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皇帝」認賊作父,痛呼燕雲十六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

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收、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

當時正值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後梁貞明元年(915年),李存勖得魏州,梁將劉尋急攻清平(今山東清縣),李存勖急往馳援,為劉尋所圍。

石敬瑭率十餘騎擊敗劉尋,救李存勖於危難之中。

李存勖拊其背而壯之,由此聲威大振,在軍中名噪一時。

他還數次解救李嗣源於危急之中,從而得到器重,逐漸成為李嗣源之心腹。

李嗣源遂把女兒永寧公主嫁給他,並讓他統率「左射軍」的親兵。

李嗣源

後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效節指揮使趙在禮於魏州發生兵變。

李存勖命李嗣源率軍平叛,石敬瑭也一同出征。

在魏州城下,李嗣源的部隊也發生兵變,與魏州的叛軍合兵一處,擁李嗣源為主。

石敬瑭不僅在戰場上救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難題時又是他為李嗣源分析局勢,指點迷津,在兵亂時追求帝位。

李嗣源本想回朝請罪,石敬瑭則勸他奪取開封,以成就大事。

李嗣源無奈,只得接受了這個意見。

於是,石敬瑭便自告奮勇,親統驍騎300為前鋒,搶占開封,又回兵渡汜水,直取洛陽。

後唐莊宗李存勖被亂兵所殺,李嗣源入洛陽稱帝,即後唐明宗。

由於石敬瑭在這次軍事政變中立功頗大,後唐明宗任他為保義軍節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副使。

當時,許多官將都不奉公守法,而石敬瑭以廉政聞名,頗受明宗李嗣源褒獎。

從此以後,石敬瑭以駙馬兼功臣,逐年升遷,歷任侍衛條軍馬步都指揮使,河東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藩漢馬步軍總管等職,負責抵禦契丹南下,後又賜封為「耀忠匡定保節功臣」。

隨職務和勢力的增長,石敬瑭開始擁兵自重,大有取後唐而自立之勢。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明宗李嗣源死,李從厚繼位,為後唐閔帝。

當時鳳翔節度使李從珂(李嗣源的養子)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都擁兵自重,後唐閔帝對他倆不放心。

為削弱他們的勢力,遂下令二人對調。

潞王李從珂不服,在鳳翔起兵反叛。

閔帝大敗,僅率數騎出逃,路遇石敬瑭,石敬瑭殺其隨從並囚他於衛州。

不久,李從珂殺後唐閔帝,改元清泰,自立為皇帝,即後唐末帝。

後唐末帝對石敬瑭猜疑頗大,石敬瑭亦疑心重重,二人矛盾日益尖銳。

為試探後唐末帝,早有預謀的石敬瑭於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四月,以身體羸弱,乞解兵權,調往他鎮。

這正合後唐末帝之意,便順准石敬瑭之請,徙其為天平節度使。

群臣得知,相顧失色,均感亂之將至。

石敬瑭認為我不興亂,朝廷發之,安能束手於道路?遂決意謀反。

大將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也有此意。

於是,石敬瑭上表指責後唐末帝是明宗養子,不應承祀,要求讓位於許王(明宗四子)。

後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並以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招討使,將兵三萬築長圍以攻太原。

李從厚

石敬瑭見兵臨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計劃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並向其許諾:「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之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契丹」。

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

對此種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的行徑,連其親信都押牙劉知遠也表示反對說: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然石敬瑭不從,仍一意孤行。

於是」兒皇帝「這個稱呼就這麼來了。

契丹主耶律德光得表大喜,以兵援之,大敗後唐張敬達。

同年(936年)十一月,契丹主作冊書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

石敬瑭遂即位於柳林(今山西太原市東南)。

石敬瑭稱帝後,很守」信用「,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承諾每年給契丹布帛30萬匹。

同月,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亡。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後晉遷都汴梁,翌年(938年),升汴梁為東京開封府。

時後晉新得天下,藩鎮多未服從,兵火甚多,府庫空虛,民間貧窮,但契丹仍貪求無厭。

石敬瑭雖推誠以撫藩鎮,但藩鎮仍不服,尤恥臣於契丹。

大同節度使判官吳巒,閉城不受契丹命。

應州指揮使郭崇威,挺身南歸。

後普天福二年(937),天雄節度使范廷光反於魏州,石敬瑭令東都巡檢張從賓討伐,但張從賓與之同反。

繼而渭州也發生兵變。

後晉天福六年(942年),成德節度使安重榮上表指斥石敬瑭父事契丹,困耗中原,並表示與契丹決一死戰。

石敬瑭發兵斬安重榮,並將其頭送與契丹。

石敬瑭為人辯察,多權術,好自矜大,所聚珍異,窮奢極麗,宮殿悉以金玉珠翠為飾。

他對契丹百依百順,但對百姓卻如虎狼一般,兇惡狠毒,用刑十分殘酷。

石敬瑭晚年尤為猜忌,不喜士入,專任宦官。

由是宦官大盛。

由於吏治腐敗,朝綱紊亂,以至民怨四起。

遊牧在雁門以北的吐谷渾部,因不願降服契丹,酋長白承福帶人逃到了河東,歸劉知遠。

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契丹遣使來問吐谷渾之鼎,石敬暗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劉知遠,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憂鬱成疾,於六月在屈辱中死去。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幽雲十六州的喪失使中原王朝失去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從此契丹騎兵可以 華北平原長驅直入,而唯一的黃河在冬季有結冰期,使遼軍亦可輕鬆跨越,無險可守的中原王朝在騎兵的衝擊下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

特別是北宋時期,由於兩次大規模的北伐戰爭中大量的財富和軍隊的被耗盡,使北宋逐漸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而在宋遼澶淵之盟中,遼國向北宋大肆敲詐和勒索,北宋的積弱之勢愈演愈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記為宋州碭山午溝里(今安徽碭山)人。家世為儒...

宋朝319年的罪人――石敬瑭

石敬瑭,別稱兒皇帝,五代十國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曾幫助李嗣源登基,經營河東,衝鋒陷陣,戰功卓著。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以兒國自稱,在契丹幫助下大敗後唐軍隊,建立後晉。後晉天福七年(942年)...

五代人物之——石敬瑭(二)

後唐明宗李嗣源死,李從厚繼位,為後唐閔帝。當時鳳翔節度使李從珂(李嗣源的養子)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李嗣源的女婿)都擁兵自重,後唐閔帝對他倆不放心。為削弱他們的勢力,遂下令二人對調。潞王李從珂不服...

你不熟悉的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後梁太祖朱溫簡介 建立後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

五代人物之——石敬瑭(一)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兒皇帝"石敬瑭是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即後晉高祖。 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部下。當時正值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

史說太原|五代曇花,三秀太原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稱帝,建立後梁,至公元960年趙匡胤代周建立北宋止,這段時期稱五代十國,歷時五十四年。此時,中國北方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相互更迭的朝代,史稱五代。因其名稱和前...

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時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

這個官職目的是抵禦外族!最後被外族霸占

中國歷史上的兩次大分裂時期,無不跟外族入侵有這千絲萬縷的關係,不說南北朝時期,北方大片土地都戰慄在外族人的鐵騎之下,就說五代十國時期,除了開啟五代十國歷史的後梁太祖朱溫和五代最後一代後周太祖郭威...

五代十國(4):認準乾爹,前程無量

認乾爹這一套路可謂在娛樂圈舉不勝數,乾爹字面本是純義,可在當代它卻足足是個貶義,尤其在娛樂圈,為了自己名氣與前途都想找一個背景強大的靠山做乾爹。其實在五代十國,有一個人乾爹的鼻祖,他把認乾爹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