有得到整個工人階級全心全意的擁護,就是說,沒有得到工人階級中所有一切善於思考、正直、有自我犧牲精神、有威信並且能帶領或吸引落後階層的人的全心全意的擁護,那麼布爾什維克別說把政權保持兩年半,就是兩個半月也保持不住。

」[10]這就是說,「真正的鐵的紀律」和「整個工人階級全心全意的擁護」造成了黨「鐵一般」的力量,使他能夠領導工農群眾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在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上,黨內具有嚴格的鐵的紀律,起始於俄國的無產階級政黨。

這也是這個黨區別於第二國際時期西方社會主義政黨的重要標誌之一。

由此需要研究和說明的是,俄國無產階級政黨黨內的鐵的紀律是怎樣維持和加強的?列寧提出了這個問題並且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說,俄國無產階級政黨黨內嚴格的、真正鐵的紀律是由三個條件維持和加強的。

第一個條件是全體黨員的覺悟和他們對革命的忠誠,以及他們堅韌不拔、自我犧牲的精神。

他們能夠在極艱苦的條件下長期而耐心的工作,習慣於自我約束,不惜自我犧牲,必然能夠自覺遵守黨的紀律。

第二個條件是黨實現了同千千萬萬工農群眾的聯繫,同工農群眾已經「打成一片」。

這樣,革命的隊伍異常強大,黨內黨外洋溢著革命氣氛,黨員和幹部時刻受到感染和激勵,使他們能夠自覺遵守黨的紀律。

第三個條件是黨內實行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戰略策略。

由於黨實行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容易形成正確的意見和決策。

黨對形勢的認識是清楚的和正確的,提出的目標和任務是恰當的,要求採取的措施和策略是科學的。

黨員、幹部切身體會到黨的政治路線以及戰略策略是正確的和科學的,所以他們會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

就上述問題,列寧提出:「一個革命政黨,要真正能夠成為必將推翻資產階級並改造整個社會的先進階級的政黨,沒有上述條件,就不可能建立起紀律。

沒有這些條件,建立紀律的企圖,就必然會成為空談,成為漂亮話,成為裝模作樣。

」[11]他還說,這些條件不是一下子產生的,只有經過長期的、艱苦的實踐才能形成這些條件。

正確的理論即黨執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路線,並且將其與群眾性的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密切地聯繫起來,有利於這些條件的形成。

為了使蘇俄「鐵一般」的工人階級執政黨保持戰鬥力,列寧主張通過「清黨」而將異己分子清除出黨,同時吸收優秀的工人和農民加入黨組織。

1919年黨的八大通過關於組織問題的決議,決定於當年5-9月全党進行黨員重新登記的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黨員需要交回黨證,填寫履歷表,呈交兩名被黨委員會認可的共產黨員出具的介紹書。

凡被揭發有不配黨員稱號的行為者(酗酒者、腐化者、以權謀私者)、臨陣脫逃者、違反黨的決議者、無正當理由不參加黨的會議者、不交納黨費者,均開除出黨。

經過重新登記,黨員的人數減少了一半。

[12]與此同時,彼得格勒黨組織於同年8月10-17日、莫斯科黨組織於同年9月20-28日開展了徵收黨員周的活動。

黨中央總結經驗後隨即在全國各城市、農村和軍隊中開展徵收黨員周的活動。

列寧在此期間發表文章指出,目前正處於前線進行激烈戰爭的形勢,正是我們大力動員人們上前線的時候,舉行徵收黨員周有很大的好處:不致對那些想混進黨內來的人有什麼誘惑力,我們只是號召那些普通的工人和農民入黨,不向他們許願說入黨有什麼好處,也不給他們什麼好處,相反地現在的黨員要承擔比平常更艱苦、更危險的工作,這時入黨的是那些真心擁護共產主義和真正忠於蘇維埃國家的人。

這次徵收黨員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據統計,全國各地黨組織徵收到20萬新黨員,其中工人黨員占50%,在前線作戰部隊中接受的新黨員有7萬人。

[13]列寧就此指出:「我們的力量就在這裡。

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不可戰勝的根源就在這裡。

多吸收群眾中新的工作者入黨,使他們獨立參加建設新生活的工作,這就是我們克服一切困難的手段,這就是我們走向勝利的道路。

」[14]他的思想是,執政黨清除異己分子,吸收新生力量,可以保持「鐵一般」的戰鬥力。

1921年實施新經濟政策後,蘇俄工人階級執政黨又進行了一次清黨活動。

這年9月列寧發表了《關於清黨》的文章,提出必須將欺騙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誠分子和不堅定的共產黨員清除出黨,將雖然「改頭換面」但內心裡依然故我的孟什維克從黨內清除出去。

這次清黨過程中的新措施之一,是注意聽取黨外群眾的意見,以他們的意見為線索。

列寧就此指出:「進行清黨時,重視非黨勞動者的意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這樣能使我們收到很大的效果,能使黨成為比以前堅強得多的階級先鋒隊,成為同本階級有更緊密的聯繫、更能在重重困難和危險中引導本階級走向勝利的先鋒隊。

」[15]在列寧的思想上,必須使執政黨成為本階級的先鋒隊,成為引導本階級走向勝利的先鋒隊,或者說使執政黨擁有無堅不摧的力量,是無產階級事業的需要,通過清黨的活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無產階級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10-7)中華民國1911~1949

作者:三思新文化運動後期,布爾什維克主義勝利,李大釗第一次舉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舊民主主義革命就此結束,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並作為革命武器的這條路並不康莊平坦。近代國人,...

移動課堂 | 「講看齊 · 見行動」專題(三)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有關核心、看齊的論述摘編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這個社會時代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摘自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權威和...

重溫馬克思恩格斯統一戰線思想!

統一戰線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戰略和策略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科學總結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經驗的基礎上,解決了無產階級自身團結和爭取同盟軍的問題,開創了無產階級統一戰線思想。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