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在遼國入侵之時力挽狂瀾拯救了北宋晚年為何屢次遭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北宋時期中原王朝最大的敵人莫過於北方的遼國了,遼國是由契丹人建立的,在五代十國時期由於中原戰亂不斷王朝更迭頻繁,無暇顧及契丹遂使當時的契丹人逐漸發展壯大,後來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更是將燕雲十六州拱手讓給契丹人,這才使得後來的北宋王朝在對契丹的戰爭中陷於被動的地位。
宋太祖和宋太宗兩朝也曾要立志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在對契丹的戰爭中接連失敗,北宋名將楊業也在伐遼之役中戰死,自此宋朝談起對遼用兵則色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後來的「澶(chán)淵之盟」的簽訂。
熟讀歷史的朋友知道「檀淵之盟」在宋朝歷史上是一件大事,這個事件發生的背景就是在宋真宗趙恆在位的時候。
宋真宗趙恆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子,我們知道宋太宗趙光義的皇位是繼承他哥哥趙匡胤的,當初趙匡胤離奇的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甚至他還有殺兄篡位之嫌,宋太宗在位的時候為了避嫌一直沒有立太子,因為當時礙於輿論的壓力,他一直糾結是要立自己的後代為太子,還是他哥哥趙匡胤的後代為太子。
有一次趙光義召見寇準向他問道襄王(趙恆)可否為太子?寇準當然明白趙光義肯定是不會把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後代的,於是就順水推舟說道知子莫若父,陛下可以自行決定。
於是趙光義就將趙恆立為儲君。
宋太宗趙光義駕崩後,宋真宗趙恆繼位,當初趙光義繼位的時候為了光復燕雲十六州曾多次大舉伐遼,但卻大敗而歸。
當時宋朝名將雲集加上宋朝立國不久軍隊還保持著相當的戰鬥力,於是遼國也不敢輕易對北宋用兵。
宋太宗去世之後遼國乘宋主新立開始頻繁騷擾宋朝邊境。
公元1004年遼聖宗和他的母親蕭太后,率20萬大軍,從幽州出發,浩浩蕩蕩,向南推進,在此之前宋朝曾數敗於遼國。
當時得知契丹大舉南下之後宋廷震恐,朝中的大臣絕大部分主張遷都以避遼國的鋒芒,有人主張遷都成都還有人主張遷都金陵,而這時只有寇準力排眾議主張率宋軍主力北上抵禦契丹,寇準以不能輕棄社稷江山,況且於遼軍交戰即使不能大勝也能拖住遼國南下的步伐為由勸諫宋真宗。
宋真宗採納了寇準的建議,在戰況緊急的情況下甚至聽取寇準的建議御駕親征。
遼國大軍被宋軍阻擋在澶州城下,當時宋軍見宋真宗親臨前線於是士氣倍增,堅定了士兵抗遼的決心,遼國由於千里奔襲糧草補給困難,加上和宋軍長久對峙不下士氣跌落,在後來和宋軍節節敗退。
當時宋朝內部主張講和的大臣趁機向宋真宗進諫藉此和遼國講和,這就有了後來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使宋遼維持了近一百多年的和平,對當時的歷史影響意義甚大,我們說寇準應該是這次歷史事件的主要人物,他堅定了宋真宗抗遼的決心,為宋朝的社稷可謂是做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在此之後寇準卻屢屢遭貶,甚至被斥責為奸臣賊子。
那麼這樣一個忠心為國的大臣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這件事我們還得從澶淵之盟的簽訂說起,當時宋軍對遼軍作戰已經保持了優勢,但是主和派的大臣卻趁機勸宋真宗講和,寇準認為應該趁勝重創遼軍擴大戰果。
這時候卻有人誣陷寇準想要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宋真宗是個太平皇帝他不像他的伯父趙匡胤還有他的父親趙光義那樣經歷過戰爭,他本身也厭惡打仗,於是就聽取了主和派的意見。
事後朝中以王欽若為代表的大臣嫉妒寇準的功勞,於是就繼續誣陷寇準當初慫恿宋真宗御駕親征是以天子的性命為籌碼換取自己的功勞,這樣的事是不忠不義之舉,宋真宗居然就聽信了王欽若的言論於是就疏遠了寇準。
宋真宗到了晚年的時候更是對王欽若等人言聽計從,寇準被排斥打壓屢次遭貶,在此之前寇準被誣告參與謀反險些被處死,晚年的寇準被流放到南方偏遠的雷州,客死他鄉,後來宋仁宗繼位後才為他平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