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怎樣在亂世中稱霸一方,這些細節早就決定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起義之後,各地軍閥逐漸勢力壯大,割據一方,天子的權威被嚴重分化,先有大將軍何進被宦暗害,後有西涼軍董卓為禍洛陽,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諸侯舉起了討伐董卓,匡扶漢室的大旗,袁紹因為四世三公,被推為盟主,一時間,十八路諸侯集結,大有跟西涼軍對峙一決雌雄的氣勢。
當時,劉備不過才剛剛集合了關、張二兄弟,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頗有微薄的功勞,被封為平原令,當時除了曹操不計出身,唯才是舉之外,其餘各路諸侯,都看不上劉備,但劉備並不敢拿到意外,而是不緊不慢,一字一句的面對飛短流長,他的法寶也就是起家的利器,只是一個難以查詢到的空名頭,「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之玄孫」。
劉備一直對自己的信仰非常堅持和執著,他雖然勢單力薄,而且經常被打的暈頭轉向,東奔西走,但是他走一路,宣傳一路,把自己的仁德和抱負像播種機一樣,在沿途點上星星之火,因此,他但凡到了每個城池關隘,當地的大咖都要以禮相待,甚至有要將城池和百姓悉數奉上,再三懇求的,陶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一聽說曹操來了,就人心慌亂,擔心屠城,足見宣傳的重要性!
還是織席販履之輩的時候,劉備就常常胸懷大志,卻酒後淚流滿面,一邊感嘆歲月不饒人,一邊慨嘆無人幫他成就大業,後來經過疊代和學習,劉備具備了超級的推銷能力,第一次就收了關、張,張飛還遣散了夥計,變賣了田產,執鞭墜鐙這個新任的大哥,雲長也被牢牢地黏住了,後來,趙雲不知怎的也從公孫瓚那裡前來投奔,而謀士徐庶竟然也為了知遇之恩,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推薦了諸葛亮,一步步宏偉的畫卷就此展開。
劉備的經營之道就是人心,他曾說過,操以急,我以緩;操以暴,我以仁;凡每每與之相反,隧能如願也。
如此看來,劉備能夠在亂世中稱霸一方,也就不奇怪了!
劉備是如何從一個織席販履之輩變成一代霸主的?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221—223年在位,三國時期的政治家。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軍有功,於是被任命為安喜寨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
「漢賊」曹操,也曾是想過匡扶漢室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兵臨樊城。剛剛經歷漢中大戰失敗的曹操馳援樊城,原為劉備盟友的孫權背信棄義,偷襲荊州,關羽又大敗於曹軍,在逃往益州的路上被孫權軍擒殺。孫權向曹操稱臣,並上書...
真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不是徐庶,而是他!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特別有名的話的叫「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就是著名的」歷史周期論」。在每個朝代走向生命的盡頭時,有野心家翻雲覆雨,覬覦皇權。也有忠臣嘔心瀝血,為國家流盡最後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