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記: 關公墓 | 忠義惟公稱帝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作者「寒塘渡鶴」,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更多照片可見相冊: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653862881/

未完,待傳。

洛陽關林是關羽的陵墓,當年關羽兵敗荊州,被孫權殺害,孫權為了移禍於曹操,就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曹操也不傻,明白什麼意思,就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厚葬了關羽,而關羽的身體則由孫權葬在湖北當陽。

所以,關羽有兩個陵墓,而洛陽的關林則是全國唯一的林廟合一的祭祀關公的地方。

在中國,墓稱為林的很少,一般這麼叫的都是聖人的墓,比如武聖關羽之於關林,文聖孔丘之於孔林。

當然還有袁世凱的墓袁林,徐世昌說老袁稱帝未成,就別叫陵了,用諧音林吧。

關羽死後,歷代對他都有加封,關林里的主殿前有一副楹聯:「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稱聖禪稱佛道稱天尊。

」他在儒道釋各界都吃得很開,而且還是財神。

在華人世界,幾乎隨處可見關羽的供奉,在海外,關公崇拜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紐帶。

我老家那個鎮就有個關帝廟,有一年重修,塑了個很大的關羽金身。

廟在一個戲院裡,每年關羽生日前後的幾天,都會唱和他相關的戲,我小時候還常去看,一待就是一天。

關羽死後為什麼這麼被推崇,引用相聲里的話,就是:丫忠義。

但忠義的人多了,只有他被認為是忠義的化身,很顯然,他有獨到之處。

關羽兵敗被曹操擒獲(演義里是勸降),曹操對他很好,但他惦記著故主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但他說要報效曹操後再走,他確實也是這麼做的。

這是一個兵敗投降(或者被迫投降)又去找舊主的故事,但通過戲劇和演義被升華成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則亂大謀、有條件投降而不輕生的故事。

「義」是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核心,所有的正能量都可以包含在義的範疇里,包括忠。

更早的人,經常會用生命代價來維護義,比如春秋時期著名的晏嬰二桃殺三士,三個猛漢自殺,只因為別人用倆桃羞辱了他們的尊嚴。

在那個時期,生死是小,失節是大。

但到關羽這裡,投降也可以義,這拓寬了義的範疇,重新詮釋了義的概念,極大的修正了中國人的價值觀。

這對後世是非常實用,畢竟人越來越看重生命,社會關係也越來越複雜,人的一生很難說,誰能一次就選擇正確,並且從一而終。

而《三國演義》則用生動的情節把這些完全升華了,這就是魅力無限的關羽和他的頭號粉絲曹操之間的故事。

小說里,關羽投降的主要條件是降漢不降曹,曹操聽了就笑:「吾為漢相,漢即吾也」。

其實關羽也知道,但這麼說不是聽著好聽麼,不還是給你曹操幹活。

作為關羽的頭號粉絲,愛才如命的曹操對關羽的包容和遷就成就了關羽,他知道此人留不住,以後肯定是對手,但還是對他很好,不殺他。

他多次稱讚關羽的為人,稱他「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義士」,他花痴般地仰慕關羽,說自己福薄緣淺,恨不能多留。

如果曹操務實些,殺掉關羽,那就沒以後那麼多事兒了,但那也就不是曹操了。

曹操能當面對劉備說天下只有你我是英雄,其他都是渣,他就不會殺劉備,他能毫不掩飾對關羽的欣賞和喜愛,他也同樣不會殺關羽。

曹操的氣度絕非常人可比。

如果借用男女關係來形容,曹操也許更懂關羽,更像是關羽的知己。

關羽也明白,但他這輩子已經是皇叔的人了,雖然曹操對他很好,他也很感激,但沒辦法,孟德,今生你來晚了。

三國志說「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這種親如兄弟的關係,在演義里則直接表現為劉關張結拜為兄弟,這種在後世成為江湖義氣的典範的行為將劉關張緊密地栓在了一起,結拜講究義氣,講究情分,這是關羽的優點,也是他的軟肋。

曹操唯才是舉,知人善用,你只要是人才,在他那就有發揮的空間,所以他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他非常知道如何重用關羽這樣的人才,如何最大限度地幫助他發揮人生價值,達到自己和對方的雙贏。

但面對如此一個讓人生騰飛的絕佳機會,關羽選擇了放棄,他放棄了事業前景一片光明的曹操,而選擇了繼續追隨當時到處寄人籬下尚且看不到希望的劉備。

這是何等地講義氣,又是何等地有勇氣。

關羽終究是要離開的,但他知道曹操對他的好,所以報效後才離開。

而曹操也沒有阻攔,還給行方便。

都是有情人。

不是有這麼句話麼:有一種愛叫放手。

還有句話說: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多麼偉大的愛情故事!

相濡以沫不容易,相忘於江湖就容易嗎?在同一個江湖,終究是無法忘記的。

華容道的狹路相逢再次把兩人拉到了一起,歷史上應該沒有華容道這事,但這個故事本身確實很精彩。

老情人相見,心情分外複雜。

這次強弱之勢換了,當年體面的一方落魄了,生死得看對方臉色了,曹操當時的心情遠比形勢更複雜。

形勢最差也就是拼個你死我亡,而心情則不同,當年為了俘獲對方芳心,他出手闊綽,沒有什麼是他辦不到的,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提金下馬提銀,雖然除了赤兔馬和一件錦袍,對方什麼也沒要也沒拿,但曹操是體面的,追求不成,大度放手,他相信他給對方的印象極好,雲長對他也很傾心,只是相逢恨晚。

但現在,對方看到了自己最不體面的一面,他得去求對方放自己一馬,而只有他委曲求全才可能挽救自己的事業。

以小說的背景設置來看,在華容道如果關羽不放行,曹操就凶多吉少。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魚死網破,也許曹操寧願自殺,大丈夫能屈能伸,曹操不是沒有屈過,但如果他極為傾心的老情人關羽不念舊情,他很有可能會選擇尊嚴。

程昱說,丞相這次你得親自說情了。

當然,求情起了作用,但這並非是曹操口才有多好,而是關羽的「義」出來作祟。

程昱當時說:「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這幾句話點出了關羽的人格特質:重情重義,恩怨分明,不畏強暴,不欺弱小。

在我看來,這幾乎就是中國人「義」的核心,能做到這些,就是真正的義士,關羽就是楷模。

曹操一行人落魄至此,舊日又對他極好,關羽是絕對下不去手的。

對待不同人的不同態度,和關羽相反的是張飛,三國志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就是說,關羽不屑有身份的人,而對下面的人好些,而張飛則相反,敬重有身份的人,卻看輕底層的人。

而張飛經常鞭打士卒這個毛病,最終也給自己招來了禍患。

華容道這個事,肯定一直是曹操之後的痛處。

因為曹操雖然也時不時會遭遇窘迫,但這可能是他唯一一次跟人這麼拉下臉求情,而對象居然是關羽這個他極為欣賞也曾大力追求過的人,不是說他在別的情況不如這次窘迫,而是這次他面對的是他很在乎的人,他可能最不希望被這個人看到自己的窘迫,這種心緒太糾結。

曹操是個體面人,大部分情況下,他確實都很體面,但這次可能是他人生中最不體面的時候。

當他在華容道看到關羽的那一刻,他可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後來從西川來了個叫張松的人,曹操說你看我牛逼嗎,張松說牛逼:「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這幾句話,把曹操惹火了:你麻痹,你敢揭我的短。

要不是楊修勸,他就要把張松的腦袋砍下來。

這不僅僅是因為張松提到了他最困窘的幾次戰鬥讓他很沒面子,更是張松提到了華容逢關羽,你提誰不行提關羽,比起跟關羽狹路相逢,他可能更寧願再讓呂布拿著戟在頭上敲,或者被馬超追得狗急跳牆,割須棄袍。

按理關羽以私廢公,損害了集團的利益,應該是反面教材,但大家卻很喜歡這個故事,不但不覺得他有錯,反而更喜歡他,這倒反升華了他的形象。

因為中國傳統上還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往往重人情勝過重規矩,大家喜歡這樣有人味的故事,有人味的人,所以這叫義釋華容道,義字當頭,就不是普通的徇私情了。

當然關羽這個人毛病也很多,比如剛愎自用,過度自信,目中無人,愛面子,在演義中更是有諸多事例來豐富他的性格。

他一直就瞧不起東吳君臣,當孫權來提親時,他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我老虎的女兒怎麼能嫁給狗的兒子。

人家孫權也是一方之主,和你的主子劉備平起平坐的,你居然瞧不起人家。

當他知道黃忠和自己並列五虎將時,他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當年比他老的黃忠可是能和他戰個平手的,他居然瞧不起人家,難道您不會老么,而說這話的時候他也已經五十八了。

當他知道馬超歸順劉備時,居然要入川來和馬超比試,劉備當時就嚇尿了,諸葛亮說我來寫信搞定他。

關羽這自大的毛病,絕對是劉備和諸葛亮給慣的,作為一方軍政首腦,輕易離開駐地要去武鬥,簡直兒戲,劉備居然沒有斥責他,而諸葛亮則是拍馬屁安撫。

三國志也有類似記載,他問諸葛亮「超人才可誰比類」,馬超和誰比比較合適。

三國志說「亮知羽護前」,就是說諸葛亮知道他好面子,然後就回復他:「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大意就是,馬超(字孟起)文武雙全,確實是當世豪傑,但也就是英布彭越這種貨色(言外之意,關羽是韓信),他應該和張飛一起比試,還配不上和美髯公你比。

這馬屁拍對了,關羽很高興,自己偷著樂就得了,還把信給大家看,他覺得這種feel倍兒爽。

這讓張飛和馬超知道了情何以堪,而且還把諸葛亮賣了。

所以毛主席說關羽這個人不高明,不會搞統一戰線。

關羽這性格最終的後果就是把劉備一直的盟友孫權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之前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讓他的聲望達到了極點,曹操為避其鋒芒,幾乎要遷都離開許昌。

但物極必反,強盛之下暗流涌動,他的性格導致他樹敵太多,包括對手盟友和手下,結果孫曹聯手夾擊他,手下又出現叛變,最後失了荊州,兵敗身死。

失掉荊州直接從戰略上影響了後來蜀漢政權的北伐大計,蜀中向來易守難攻,因為路不好走。

從蜀中出來只有兩條道,一條是往荊州方向,這個容易些,另一個條是往北翻秦嶺,這個難度大。

所以占據西川一定要同時擁有荊州一帶,才可能成就王霸之業。

失掉荊州,等於沒了荊州這個戰略跳板,堵上了第一條路,所以後來諸葛亮和姜維北伐,都是翻山走秦嶺,出來的難度很大,成功的難度就更大了,恢復漢室基本上就沒戲了。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

歷史記載雖然簡單,但搭了個大框架,三國志說,關羽有國士之風,曹操也是壯(作讚賞傾慕解)羽為人。

歷代英雄輩出,後世為何獨美化他而不是別人,他自有優點。

各種真假故事和傳說,大大豐富了關羽的形象。

雖然這個人毛病很多,犯錯的錯誤也很嚴重,但他的優點尤其是人格魅力也非常突出,這就是關林大門兩邊白牆上的四個大字:「忠義」「仁勇」。

這個特質非常符合中國後世(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正能量的需求,這讓他脫穎而出,成為傳統價值觀的核心「義」的一個有力代表號,供後人景仰。

關林里正殿上面掛滿了牌匾,而墓前面的兩個牌坊前後左右也刻滿了題詞,看起來十分擁擠,而很多都模糊得看不清了。

當然墓前面的空地比較窄,可以修建的牌坊有限,但即便如此,這兩個牌坊上刻得沒有一點空地,還是讓人感慨,這就是關二爺的魅力,後世的大人物都想在這裡感懷一下。

這裡的好多牌匾和題詞都是來自乾隆慈禧光緒這些人,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帝王級別的人物,一般人包括官員是沒有資格隨便在這裡題詞刻字的,因為這是聖人的地方,需要官方的認可。

如果墓前面的空地大些,不好說會修多少牌坊來刻字。

楹聯往往是文化態度的體現,這裡有幾幅感覺特別到位。

比如「英雄有義稱夫子,忠義惟公稱帝君」,夫子是儒家對老師的尊稱,比如孔夫子,而關公也叫關夫子,應該說他以「忠義仁勇」突出而成為後世的老師,帝君也是後世帝王給他冊封的最高地位,這話是說,忠義的人不少,而只有你因為忠義成為帝君,你是忠義之首啊。

「三分疆域此抷土,萬古綱常第一人」。

這幅楹聯說他是三綱五常的楷模,這裡應該指他忠於劉備,是「君為臣綱」的最高境界。

而墓碑上面寫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這個好像是康熙題寫的。

洛陽那天特別冷,還毛著雨,而我那次出差拿的衣服還很少,不過能有機會到關林憑弔關公,也是個熱乎事兒。

壯哉,雲長!

個人公眾號:管中可窺豹。

歡迎關注和交流。

(全文完)

本文作者「寒塘渡鶴」,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6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

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寒塘渡鶴」關注T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的成神之路

如果說哪位三國人物最厲害,可能會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要說哪位三國人物在後世最受人尊敬,那一定非關羽莫屬。關二哥不但在民間有廣泛的群眾信仰,還得到多個朝代帝王的官方封贈,佛道兩教也都吸納其成為...

那些你不曾注意過的三國細節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蜀漢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前三個人都有極高的人氣,也不是我今天要說的——我想說的是後兩個,因為看三國越多,就越是喜歡他們。如果看書足夠仔細,會發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