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不按常理出牌,將傳位給了弟弟孫權,而非長子孫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的三國,在經歷數十載的煙硝之後,魏國、蜀國和吳國,暫且將天下三分,相互制約制衡,也由此開啟了一段相對和平的三國歲月。

相比大魏曹操和蜀漢劉備,東吳的孫權似乎顯得有些特殊,前兩者都是親手打下的江山,而孫權的君王之位,繼承於其兄長孫策。

我們都知道孫策膝下有子有女,在奉行「子承父位」的戰國時期,孫策為何不按常理出牌,將位置傳給了弟弟孫權,而非長子孫紹呢?

要追究這個問題,我們得追根溯源,好好的扒一扒孫權的祖輩,就從孫堅說起吧,「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

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

」傳說孫堅出生當日,天空出現一道怪光,預言孫家必將強盛,《三國志》這樣記載:「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

後來孫堅被黃祖部將箭殺,其部下投靠了袁術。

孫堅被殺時,其長子孫策才十七歲,但其已早有名氣,守孝過後,孫策將父親的舊部都找了回來,果斷脫離了袁術前往江東,這一路主動出擊、過關斬將,加之孫策治軍嚴謹,得到了不少人的擁護,逐漸在江東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基礎。

隨後擊潰劉繇、活捉王朗、大敗黃祖,江東鼎盛時期來臨。

然而,孫策因遭遇刺客襲擊,史載「奮起虎威,推幾怒吼,創口迸裂。

當夜死去。

彌留之際,孫策叫孫權於跟前,「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你。

」意思是打江山我比你厲害,但是守江山,還得靠你。

遂傳位孫權。

究其原因,細細思量,孫策傳位孫權,想必也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吧。

其一,孫策被刺是在公元200年,這是三國史上極其動盪的一年,官渡之戰、袁紹曹操大戰等等,使得整個江東都面臨著血雨腥風的外部環境,或許稍不留神,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會淪陷在這漫天的硝煙里。

其二,客觀的說,孫策征服東吳,靠的是蠻力,導致東吳本土勢力對孫氏的統治有強烈的反抗心理,孫策被暗殺不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麼,所以,東吳內部幾乎也是風雨飄搖的局面。

再者,孫策被刺時年僅26歲,子女尚且年幼,面臨上述內憂外患的局面,如果傳位給幼子,其必然成為一個傀儡皇帝,說不定孫氏江山都會落入外姓,而且主少國疑,危矣。

況且孫權早些年跟隨孫策打江山,其德其智其勇,孫策再清楚不過了,連曹操都稱讚「生子當如孫仲謀」。

所以,孫策在長子孫紹和二弟孫權之間,將橄欖枝拋向了孫權,但是我們同時也不要忽略另外一個人物,就是孫策的三弟孫翊。

早年孫權和孫翊二人先後被舉薦為孝廉,曹操對其二人都以禮相待。

孫策臨終前,張昭等多位大臣都曾進言將兵權交於孫翊,但是孫策最終屬意孫權。

至於孫策為什麼沒有選擇孫翊,史上並無過多記載,大膽一猜,想必這跟孫翊的性格有直接的關係,據說孫翊性格嚴厲暴躁,任何情緒都寫在臉上,實在沒有君王的風範。

如此看來,傳位孫權,的確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然,還有一點,孫策確實非常喜愛自己的弟弟。

(文/孫小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三國江東第一美男子周瑜的官職是什麼

周瑜是東漢末年著名人士。周瑜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享年36歲。周瑜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才,屢次幫助孫策和孫權爭奪天下。在《三國志》中,對周瑜有詳細的記載,周瑜長相俊秀,又足智多謀擅通...

孫權當政,哥哥孫策子孫的結果都如何?

孫策是三國時最有魅力的人物,短短几年時間,幾乎從零開始奠定江東基業。這麼一位有為青年,又容貌俊美,氣質超群,時稱「孫郎」。郎在當時是「小伙子」的意思,有才有貌稱為郎,並不是長得帥就行。

閒聊三國:孫策為何不把位子傳給兒子

孫堅死的時候,孫策很年輕,孫權也就是個小孩子。而孫策為了撐起江東的局面,把孫堅用生命換了的傳國玉璽找袁術換了幾千兵馬,並稱袁術為主。孫策帶著這幾千兵馬南征北戰,把江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並能夠...

孫權的弟弟是誰

孫權的弟弟是誰孫權是時期東吳政權的建立者和開創者。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天下大亂的形勢中,繼承父親孫堅和大哥孫策的遺願,在江東地區勵精圖治,終於成了和曹操所領導的魏國和劉備建立的蜀國分庭抗禮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