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實力排行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說以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為春秋五霸,此說見之於《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趙岐註:「五霸者,大國秉直道以率諸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是也。
」這是自漢以來最為流行的說法!!!!
霸究竟指哪五位國君歷來有不同的說法,目前史學界尚無任何定論。
盛傳「春秋五霸」共有兩種說法,其實不對,從古至今,關於「五霸」至少出現過六種說法。
-
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
-
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
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
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
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春秋五霸的霸主,宰相,輔佐者
1.齊桓公---管仲、鮑叔牙
2.晉文公---狐偃、趙衰、司空季子、魏武子、先軫
3.宋襄公---公子目夷(不過宋襄公沒扎聽目夷的意見和建議,結果被楚國打敗了,所以我覺得宋襄公其實也算不上什麼霸主了哈。
)
4.秦穆公---百里奚、蹇叔(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是當時秦國的大將,帶領軍隊在淆山打敗晉國。
)
5.楚莊王---孫叔敖
6.吳王闔閭---伍子胥 孫武
7.越王勾踐---文種 范蠡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長達39年,是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秦國開始崛起。
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謀略。
為了打開通道,爭霸中原,他利用聯姻與晉國結成同盟,以與中原諸強抗衡。
他娶了晉獻公的女兒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晉文公,並幫助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戰勝了楚國。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認為時機已到,想取代晉成為霸主。
為穩定後方,他全力進攻西戎。
西戎泛指秦國西邊散布於廣大地區的戎族國家。
他通過投奔來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國的山川形勢、兵力部署,採用離間計、美人計等策略,突出奇兵,發動全面攻擊,征服了這些國家,擴地千里。
這樣,東從陝西、山西交界的黃河起,一直到遙遠的西方,都為秦國所控制,秦穆公終於成為西方的霸主。
這對中國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發展了秦國經濟。
秦穆公開創的霸業,為戰國末年秦統一整個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晉文公姬姓,名重耳,第二十四位晉國國君。
齊桓公之後,中原沒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執政)時才重舉「尊王攘夷」之旗幟。
文公早年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
即君位後,他任用狐偃、趙衰等賢良,整頓內政,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國,國力大盛。
方文公即位之時,周室發生內亂,襄王蒙難出奔於鄭。
趙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
……方今尊王,晉之資也。
」文公乃於公元前635年獨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復位,於是晉之聲名大噪。
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
次年初,晉文公領齊、宋、秦之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與楚軍交戰。
由於楚國立國至此,從未有敗戰記錄,甚至齊桓公也不敢與楚人開戰,因此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晉國必敗無疑。
而晉文公為了回報昔日流亡時楚成王的接濟之恩,堅持先退讓三舍(約45公里)才接戰。
敵前退兵形同不戰而逃,為此晉文公承受極大壓力,甚至晉軍內傳出他夢到了被楚成王打倒在地、吸食腦髓,所以才嚇得想放棄決戰之傳聞。
但這場戰役最後晉國贏了。
晉國的山戎大軍打破了楚國荊蠻大軍的不敗神話。
晉文公歸途中大會諸侯於踐上(今河南鄭州北),天子遣人封其為「伯」(霸)。
後來,晉文公又會諸侯於河陽(今河南孟縣西),周襄王亦被召與會。
晉文公因戰勝楚國而稱霸於諸侯!!!文公死後,晉國之霸業猶維持百年之久!!!
楚莊王楚莊王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羋(mǐ)姓,熊氏,名旅(一作侶),楚穆王商臣之子,公元前613 年~前591年在位。
楚國原是一個南方小國,經過文王、成王的發展之後,到穆王時已漸漸出現停滯狀態。
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他兩位師傅公子燮與子儀發動的叛亂。
叛亂雖被及時平息,但對他這個幼主來說,卻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和不利的開端。
在複雜 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
況。
三年後,他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
他任用孫叔敖為令尹,虛心聽 取孫叔敖對治理國家的意見。
莊王在位期間,君臣上下和睦,一致對外。
他帶頭執法,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他務實的統治使楚國社會安定,民風儉樸,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楚國要北進中原,爭霸諸侯,首先就要拉攏與其相鄰的鄭國。
最終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後,位於河南的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但仍然搖擺不定。
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最後楚軍大獲全勝,聲威大震,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
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
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姜姓,名小白,齊襄公么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稱霸中原的國君。
齊襄公是一個暴虐的君主,國內怨聲載道,人人憤恨。
小白進宮勸諫,襄公不聽。
他在鮑叔牙的勸說下,出奔到莒國。
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公孫無知與大臣連稱、管至父串通發動政變,殺了襄公,篡奪了君位。
一個多月後,齊人殺死公孫無知,迎接出奔在魯國的小白的兄長公子糾回國即位。
而國內的高氏、國氏等貴族支持小白繼位。
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齊都臨淄,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
他重用管仲,不計前嫌,任命曾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為相國。
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業,使齊國富強起來,為最後稱霸奠定了基礎。
為了擴大影響,他興兵伐魯,大獲全勝,滅掉了附庸於魯的遂國。
後又歸還戰爭中奪取的土地,各國諸侯認為他是一個可信的賢德之君,願和他同盟,使他聲名鵲起。
齊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剛繼位的周僖王,贏得了周天子的歡心。
他召集各國諸侯到北杏開會,被推舉為盟主,後又在幽地與宋、魚、衛、曹等八國歃血為盟,齊國稱霸的局面終於確立,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首」可以解釋成「首先」,也可以說是「最傑出」)。
管仲、鮑叔牙去世後,齊桓公重用了易牙、豎刁等小人,讓他們掌握了國政。
在位43年後,齊桓公於公元前643年病死。
他的5個兒子因爭位而忙於內戰,屍體於死後67天才下葬。
這時的齊國,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他創下的霸業也就衰落了,或者說只是曇花一現。
宋襄公(?~前637),春秋時期宋國的國君(前650~前637),宋桓公之子,子姓,名茲甫,
於公元前650年即位。
宋國原本是周初商代貴族微子啟的封國,領地為現今豫東及蘇、魯、皖接壤地區,都城為商丘(今河南商丘)。
到宋襄公之時,國勢漸盛,而其稱霸中原的慾望也愈加強烈。
公元前645年和643年,成就了齊國霸業的管仲、齊桓公相繼病死。
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奪君位發生內訌,易牙勾結宮中權勢作亂,立公子無虧為君。
齊國也因內亂而國力漸衰,徹底喪失了霸主地位。
公元前642年,野心勃勃的宋襄公趁機聯合曹、衛、邾等國出兵討伐齊國,並扶持逃到宋國避難的公子昭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孝公)。
宋襄公此舉受到了各諸侯國的稱讚,宋國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而一心想繼承齊桓公的地位的宋襄公自恃定齊有功,野心越來越大,妄圖稱霸中原。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發起鹿上(宋地,今安徽阜陽南)之盟。
對此,宋國的重臣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曾多次勸諫宋襄公說:「小國爭盟,禍也。
宋其亡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但正做著霸主之夢的宋襄公並沒有接受目夷的規勸,他再次邀請各國在宋國開會,商議會合各諸侯國訂立盟約,想以此來抬高自己的聲望。
同年秋,宋襄公又約楚、陳、蔡、鄭、許、曹等國之君會盟於盂(宋地,今河南睢縣境)。
赴約時,宋襄公不聽目夷的勸告,執意不帶兵馬,而楚國卻設伏兵於盂,抓獲宋襄公。
隨後楚國起兵伐宋,但遭到了目夷所領導的宋國軍民的頑強抵抗,楚軍久圍宋都數月而不能攻克。
後經魯僖公的調解,宋襄公才被楚國釋放。
縱觀宋襄公一生所為,他實乃一志大才疏之人。
齊桓公死後,諸侯中以楚國最強,楚成王實際上已稱霸中原。
而宋國本是一弱國,國小力單,原本無力稱霸,但宋襄公卻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妄圖與楚爭霸。
宋國在與楚國的政治較量中,始終處於下風,一敗再敗。
而在決定其命運的泓水之戰中,他又大講仁義道德,死守古代「不鼓不成列」的決鬥式戰法,不肯乘敵「半渡」、「未陣」而擊之,結果兵敗身死,為天下人所恥笑,毛澤東評之為「蠢豬式的仁義」。
宋襄公的爭霸實際上是在為楚國確立其霸主地位搭橋鋪路,「正所謂『宋襄霸業』,實為楚成霸業。
」舊史稱宋襄公為「春秋五霸」之一實屬名不副實,而最務實的《左傳》中也並未以霸許他
綜合排名:由於齊桓公是第一個稱霸的!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所以齊桓公第一。
依次是: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 楚莊王,宋襄公
還沒上位之前的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竟然是這般的窩囊
晉文公重耳成為春秋五霸,了解歷史的人,無不說是狗血,他六十幾歲才上位,其實完全是機緣巧合。他年輕的時候可沒有任何的英雄豪傑的氣概,也沒有半點的奮鬥史,就想苟且的過日子。如果說對後人有那麼一點勵志...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崛起之路
自東周起,中國歷史來到了轟轟烈烈的春秋和戰國時期。此時,王室微弱,諸侯爭霸,春秋時期先後出現了五個較大的霸主,是謂「春秋五霸」。《史記》中記載,這五大霸主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