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為什麼「欲武臣盡讀書以通治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隆三年(962) 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趙匡胤對侍臣說:「朕欲武盡讀書以通治道.怎麼樣?」左右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五代時期,發動兵變籩奪島位的,足在外擁有甩兵的藩鎮節度使, 就是一些在中央典領禁軍的宿將。
而宋太祖自己就是以殿前都點檢這— 武將的身份發動兵變取代後閥的,他當然越發叨白這一點。
吸取歷史的 經驗教訓,宋太祖定下了覓文輕武的家法。
建隆三年,他在太廟寢殿的 夾室里立了一塊蜇碑,其中有一條鋝詞雲「不得殺士大夫及上疏言事 人」。
有一次他對趙普說:「五代方鎮殘虐,人民深受其害。
朕欲選幹練
的儒臣百餘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貪濁,也比不上一個武人。
」所以,在宋 太祖看來,仟用文士可能產生的危害遠不及武人來得大,更不會像武人 那樣危及政權的根本。
宋太祖雖然出身武將,卻酷愛讀書。
他隨後周世宗攻打淮南時,有 人告發他私載貨物達數車之多,一檢査,發現只有書籍數千卷。
世宗說: 「你做將帥,應該致力于堅甲利兵,要這麼多書幹什麼?」趙匡胤答道: 「臣承蒙陛下用為將帥,常怕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所以弄來很多書看, 只是為了學知識、廣見聞、增智慮罷了。
」他曾作過一首詠日詩:
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字裡行間充滿了霸王之氣。
太袓之所以說出「欲武臣盡讀書以通治道」的話來,不過是想告誡 武臣們不要一門心思放在用兵上。
太袓的一句話讓近臣們惶惑不已,殊 不知,這不過是太祖對武臣心存疑慮的外在表現。
宋太祖真的重視知識分子嗎 其實我們都錯了
說起宋朝,人們的腦袋就會不自主閃出一個詞:重文抑武。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政策幾乎貫穿整個宋朝,那麼對於宋朝的締造者宋太祖趙匡胤,他對文人的看法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他對文臣的重視究竟是只源於對武將的壓制...
「志載冀往」河北名人傳——保定卷(六)
編者按保定地處河北省中部,是堯帝的故鄉,是具有2300年文明積澱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方誌河北」為您挑選部分歷史名人進行一一介紹,敬請關注。
書上學不到的歷史冷知識:宋太祖果真坦蕩無私,金匱之盟是真是假
咱們書接上回,接著帶大家刨刨根,今天要刨的是杜太后與宋太祖趙匡胤之間,是否真的訂下了金匱之盟,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皇位由其弟趙光義繼承,正史認為趙光義乃合法繼位,是奉太后「金匱遺詔」之命行事。但...
杯酒釋兵權,趙普說了三句話,卻造成宋朝以後的漢人變成了綿羊!
公元959年,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駕崩,年僅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後周王朝陷入風雨飄搖、岌岌可危的險境。此時的帝都開封城內漫天謠傳「點檢作天子」的讖語,一股驕兵悍將武人掌舵的政治格局悄然醞釀。...
開國的一頓酒宴,竟然影響大宋的未來走向!
說起大宋,就不得不提起那段「窩囊」歷史,被遼打,被西夏打,被金人打,最後被蒙古滅國,整整300餘年的宋史,讀來總覺得憋屈,那小夥伴可能要問了,宋為何不能像唐朝一樣征戰八方平四海呢?這一切的一切都...
皇帝外出狩獵,突然對左右武將說:當下無人,你們可以動手了
都說「得江山易」,這也是相對而言的,相信沒幾個人覺得它真的會那麼容易。不過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一個人「撿」過一次江山,這個人就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
一個武者,一個俠聖,一個皇帝的英雄夢
中國光怪陸離的歷史產生過無數傳奇玩家,當然成王敗寇已經成為約定的攻略法則,你不殺一些人不搞些陰謀詭計就無法登上人生的頂峰。有一個玩家改變了我們對皇帝的認識,因為他的存在我們才感到皇位之上人性的一...
中國古代十大酒局第一局,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一天,宰相趙普以委婉的語氣上奏: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等人似乎缺乏統御軍隊的能力,應該改調其它職務。剛開始,宋太祖趙匡胤並不以為然,沒有理會他的建議,說:「別擔心,他們是朕的故知,不會背叛朕的。」但...
為什麼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是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一朝宰相。比起一國宰相,比起對國家所做的功績,趙普一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怎麼一回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