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內戰歷史背景,各方戰略意圖和武裝力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概述
1914年7月28日,「一戰」爆發,沙俄加入協約國,在東線對戰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一戰」使沙俄經濟政治陷入混亂崩潰的困境。
1917年3月,全國共有555個蘇維埃。
1917年3月12日,「二月革命」起義者占領首都,沙俄被推翻;1917年3月15日,臨時政府宣告成立;俄國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另一個是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
在1917年5月上旬召開的第七次全國黨代表會議上,列寧的《四月提綱》通過,確立了布爾什維克黨以奪取政權為革命最終目的。
臨時政府企圖通過軍事勝利擺脫危機,1917年7月1日,臨時政府命令俄國在西南戰線向德、奧匈發起進攻,遭到慘敗。
1917年7月17日,彼得格勒軍區開槍鎮壓彼得格勒50多萬工人、士兵和水兵的遊行,造成400餘人傷亡,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徹底決裂。
1917年8月底,軍隊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動政變企圖建立軍事獨裁統治;1917年9月初,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士兵平定了叛亂。
沙俄被推翻後,原沙俄征服地區民族趁機獨立。
烏克蘭東中部地區成立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原沙俄附屬的芬蘭大公國開始準備獨立。
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列寧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並於次日凌晨兩點占領冬宮。
臨時政府總理乘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其他臨時政府成員被擒。
「十月革命」的勝利突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創建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工農蘇維埃政府。
雖然蘇俄內戰主要是在捍衛新生蘇維埃政權的蘇俄和反布爾什維克的各種勢力組成的鬆散聯盟之間進行,此外捲入蘇俄內戰的還有「綠軍」、尚未撤離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一戰」協約國英、法、美、日等國、趁火打劫的德國、原沙俄統治的波蘭和烏克蘭等國家和勢力,各方背景和戰略目標不同。
蘇俄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由臨時武裝起來的工人、農民和原沙皇軍隊中起義的士兵組成,白軍由投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原沙俄軍官及其成建制部隊為主組成。
1914年沙俄參加「一戰」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爆發。
俄羅斯帝國(沙俄)加入協約國,在東線對戰德意志帝國(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
英國和法國等協約國通過阿爾漢格爾斯克、摩爾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運送物資給俄國。
1917年,美國加入協約國陣營,開始提供經濟和技術支持給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1917年3月8日至12日
儒略曆「二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國經濟政治陷入混亂崩潰的困境。
1917年3月8日(儒略曆2月),首都彼得格勒50家工廠約13萬工人舉行罷工和反飢餓大遊行,遭到沙皇尼古拉二世鎮壓。
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總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數萬起義的沙俄士兵同起義工人們一起占領了冬宮和政府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將軍。
1917年3月12日,起義者占領首都,沙皇專制的俄羅斯帝國(沙俄)被推翻,史稱「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5日
沙皇退位,臨時政府和蘇維埃建立
1917年3月12日,俄國國家杜馬中的資產階級和地主代表成立了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
1917年3月14日,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和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達成關於成立臨時政府的協議。
1917年3月12日晚上,彼得格勒蘇維埃代表大會在塔夫利達宮開幕。
出席大會的代表最初約有五十人,後來增加到兩百人左右。
大會選舉產生了執行委員會,主席是孟什維克的齊赫澤,副主席是克倫斯基和孟什維克斯柯別列夫。
在執委會中,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占據了多數,布爾什維克最初只有兩名委員。
彼得格勒蘇維埃成立後,俄國大多數城市也相繼建立了蘇維埃。
1917年3月,全國共有555個蘇維埃。
蘇維埃從一產生就以革命權力機關的身份發布命令,管理國家事務。
它建立了軍事委員會,負責維護革命成果;建立了糧食委員會,負責首都的糧食供應。
1917年3月14日,蘇維埃發布第一號命令,規定所有部隊都選舉產生士兵委員會,領導本單位的政治活動,監督管轄本單位的武器。
但是執委會占多數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領袖認為,俄國無產階級沒有能力管理國家。
他們以蘇維埃代表名義同資產階級分子談判,讓他們出面組織政權。
1917年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在奧拉寧堡宣布退位,讓位其弟米哈伊爾大公被拒絕,羅曼諾夫王朝滅亡,俄國政權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取代。
1917年3月15日,臨時政府宣告成立。
全俄地方自治機關聯合會主席李沃夫公爵出任政府總理兼內務部長。
立憲民主黨(二月革命後改名為人民自由黨)領袖米留可夫任外交部長,十月黨(二月革命後改名為民族民主共和黨)人古契柯夫任陸海軍部長。
社會革命黨人克倫斯基任司法部長。
這樣,俄國在二月革命後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它是主要政權,掌握著各級權力機構。
另一個是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彼得格勒蘇維埃),得到了武裝工農的支持,擁有自主的實權。
孟什維克和社會民主黨領袖自願把政權讓給資產階級,甘居次要地位,成為輔助性政權。
1917年4月至5月
《四月提綱》發表和通過
二月革命爆發時,列寧作為政治流亡者旅居瑞士的蘇黎世。
1917年4月16日夜晚,列寧從瑞士經過德國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4月20日,《真理報》發表了列寧的《四月提綱》,全稱為《論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
列寧指出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應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實現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的專政;反對所謂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抗議其故意拖延立憲會議選舉;以工人代表蘇維埃取代臨時政府,以蘇維埃共和國取代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列寧《四月提綱》和制定的行動綱領遭到了普遍反對,列寧頑強地為他的思想而鬥爭,他頻頻與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同志們開會、商談,堅持不懈的解釋他在提綱中提出的觀點。
在1917年5月上旬召開的第七次全國黨代表會議上,當列寧關於政權和戰爭的決議案以多數票通過時,一些不同意見的人離開了布爾什維克。
《四月提綱》的通過,確立了布爾什維克黨以奪取政權為革命最終目的,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對於後來的十月革命和蘇聯的成立起著巨大的作用。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俄國臨時政府成立後發生多次危機,臨時政府企圖通過軍事勝利擺脫危機。
1917年7月1日,臨時政府命令俄國在西南戰線向德、奧匈發起進攻,遭到慘敗,激起廣大人民憤怒。
布爾什維克認為起義時機尚未成熟,經極力勸阻無效,決定參加並組織和平示威。
1917年7月17日,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彼得格勒50多萬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遊行,示威群眾高呼「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要求蘇維埃中央執委會立即奪取政權。
下午2時,彼得格勒軍區司令以「維護市內秩序」為名下令部隊向示威群眾開槍,造成400餘人傷亡。
臨時政府宣布首都戒嚴,解除工人武裝,封閉《真理報》並通緝列寧。
「七月流血事件」標誌著俄國臨時政府和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的結束,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權,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完全成為資產階級的幫凶,其控制的蘇維埃成為附庸;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徹底決裂。
「七月流血事件」給俄國臨時政府帶來進一步的政治危機,憲政民主黨的部長被迫辭職,1917年8月6日,一個由社會主義者為主的新聯合臨時政府形成,克倫斯基擔任總理,其主要成員為立憲民主黨人、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
1917年8月底
科爾尼洛夫政變失敗
俄國民眾反戰,政治和社會動盪加劇,反戰的布爾什維克政黨在列寧的領導下贏得廣泛支持。
臨時政府士兵處於叛亂的邊緣,多數士兵從前線逃離,拉夫爾•科爾尼洛夫(Lavr Kornilov)取代阿列克謝•布魯斯洛夫(Aleksei Brusilov)成為軍隊總司令。
1917年8月底,在立憲民主黨和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策划下,在英國將領艾福瑞德•諾克斯(Alfred
Knox)的支持下,科爾尼洛夫發動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身穿俄國軍服的英國鐵甲中隊參與了政變。
1917年9月初,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士兵平定了叛亂。
此後,各地蘇維埃逐步擺脫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影響,轉由布爾什維克領導。
1917年10月8日,陷入困境的臨時政府第三次重新組閣。
1917年3月至7月
原沙俄統治地區動態
沙俄被推翻後,原沙俄征服地區民族趁機獨立。
1917年3月17日,原沙俄統治的烏克蘭東中部地區成立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7年5月23日至6月9日,位於原沙俄西南部的敖德薩前線和蘇維埃區成立第一屆代表大會,支持臨時政府、反對布爾什維克。
原沙俄附屬的芬蘭大公國開始準備獨立,1917年7月18日,由社會民主黨控制的芬蘭議會通過授予芬蘭議會最高權力的決議,該決議被俄國臨時政府拒絕並決定解散芬蘭議會。
重新選舉議會後,商人和工廠主們支持的右翼黨派贏得微弱多數。
一些社會民主黨人聲稱解散議會不合法,兩黨政治勢力旗鼓相當,互相敵視,芬蘭內戰一觸即發。
1917年11月7日至8日
儒略曆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列寧秘密來到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
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列寧不顧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反對,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並於次日凌晨兩點占領冬宮。
二十多萬革命士兵和起義工人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各個戰略要地。
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其他臨時政府成員被擒。
當天夜間,全俄羅斯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蘇維埃。
1917年11月8日,全俄羅斯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國主義掠奪性戰爭,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願望,建議一切「一戰」交戰國立即進行談判,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
《土地法令》法令規定立即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歸國有,交給勞動農民使用。
最後,代表大會選舉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農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
人民委員會下設各部,執行無產階級國家的各種職能。
史達林當選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
1917年11月9日清晨大會勝利閉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成立。
「十月革命」的勝利突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創建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工農蘇維埃政府,簡稱「蘇俄」。
蘇俄內戰各方戰略意圖
(1)蘇俄的戰略目標是捍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對內鎮壓反叛的白軍和各地叛亂,驅逐外國武裝干涉者,廢除私有制、實行國有制;對外退出「一戰」、重新控制烏克蘭、扶植親蘇俄的芬蘭社會民主黨。
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蘇俄的戰略目標增加了重新控制策略性割讓給德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德國和奧匈帝國「一戰」敗退後,蘇俄的戰略目標又增加了重新控制原沙俄征服的波蘭和白俄羅斯。
(2)十月革命勝利後,蘇俄國內反布爾什維克的各種勢力隨即形成鬆散的聯盟,包括資產階級、地主、中產階級、保皇派、保守派、反動派、自由主義者、軍隊將領、非布爾什維克社會主義者和民主改革者。
1918年3月3日簽署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割地賠款,成了民族主義者反叛的催化劑。
他們共同的戰略目標是消滅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重新建立資產階級政府政權,繼續私有制、反對國有制。
此外,鄉村有曾武力反抗「白軍」、現反抗「紅軍」的「綠軍」,綠軍主要由對蘇俄政權政策不滿的農民組成,沒有特定意識形態,主要目標是保護他們的社區不被徵用。
(3)布爾什維克推翻俄國臨時政府後,「一戰」協約國聲明幫助捷克斯洛伐克軍團撤離,要求蘇俄政府保障已經運到港口的武器裝備和軍需品,企圖重新建立東部戰線。
蘇俄和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協約國轉向對抗新生的蘇俄政權,英、法、美、日等協約國紛紛派兵侵入俄國武力支持反布爾什維克的「白軍」。
他們的共同戰略目標是支持「白軍」消滅新生的蘇俄、擔心蘇俄廢除沙俄的借款、阻止共產主義擴張,但各自又有不同的目標:英國需要一個依賴和合作的俄國政權、法國為了阻止德國利用蘇俄資源和物資、日本為了攫取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領土和權益;美國是為了和其他「一戰」協約國成員在行動上保持一致。
(4)蘇俄內戰有利於德國東線戰事,隨後德國利用蘇俄內戰期間,蘇俄要求退出「一戰」,從蘇俄割地和取得巨額賠款,在得到的割讓地區建立多個衛星國。
(5)蘇俄內戰期間,蘇俄為退出「一戰」,策略性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割讓給德國。
德國「一戰」戰敗後,這些國家立即組建自己的軍隊,期望獨立。
(6)趁沙俄被推翻,在原沙俄控制的中東部烏克蘭,彼特留拉建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蘇俄內戰期間;趁德國「一戰」即將戰敗撤離,在東部烏克蘭,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趁奧匈帝國「一戰」即將戰敗撤離,在西部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彼特魯雪維奇建立西烏克蘭共和國;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今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無政府主義者奈斯德•馬赫諾(Nestor
Makhno)率領烏克蘭革命起義軍(黑軍 The Black Army)在其控制地區建立無政府主義社會。
烏克蘭各派勢力爭取戰勝各自對手,統一烏克蘭,獨立建國。
(7)在蘇俄的支持下,白俄羅斯建立蘇維埃政權,抗擊德國和之後的波蘭,爭取國家統一和獨立。
(8)趁德國和奧匈帝國「一戰」即將戰敗撤離和蘇俄內戰,波蘭的戰略目標是獨立建國,並恢復最強大時的疆域,包括當時波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9)沙俄被推翻後,原附屬沙俄的芬蘭大公國趁機準備獨立。
蘇俄內戰期間,芬蘭內戰爆發,芬蘭右翼政府的戰略意圖是獨立建國並穩固政權,消滅社會民主黨和阻止蘇俄的干涉,芬蘭社會民主的戰略意圖是武裝推翻芬蘭右翼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權。
(10)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趁蘇俄內戰和蘇俄要求退出「一戰」,要求蘇俄退還沙俄於1877年和1878年奪取的卡爾斯。
蘇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
蘇俄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由臨時武裝起來的工人、農民和原沙皇軍隊中起義的士兵組成,軍事訓練水平不一,武器五花八門,缺少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軍官,戰鬥力比較低下。
形勢對蘇俄極為不利,誕生伊始的蘇俄面臨夭折的危險。
反布爾什維克軍事武裝「白軍」
國內反布爾什維克的軍事武裝被稱為「白軍(White Army)」,白軍由投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原沙俄軍官及其成建制部隊為主組成,依靠強制徵兵和恐嚇支撐,並受到外國勢力影響。
白軍有忠於沙皇想復辟的高爾察克(Kolchak)和鄧尼金(Denikin)、忠於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克倫斯基、趁蘇俄內戰想獲得自由和回家的奧匈帝國俘虜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Czechoslovak
Legions)、叛亂的哥薩克等,「白軍」 骨幹為原沙俄軍官、軍校士官生、哥薩克軍人和職業軍人,戰鬥力比較強。
天馬飛燕
2018年3月5日
免責聲明
本人完稿上傳網絡平台之前,未收受任何實物或非實物權益。
按照自己對歷史的了解,進行整理和敘述,從不同角度解讀各方的動機、目標、結果及影響,本人不對因此導致的損失和後果負責。
本文部分數據和內容主要引用如下,懇請讀者自行研判其權威性和史實性。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網站管理員和本人。
(1)維基百科:詞條「Russian Civil War」,連結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Russian_Civil_War,訪問日期為2018年1月6日。
詞條「Finland」,連結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nland#Swedish_era,訪問日期為2018年1月8日。
(2)中國網,2009年12月4日,標題「1917年12月6日 芬蘭宣布脫離俄國獨立」,連結地址: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txt/2009-12/04/content_19010189.htm,訪問日期為2018年1月8日。
(3)百度百科詞條「蘇俄內戰」,連結地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4%BF%84%E5%86%85%E6%88%98/1334193?fr=aladdin,訪問日期為2018年1月6日。
十月革命:東方大國崛起的序幕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一個劃時代的偉大革命——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發生,它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由此...
蘇俄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卻為何還要向德國割地100萬平方公里?
1917年,不堪第一次世界大戰折磨的俄羅斯先後爆發了兩場革命。一次為二月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的沙皇俄國,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次為十月革命,這次令我們熟悉的革命戰爭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
列寧-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締造者
列寧(俄語: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