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面,大家覺得孫權劉備曹操誰更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戰火紛飛,群雄逐鹿,無數英雄叱吒風雲,從十八路諸侯到三國鼎立,三分天下,最大的贏家莫過於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得天下者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然而曹操占天時;孫權占地利;劉備占人和,都有各自的優勢,那麼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厲害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他們各自的簡介:

  歷史上的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擅長書法,文韜武略,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曹操也是歷史上非常有爭議的人物,被譽為白臉的曹操,也就是指曹操此人奸詐無恥,心胸狹窄,殘暴多疑,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可以說曹操的一生功勳不可磨滅。

  歷史上的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

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皇帝。

  歷史上的孫權: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

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諡號大皇帝,廟號,葬於蔣陵。

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看了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大致情況,我們將三人進行互相PK一番:

  一、論才能:

  1、曹操乃一代梟雄,能文善武,文韜武略當屬第一;

  2、孫權家世顯赫,見多識廣,年紀輕輕就隨父兄南征北戰,文採氣度皆不凡,因此當屬第二;

  3、劉備雖然胸懷寬廣,氣度不凡,但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上皆不如曹操和孫權,當然這個和先天條件是有關係的,曹操雖然出生並非拔尖,但家中也算富貴,孫權就更不用說了,典型的富二代,受到的教育和見識均不俗,而劉備也就是織席販履,但難能可貴的是劉備胸懷大志,百折不撓,終成帝業,這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二、論管理

  曹操在漢末軍閥割據的環境裡,曹操能征服群雄,統一北方,除了有多謀善斷的政治智慧外,還在於他實行了一些切合實際的管理思想,知才善任,唯才是用,他鼓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曹操帳下那也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謀士如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司馬懿等都是一等一的謀士,武將:張遼、典韋、許諸、夏侯敦、夏侯淵、徐晃等三國名將,因此在管理的才能上曹操也算是知人善用,管理有方。

  劉備的打江山的基礎可以說是遠遠不如曹操和孫權的,一個從社會底層開始,只靠著桃園三結義兄弟三人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但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關羽、張飛、趙子龍等五虎上將;諸葛亮、龐統等人都跟著劉備出生入死,忠心不二,劉備以人和為基點,造就了千秋帝業,因此劉備在管理上也是非常不錯的。

  孫權的江山可以說是繼承了父親和哥哥的,年齡上可以說比起劉備、曹操都可以算是父輩的人物了,作為繼承者江山明顯來的容易許多,但是也有一句老話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孫權能在那麼多戰功赫赫的老臣面前應對自如,並且自己培養了一批棟樑之才,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程普、黃蓋、韓當、朱治、呂范、太史慈、甘寧、凌統、周泰、徐盛等名將,因此孫權的管理水平也不再話下。

  個人觀點三人的管理水平都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

  三、論繼承者

  作為一個帝王不僅僅要自己有謀略,善管理,在培養繼承者上也需要花費很多精力才能讓千秋萬代繼承下去,因此在繼承者上我們也得仔細掂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榮是誰?竟排三國正史五大領兵統帥之首

統帥級別的將才,在三國時期可算是不多,能夠真正帶兵打好一場戰,並且還能夠成功守住,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集結才有可能,若是沒有一定的軍事方面才能,是不可能統帥大軍殲滅敵軍。而在三國的歷史上這五位大將...

揭秘三國名將種種死因 ,了解您所不知道的真相

三國,歷來被很多歷史愛好者所討論的話題,而《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而裡面的人物過於演義化,小說化,從而並不真實,那麼,這些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