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富帥」的創業史-孫策17歲喪父,立志報仇,我輩楷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孫堅長子,孫權長兄。

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

孫策容貌俊美,是一個美男子。

性格闊達,為人風趣幽默,喜歡說笑話,很受女孩子歡迎。

在壽春生活的時候,愛好結交名士,十幾歲時名聲就已經傳播開了,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

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英達夙成。

因而於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

《江表傳》:堅為朱俊所表,為佐軍,留家著壽春。

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聲譽發聞。

有周瑜者,與策同年,亦英達夙成,聞策聲聞,自舒來造焉。

便推結分好,義同斷金,勸策徙居舒,策從之。

此時正值中平六年(189年),長沙太守孫堅經荊州前去討董卓。

周瑜便勸孫策攜母親弟弟移居廬江舒縣,孫策應允。

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一家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無,世稱為「總角之好」。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

《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因攻打荊州牧劉表而被劉表的部下黃祖埋伏所殺,享年三十七歲。


孫策當時僅僅十七歲,在將父親孫堅的遺體送回江東安葬之後,孫策便投奔了袁術,以求有朝一日能夠為父報仇。

孫策明白黃祖是劉表的大將,而劉表占據荊襄九郡,勢力非常強大。

為父報仇,不是一己之力能夠辦到的,眼下壽春袁術是父親舊交,且兵強馬壯,暫且能夠容身。

袁術初次見到孫策,聆其語言,察其舉止,就知道他能屈能伸,將來會是個人才,但又不甘心就直接把 孫堅的老部隊還給他,便讓孫策去募兵。

幾個月後,孫策帶著從丹陽募集到的三百人去見袁術,袁術被他為父報仇的決心所感動,這才將孫堅舊部數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統領。

《三國志》:徐州牧陶謙深忌策。

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范、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

興平元年,從袁術。

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

孫策十分看重這隻一千多人的軍隊,這將是他未來開創基業的本錢。

孫策治軍嚴明,賞罰有度,很快在軍中有了響亮的聲譽。

袁術麾下的大將橋蕤、張勳等也都敬服孫策。

就連袁術也常嘆息說:「如果能讓我生兒子像孫策一樣,我就算死了也沒有怨恨了。

(幾十年後,曹操也說過類似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只不過主角變成了他的弟弟孫權)


欣賞歸欣賞,但是對於孫策,袁術是絕對不敢大用的,他知道有朝一日,孫策會離開自己,既然不能為我所用,我幹嘛要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呢?

於是袁術反覆無常,數次答應給孫策大官做,又言而無信,最後不了了之。

後來,袁術攻打徐州,向廬江(治舒縣,即今安徽廬江西南)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早已大怒,心想:我要糧食,你不給?那好那我只能自己搶了!。

而孫策以前也和陸康有過交集,孫策以前在舒縣時曾去拜訪過陸康,陸康眼無慧珠,一副官老爺作風,竟然看不起孫策,只讓自己的主簿接待打發孫策,自己不出來相見,為此,孫策懷恨在心。

於是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並且又許願說:「之前我錯用陳紀,經常後悔自己用錯人了。

如果這次你拿下陸康,廬江郡一定封給你。

孫策聽了十分的高興,於是奉命出擊,輕鬆拿下廬江。

可袁術居然又出爾反爾,任用他的老部下劉勛當了廬江太守。

袁術自己暗自得意,還以為將孫策玩弄於股掌之中。

《三國志》: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楊陳紀。

後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

康不與,術大怒。

策昔曾詣康,康不見,使主簿接之。

策嘗銜恨。

術遣策攻康,謂曰:「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

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

」策攻康,拔之,術復用其故吏劉勛為太守,策益失望。

殊不知,對袁術,孫策已經一次比一次感到失望,現在欠的就是一個出走的機會了!

命運決定,上天終究會給孫策一個機會。


請敬請期待明日後續:

歡迎關注!歡迎點讚!歡迎留言!

本文系原創,禁止非法商業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收編袁術的女兒,是為其父孫堅報仇嗎?

袁術是漢末群雄之一,虎踞淮南,雄霸一方,後來甚至直接稱帝了。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袁術曾聽信讒言,故意不發糧草給孫堅,孫堅連夜去見袁術,當面質問。後來,袁術兵敗,眾叛親離,在行軍途中想喝蜂蜜水...

三國小霸王孫策是如何收服太史慈的

兩年前,193年春天,後將軍袁術被打跑到揚州,殺了揚州刺史刺史陳溫,自領揚州刺史,然後揚州江北二郡的九江郡的州治壽春辦公,各郡也基本不聽他的。隨後這一日,門官來報,說故破虜將軍孫堅的長子孫策,帶...

孫權和張昭的故事

仔細讀史,好多好玩的故事 有意思  想聊聊三國中的張昭,不過這張昭在史記和資治通鑑里都沒有什麼光輝事跡(後人編纂資治通鑑的時候也經常抄襲引用史記里的內容),而且有時候還頗顯愚笨齷齪。但是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