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第一謀主」的稱號,是不是有點名不其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爭霸中原,謀臣集團多達102個,郭嘉是最響亮的一個,號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郭嘉浪得虛名,並不是沒有才華,只是郭嘉的名聲與「曹操手下第一謀主」不相符合而已,為什麼說郭嘉不是曹操的「第一謀主」呢
當初戲志才去世,曹操讓荀彧推薦人才,替代戲志才,這是一種政治需要,而且在郭嘉加盟前,已有荀彧和程昱等謀臣輔助,可見其重要程度低於荀彧和程昱等人
其次從正史看,他擅長戰略分析,而排兵布陣、具體用兵則是曹操的長處,「遺計定遼東」乃演義之中的謀略,而且在袁紹之爭,曹呂之戰時,郭嘉出謀與程昱基本相似,且曹操也沒全聽他的
再次,郭嘉並沒有內政管理才能,只是擔任軍師祭酒,相當於高級參謀,對內政方面,荀彧、程昱等人謀劃很全面
最後,曹操對郭嘉感情深厚,他的「曹操第一謀士」稱號很大程度是靠曹操對他懷念而來
因為曹操兩句話:「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別小看這兩句,因為曹操把荀、程等眾謀士貶了下去,其實,這是曹操在給自己赤壁之敗找台階下
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沒打過敗仗,何以見得郭嘉在,曹操就能避免赤壁之敗呢
曹操的第一位頂級謀士,竟不是郭奉孝,此人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
其實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有些人明明很有才,卻被說成酒囊飯袋,因此三國演義不可全信。在曹操剛出道的時候,只知道是郭嘉的運籌帷幄,幫助曹操打敗了袁紹,穩定了中原,擁有了絕對性的實力。
荀攸地位僅次於荀彧,為什麼曹操卻說他「智可及,愚不可及」?
曹操重賢愛士,因此手下謀臣良將眾多,這些謀臣良將積極為曹操出謀劃策、南征北戰,終於幫助曹操順利統一了中國北方,助曹魏在三國爭霸中漸漸壯大。
曹操能統一北方奠定三國格局還真多虧了有這五個人
都知道曹操能統一北方全靠會用人,他統一北方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五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這五個人對曹魏勢力的成立與鞏固有巨大貢獻,所以,把他們叫做曹魏五謀臣。唐朝宰相朱敬則在《隋高祖論》...
曹魏五謀臣,郭嘉是謀主,荀彧乃王佐,但讓曹操引為心腹的只有他
曹操一生,文成武將數不勝數,但是曹操起家之初,家族中(夏侯氏和曹氏)武將不少,獨缺謀臣,但所幸曹操本身就是一個軍事大家和政治家,所以前期還好,但是隨著地盤越來越大,曹操一個人漸漸就不好使了,所以...
三國演義謀略不輸諸葛亮,阿瞞為他三次流淚!
在三國長達105年的歷史混戰中,湧現出了不少賢臣謀士,力最大的當屬諸葛孔明,他神機妙算,能出奇計、獻奇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要說和諸葛亮不相上下的,小編會選鬼才郭奉孝,敗袁紹,破呂布...
此人才識遠超諸葛亮,他若不死,曹操早已一統三國
【與你分享歷史故事,也陪你看清歷史真相,小二在評論區等你~】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各路英雄紛紛湧現,不僅如此,各路英雄也在強占拉攏天下的謀士,可以說謀士是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大家都知道劉備為請諸葛...
都在說司馬懿絕頂聰明,曹魏五謀臣竟然沒有司馬懿!
雖然司馬懿可以被稱為三國的忍者之王,絕頂聰明的政治謀臣,但是三國時期曹魏五謀臣卻沒有司馬懿!曹魏五謀臣是那五個?荀彧 、荀攸、程昱、郭嘉、賈詡!曹魏五謀臣中為什麼沒有司馬懿呢,下面來和大家一起聊...
曹操一句話使這人走紅,其實遠遠沒有那麼出色
曹操手下的人才很多,無論是武將還是文臣都有很多精英,在演義中出現的只是少數,畢竟演義是以劉備為正統,魏國的很多人才都被忽略了,但有一個人不但在演義中沒有缺少什麼戲份,還給他增加了一些功勞,魏國的...
曹操麾下浪得虛名的謀主,此人不死,臥龍不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曹操爭霸中原,他麾下聚集了一大批名將和謀臣,其中光謀臣集團就多大102個,而郭嘉卻是最響亮的一個,有著鬼才之稱,號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隱約貌似成為曹操的「第一謀主...
此人號稱曹操手下第一謀主, 實為浪得虛名, 走紅只因曹操的兩句話
東漢末年分三國,無論謀士還是將士都各顯神通。曹操求賢若渴,重賢愛才,看中了哪個才能之人,必定不惜一切代價收其到麾下。曹操手下謀臣眾多,有多達102個謀臣集團,其中鬼才郭嘉最為響亮。更是有「郭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