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棗莊人不知道:關羽和關帝文化對棗莊的影響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李鏖
關帝文化是中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世界上建有關帝廟的國家和地區很多,有168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崇拜關公的活動。
全國的關帝廟不下幾萬座,遠遠超過了孔子的文廟。
一
關帝即關羽,史有其人。
據晉代陳壽《三國志》記述,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公元160—219年),三國時蜀國名將,生於山西解州(今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儀表威武,武藝超群。
東漢末年,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起兵爭雄,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帝國,後大意失荊州,被孫權部將所殺,因曾有恩於曹操,所以曹操刻沉香木為軀,厚葬於洛陽……
據記載,對關公的信仰始於南北朝,公元567年,當陽縣玉泉山首建關公廟,其後的封建君主為鞏固其統治所需,大肆宣揚關公的忠孝節義,使關公信仰在相對較短的歷史時段內迅速發展。
從隋唐到明代,關公廟宇激增,封號不斷。
其後經16位帝王諭旨加封后,又被稱為「關聖帝君」,俗稱「關帝」。
260年,後主劉禪封關羽為「壯穆侯」。
自宋代起,關羽之名陡然大振,開始由人向神轉化。
明清兩代,人們對關羽的崇拜愈演愈烈,明太祖朱元璋封關羽為帝。
清朝統治者早在關外之時,就對關羽十分崇拜,崇禎八年(1643年)皇太極便於盛京(瀋陽)建關帝廟。
入關後,清統治者認為自己能夠入主中原得益於關公的護佑,稱其為「關聖大帝」。
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完成了對關羽的最後一次加封,封號達26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宣德詡贊關聖大帝」。
小說 《三國演義》將關羽的這段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其勇猛、重義、忠貞的形象家喻戶曉。
在日漸炙熱的關帝崇拜中,民間更是相信關帝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巡察冥司的靈驗,還有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的法力,所以民間各行各業,婦孺長幼均對這位萬能之神頂禮膜拜。
統治者則借關羽的「忠孝仁義」來教化百姓。
於是便形成了「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的禮俗。
關公生前最大軍銜不過是「前將軍」,最高的爵位也不過是「漢壽亭侯」。
雖說他曾「青龍偃月神鬼皆愁,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古城外斬蔡陽」。
但是千里走單騎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境。
一個戰功顯赫的蜀國大將從魏晉到隋唐,關公在民間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然而到了宋代宋徽宗封他為「義勇武安王」。
明代封他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大帝」。
從此關公便成了國家祭祀的最高神祗。
到了民國他已經成為統管儒道釋三教、人鬼神三界的關聖大帝了。
那麼忠義仁勇的關羽為何又成為「關財神」了呢?據史載,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冢廟林」三祭合一的洛陽關羽廟會規模宏大,廟會時焚香祭祀,唱戲娛樂、飲食、商品極為熱鬧,逐漸成為當地的商品貿易集市,關羽便成為經商者的保護神,忠關羽變為商關羽。
經商者的店鋪及家裡便供奉起了「關羽神」、「關財神」。
作為「財神」關羽的「義不負心」又形成了以「仁義」、「公正」為核心的商品交易道德,並因此成為關公文化的重要內容。
此後,全國城鄉每年農曆正月初二民間都要隆重「祭財神」,據說正月初二是財神爺的誕辰,官府及百姓家的佛堂均要掛滿貼滿金銀財寶的掛千、福壽祿喜財的大字條幅和喜聯,在財神像前的供桌上除擺糕點密貢鮮果外,一定要給財神奉擺上五碗長壽麵和五碗元寶湯(即餛飩),在香菸繚繞、燭火齊明、鞭炮玉磬聲中,由家族中的最高長輩帶領給財神爺祝壽,並祈求財神顯靈吉祥納福、財源不斷滾滾來。
各商鋪老闆帶領店員學徒焚香叩拜,並在初六開市時鳴鞭炮敲鑼鼓,喜迎第一個顧客登門,稱其為「財神」,不管營業額的大小,均熱情接待,並給予打折或用小禮品饋送,這種習俗被稱為「接財神」。
二
棗莊地近鄒魯,獨尊儒術,向來崇尚文聖孔丘,同時亦膜拜武聖關羽,千百年來構築關帝廟宇無數,鼎盛過後,大多毀於兵燹戰禍或「文革」浩劫。
據孫井泉先生統計,至解放前,全市尚有關帝廟(或遺址)五十餘處。
古嶧縣舊有關帝廟多處。
據《嶧縣誌》載:嶧城關公廟:「在城西門外承水上。
金天眷時建。
明萬曆六年知縣李如金重修,建坊,仍前稱關公廟。
後賜額『英烈』,稱武安王。
國朝順治九年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雍正三年升中祀,用太牢。
廟附城者非一,以西門外為正廟。
康熙四十七年知縣陳安策重修,殿後復建一樓,左構屋,居廟祝。
乾隆四十七年知縣張玉樹重修。
道光十三年知縣梁寶常繼修。
其在城東者,乾隆四十六年知縣張玉樹修,道光二十四年知縣華玉墀重修;在南郭者,嘉慶三年宋克勤等,道光二十七年尹松齡等重修。
」嶧城西門外關公廟早年即廢,文字失考,劉聖明先生記有《關帝詩竹》一首:「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
明末清初,台兒莊漕運繁盛,山西商人紛至沓來,在台兒莊落戶為坐賈。
為聯絡鄉黨,借勢興商,他們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集資,在車大路南段路西處興建山西會館,供奉山西聖人關公靈位,實為關帝廟。
因台兒莊已有一座關帝廟,故稱新關帝廟。
台兒莊新關帝廟初建時占地30畝,樓殿禪舍百餘間,主要建築有春秋樓、關公殿等,建築面積近6000平方米。
春秋樓5間,大殿高約15米,青磚白縫琉璃瓦,飛檐鉤掛,非常壯觀。
樓上懸掛巨幅畫像《二爺觀春秋》。
關公殿3間大堂,青磚筒條瓦,獸脊小飛檐,殿內關公塑像,手握青龍偃月刀,刀頭長1.3米,刀柄為優質青銅。
塑像前有錫制大方桌,桌上直徑半米的錫制大香爐,終日香菸繚繞。
此後,晉商對新關帝廟的修繕維護一直未斷。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乾隆五十年(1785年)兩次大的工程,先後續建了儀門、配殿、戲樓、轅門以及配套房舍幾十間,還建了10米多高的獸脊壓頂大照壁,彩楹畫棟,蔚為壯觀。
照壁正面鑲嵌對聯,門坊、大殿及東西配房楹聯頗多佳句:
「英雄有幾稱夫子,忠義唯公號帝君。
」
「千古英名垂宇宙,一生忠義滿乾坤。
」
「午夜何人能秉燭,九州無處不焚香。
」
「度一切眾生於夢幻後,存千秋大義在天壤間。
」
「博愛高明,浩氣彌倫天地;神聖文武,英靈卓絕千古。
」
「粉墨登場,演得形形色色;彩衣如蝶,幻成是是非非。
」
「孔夫子、關夫子,萬世兩夫子;修春秋、讀春秋,千古一春秋。
」
每年農曆五月初三和五月十三為傳說中的「關老爺磨刀日」,舉行盛大的廟會,香客雲集,藝人獻藝,廟堂內外,熱鬧非凡。
台兒莊大戰期間,此廟是我守軍城防司令部所在,因而遭到日軍炮火的猛烈轟擊,炮火中的春秋樓等建築都成了廢墟。
但是守軍頑強抵抗,31師師長池峰城將軍在這裡下令「炸掉浮橋,破釜沉舟,誓與台兒莊共存亡」,並組織大刀敢死隊,拚死奪回了丟失的城池。
顯見關公的神聖勇武精神護佑國軍痛殲倭寇。
戰後的新關帝廟,百餘間樓台殿閣僅存九龍壁、關公殿和部分院牆,其餘皆成斷壁殘垣。
日軍將殘存的關公殿設作據點,盜刮九龍壁上的金質塗層,並將九龍壁上的國寶瓷龍獸拆下企圖偷運回國,因遭到台兒莊人民的強烈反抗,未能得逞。
全國解放後,人民政府修舊利廢,將破敗的新關帝廟先作國家糧庫,再作水利倉庫,後來建廠生產水利電器,正因如此,新關帝廟歷經風雨滄桑的3間關公殿得以基本保持了原貌。
此後,台兒莊區人民政府又徵得省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支持,完成了對新關帝廟東配殿的保護性修復。
作為台兒莊大戰故地遺址,新關帝廟和清真古寺一樣,成為台兒莊紅色旅遊觀光線上的經典景觀,海內外遊覽參觀者絡繹不絕,當年參戰將士及其後裔也前來真情憑弔。
薛城區沙溝鎮關帝廟始建於明初。
據當地老人講,此廟由山西移民王氏族人籌資創建。
古時此地為南北官道,兩京通衢,素有青龍山、臥龍溝、八寶琉璃井、萬丈高塔之說,是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繁華富庶的好地方。
先時建有後大殿三間,東西配房六間;清乾隆年間增建前大殿三間。
關帝廟初時楹聯為:「乃聖乃神乃武乃文,扶四百載承堯之遠;自西自東自南自北,如七十子服孔之心。
」顯見王氏族人奉關羽為武聖,與文聖孔子相媲美。
三
位於市中區齊村鎮牛樓村前聖水河畔的春秋閣,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是為齊村古鎮最繁華的人文景觀。
據侯啟海先生介紹,該閣由遠方道士籌資所建,大概是因崇仰關羽的神聖勇武和招財納福,具有武財神的法力,因而於鬧市區建此神祗——數百年來一直香火旺盛,直至1958年大煉鋼鐵時拆建煉鐵爐而被毀。
該閣大殿三間,跨路凌空,下為通衢,雖不很宏闊,卻氣象森嚴,且頂層所塑關羽神像為黃臉的「金面關公」,與傳統紅臉關公像貌迥異,不知何因,也無人能說得清楚。
春秋閣楹聯曰:「武威華夏,良將軍扶漢於三國;聖著春秋,善讀者推公第一人。
」又曰:「地居廉讓之間,二分流水,三分農圃;學有經濟者貴,半部論語,一部春秋。
」可謂是推崇關羽善讀春秋,謀福蒼黔的真實寫照。
薛城區沙溝鎮的關帝閣,創建於明初,亦是由山西移民以求同鄉關羽護佑而籌資建成。
據村名碑記載:關帝閣村「明代建村,原名官莊,系明代移民官莊。
又名興隆莊,取興旺隆盛之意。
後因村旁建有廟宇關帝閣,遂以廟名村。
」該廟於解放後被改為學校,今名「沙溝鎮關閣小學」。
據褚衍強先生介紹,該閣早年毀於戰火,但村人仍以關帝閣為村名,以此作為對武聖關羽的永久懷念。
據說該閣為二層閣樓,底層塑有關羽神像,頂層中空,設計精巧;另有門房配殿數間,且有楹聯流傳至今。
一曰:「生蒲州、長冀州、取徐州、守荊州,萬古威靈第一;兄玄德、弟翼德、擒龐德、釋孟德,千秋忠義無雙。
」反映了魯南人們懷想關羽取徐州大戰於土山(今邳州西南)的故實,因徐州、土山均近在咫尺,是關帝閣人常去憑弔的處所。
二曰:「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是說閣內塑有紅臉(赤面)關公,對蜀漢皇帝劉備永懷赤心,且善讀春秋,名垂青史,無愧於青天。
山亭區徐莊鎮葫蘆套關帝廟,因建於村東長山之上故名長山廟。
據《長山廟碑記》:「長山何以有關帝廟也,以逆攻山,關公顯聖也。
蓋咸豐時,天下大亂,東部報警,南疆蜂起,群黎百姓不能相保……幸而長山有主,郭公父子相繼訓練有方,寬猛相濟,雖屢與逆匪交鋒,未聞大挫……遙想當年六月初三日,關公槍炮哉!而山北逆匪蜂擁,狼奔豕突,喊聲連天,合山驚恐矣。
孰知吉人天相,禍可轉福,李家頂寨主宋君與田偉率二十七人來此探望,賊觀其兵將無數,從天而降,大潰而奔,死傷多多。
觀此肝膽塗乎中原,膏血潤乎野草,以此知關公顯聖。
於是遂卜地于山極頂之陽,建修關公廟焉。
」據沙朝佩先生介紹:清咸豐年間戰亂,長山寨郭寨主為感恩關公顯靈保佑村民而在長山上修建了關帝廟。
其後三次重修。
今廟前仍立有三通石碑,最早的為咸豐元年(1851年),其次是同治二年(1863年),最後一次為民國十六年(1927年)。
計有楹聯:「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
」「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漢千古;後文宣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
」
另有市中區孟莊鎮峨山口關帝廟;嶧城區壇山街道辦事處岳台子關公廟,榴園鎮張古堆關帝廟,古邵鎮萬年閘關帝廟;台兒莊區張山子鎮杜安關帝廟;薛城區沙溝鎮沙溝關帝廟,常莊鎮姚山關帝廟,周營鎮劉河口、高架子、周營南街口關帝廟;山亭區水泉鎮雲峰山關帝廟,西集鎮東集河北城頂關帝廟;滕州市東門裡關王廟、三義廟,城郊後屯、黃平、任村、王樓、西寺院、前十里舖關帝廟,柴胡店鎮大石樓關帝廟,姜屯鎮西滕城、大彥、西莊裡關公廟,洪緒鎮前洪緒、杜康、夏莊關帝廟,羊莊鎮羊莊東、莊裡、張莊、陶山東、北台關帝廟,官橋鎮官橋村、軒轅莊、北辛莊、壩上村關帝廟,西崗鎮高廟關帝廟,張汪鎮周樓、前壩陵橋、孫樓關帝廟,界河鎮化里、大萬院關帝廟,濱湖鎮望莊、蘇坡、胡樓、東馬村關帝廟,南沙河鎮王開、古石關帝廟等均在醞釀恢復籌建中。
關羽是怎麼從三國的一個武將變成今日的終極網紅?
三國時期名將眾多,單論武功,呂布、趙雲、典韋的戰鬥力都不在關羽之下。單為什麼獨獨就只有關羽成了頂級的網紅呢?從武將到武聖到關帝甚至跨界做了財神呢?
關羽為什麼被稱為武聖?關羽為什麼被成為財神?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關羽原本是三國時期的一個歷史人物。自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後,關羽與大哥劉備誓,三弟張飛。長著一臉絡腮鬍須,作戰很是勇猛。他與大哥劉備「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即使是被迫投降於曹操,也是「...
20幅描寫關公的經典對聯 漢朝忠義無雙士 千古英雄第一人
關羽(161---220),字雲長,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關羽一生征戰無數,留下了「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婦孺皆知的故事。關羽去世後,逐漸的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