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怎樣讀書才能讓知識轉化成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曾有一條微博被廣泛傳播:

「早晨起來看微博,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皇帝批閱奏章的感覺,自己君臨天下的幻覺。

國家大事潮水般湧來,需要迅速作出各種判斷,提出各種建議,做出各種批覆,做好各種轉發。

各種憂國憂民,各種躊躇滿志,萬物皆備於我。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夢,微博把人的這種情結激活了。

的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有成千上萬條信息等著我們去看,很多人的閱讀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習慣於一目十行蜻蜓點水,而真的要面對提高學習能力,讀一些比較深刻需要思考的東西時,卻很難做到靜下心來深入地去探究。

於是讀書就變成一件很沉重很艱難的事。

圖片來自網絡

我剛看完一本書叫《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這個題目深深地吸引了我。

它的作者齋藤孝是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的教授,他的專業是教育學、身體論、交流論,主要著作有《學會學習》、《提問力》、《規劃力》等。


深閱讀,是相對淺閱讀來說的,是排除一切干擾,進行深層次的高效能的閱讀。

(這是我個人理解的深閱讀,說實話我覺得這本書還是蠻跑題的,「深」的內容並不多。

齋藤孝在書中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比喻。

他這樣說:「人類的思想早已達到極其深入的程度,猶如地層深處流淌著的純凈的水。

」「濁水喝著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潛,就能找到清流。

關鍵在於,我們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後還須具備深潛力。

而讀書,就能教會我們掌握這種深潛力。

這本書並不長,總共才140頁,分為五章。

前兩章講的是讀書帶給我們的力量,以及讀書怎樣影響我們的人生。

第三章講如何閱讀經典,如果讀不懂應該怎麼辦?後面兩章講的就是讀書的技巧和方法。

深閱讀

書中給我感觸比較深的有三點:

如果覺得讀不懂,可從解讀書籍入手

多年來我從未看過《紅樓夢》,只知道幾個重要人物和幾個著名的片斷。

我也從未想過去看,一想到那麼多的女人天天嘰嘰喳喳就頭大,她們的人物關係我也分不清,我想我永遠也分不清她們。

然而某天我在圖書館偶然看到《蔣勛說<紅樓夢>》,就忍不住帶了一本回家。

我並不排斥去了解,畢竟是名著。

或者說是我太懶得費腦子,而更願意吃「現成的」。

當然第一本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八本書我看了五本。

不僅人物關係弄清了,還更了解了一些典故、一些事情的前後關聯。

如果沒有這些知識的補充,很多內容我就是看也一定是看不懂的。

比如一些詩句不知所云,因為自己的才疏學淺而不知它有怎樣的來由,自然也會對它所表達的含義無法理解。

太多的不懂就很容易打擊閱讀的積極性。

而看完講讀書就一下子豁然開朗。

後來我也常常看到別的大家對紅樓夢的引用以及分析,看到不一樣的解讀,就會忍不住想我一定親自拜讀原著,方能辨別孰是熟非。

對於一些文字比較晦澀難懂,或者內容專業艱深的書,這種方法的確是種很好的引導,有了「大家」的帶領和一些鋪墊之後,能更容易引起興趣並投入其中。

多看名人傳記

讀名人傳記能讓我們感受到成功者身上的閃光點,我們可以藉此來激發自己身上的積極性,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

我以前不愛看傳記的,覺得講一個人的經歷沒什麼意思。

但是我兒子學校要求學生看《梵谷傳》,所以我抽空也看了。

之前只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但是看完書之後,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看到他對藝術的忘我追求,特別受激勵。

想到自己比他幸運得多,卻這樣庸庸碌碌,覺得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

這就是讀書帶給人的力量,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成長。

齋藤孝提倡多讀名人的自傳或傳記,不能只是崇拜,而更應該放眼於其中本質的部分,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共鳴,激勵自己前進。

圖片來自網絡

輸出使書成為自身的血肉

這是我每次看閱讀類書籍的重中之重,要將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才能讓知識真正地融入自己的身份。

作者還提出了用y=f(x)來解讀讀書這件事,讓人覺得很新穎也很恰當。

x是材料,f是轉換處理方式,y是結果。

當我們同時擁有一樣的材料,同讀一本書的時候(即擁有一樣的x),卻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領悟能力不同(即f不同),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y。

這就會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之前我朋友告訴我她參加了一個一個月的專業封閉培訓,她感到收穫非常非常大。

這種高強度高密度的訓練,更有助於讓學到的知識更快速更有效地融入自己。

因為它是在一個小的範圍內,一群人針對同一課題,經過不斷地交流和學習,不斷地打破、重組、發酵、否定、肯定、加深理解這樣的循環,才會把內容理解得更透徹,才能發生各種反應而成為自身的血肉。

書中提到可以把書的內容給別人講清楚,也可以用「轉換視角+引用」的方法做筆記,還可以舉辦讀書會等。

這段時間我看了幾本講閱讀技巧的書,而且都是日本人寫的。

他們在相同的國度相同的生活環境中,受到的教育是相似的,所以他們的文章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每個人必定有著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於是又總會讓人看出些新意來。

有人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我覺得的確是這樣的,只要一本書能看到自己需要的,能幫助自己成長就是有意義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行動清單|培養高效閱讀的習慣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理論裂變、學術突飛猛進的知識時代,人人都需要終身學習、高效學習。我們的學習離不開閱讀——甚至於我們每天都在進行閱讀活動:讀書、看報、瀏覽網頁……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煉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