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率軍抗曹本是奉孫權命,《三國演義》為何卻說是諸葛亮所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大軍壓境,魯肅提醒孫權:他無路可退,前方即便是萬丈深淵,也必須要閉上眼睛往裡跳才可以。
擔心自己與孫權君臣二人頂不住投降派的壓力,魯肅立即建議孫權把周瑜從鄱陽召回。
軍事非魯肅所長,對付曹操還得周瑜出馬。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今安徽潛山)。
《三國演義》中對周瑜的定義為「外事不決問周瑜」,他與孫策同年,情同手足。
周瑜是個通音律的絕世美男子,唐人李端有《聽箏》詩一首,其中有「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指弦」之句,專門形容懷春女子,為了得到帥哥周瑜的青睞,時不時地故意彈錯琴弦。
孫策歿後孫權繼位,周瑜「將兵赴喪」幫助孫權很快穩定了局勢。
是東吳政權執軍界牛耳者。
周瑜從鄱陽急速趕回,也表示了與魯肅同樣的態度。
他更為孫權指點迷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允許你走進我的世界,但不等於可以讓你在我的世界裡走來走去!曹操既然不請自來,唯有兵來將擋,見招拆招好了。
為了堅定孫權抗曹必勝信心,周瑜為孫權剖析雙方優劣態勢道: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間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又今盛寒,馬無藁草。
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周瑜指出:曹軍有後顧之憂,而且不習水戰。
天氣寒冷,水土不服,戰鬥力低下。
為了徹底打消孫權心底的恐曹症,周瑜寬慰孫權:八十萬,不過是曹操自己吹牛的數目,哪裡會有那麼多?眾人不明就裡,被表象所迷惑,便開和議,實在是愚不可及。
曹軍不過十餘萬疲兵,而且散處荊州各地。
新收劉表降卒至多六七萬人馬,「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
魯肅的說辭只是從政治的角度去考慮,而周瑜是從軍事戰略的的角度對敵我雙方的優劣之執做了詳盡的剖析,更堅定了孫權抗操的決心。
孫權聞言,一掃連日來的陰霾,信心倍增。
為了使主戰與主和的部屬統一認識,他立起身來拔刀斫前奏案,聲色俱厲對手下人道:「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
當天晚上,周瑜主動請纓,請孫權派遣自己率精兵五萬人,前往夏口破敵。
孫權撫(周瑜)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子布(張昭字)、文表(秦松字,與張昭同為孫權部下幕僚)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
獨卿與子敬(魯肅字)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
大計已定,孫權不好意思地告訴周瑜:大敵當前,倉促之間「五萬兵難卒合」,現在自己只能「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
只好麻煩他和魯肅、程普等率軍先行,自己隨後「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
」
見周瑜沉吟,孫權話鋒一轉激將道:「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
孤當與孟德決之!」
孫權的話,一不小心戳穿了周瑜「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的大言。
三萬人馬已經是孫權竭盡全力組織起來的武裝了,此一去抗曹,江東孫權政權也是贏得輸不得。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聽孫權如此講,周瑜也是熱血澎湃。
板蕩識忠臣,關鍵時刻他必須挺身而出,為孫權分憂才是。
《三國演義》一書為了突出諸葛亮多智的光輝形象,將周瑜的銜命出征的原因,故意寫為諸葛亮計激周瑜,將曹植於建安十五年(208年)所作的《銅雀台賦》移花接木於建安十三年(中國人喜歡穿越,也是有光榮傳統的)。
並且將其中「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改寫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曹操南下是為了統一,絕不是貪慕二喬的美色,只是由於他好色的名聲遠播,被諸葛亮順手扣個屎盆子也是應有之義。
如此一來,還可以一石二鳥順便埋汰一下周瑜。
參考書目《三國志》《三國演義》《資治通鑑》
「青年團員」周瑜笑談戰赤壁
「青年團員」周瑜笑談戰赤壁文丨姜衛華周瑜是漢末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他才華橫溢,文章詞賦鼓琴譜曲樣樣精通。治兵有謀略,戰鬥有章法,是漢末爭霸時期眾多將領中的佼佼者。周瑜(175---210),廬...
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
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
第二十二章 鎖二喬!
卻說吳國太見吳候孫權疑惑不決,乃對吳候孫權說道:「先姊遺言說過:『你父孫堅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周瑜與你兄長伯符掌管江東軍事,今何不請周公瑾前來問之?」吳候孫權聞聽吳國...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那麼厲害的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在三國演義里,周瑜與諸葛亮之間的恩怨情仇可謂是整部書的一大亮點,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臨終感慨,更是襯托出諸葛亮的偉岸形象,但是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談笑間檣...
碧眼紫髯觀孫權(上)
孫權,字仲謀,繼承父兄之業,成為吳主。他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從外貌上看,極像胡人。有專家認為漢時國門已開,漢胡交融,孫氏一門乃江東豪族,家蓄鬍姬,並不意外,因此推斷:孫權極可能帶有外族血...
史上周瑜真的是被活活氣死的嗎?——泛談周公瑾
周瑜的祖先在漢代曾經是太尉。漢朝太尉相當於現在軍委副主席。周瑜的父親周異,曾經當過洛陽令,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長。小說里是如此描寫周瑜:「面如美玉,唇若點朱,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胸藏緯地經天之術,...
諸葛亮的叵測居心被此人看穿,惡鬥數載,結局悲催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周瑜,廬江舒城人。早在孫堅討伐董卓將一家大小移居舒城時,周瑜便與同歲的孫策交情密切。孫策比周瑜大兩個月,周瑜便將孫策視為兄長。孫策渡江統一江東路過歷陽,周瑜帶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