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抵抗到最後的三大武將,一位擊敗陸抗,一位可以拯救蜀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公元263年農曆癸未,司馬昭三路伐蜀,姜維退守劍閣,與鍾會對峙,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敗,劉禪在國家主力尚存的情況下,投降了鄧艾,導致蜀漢滅亡。

然而蜀漢滅亡之後,卻還有幾位武將因職責所在,抵抗到最後,直到劉禪下令才選擇投降。

他們是誰呢?

第一位,柳隱。

柳隱,蜀郡成都人也,在《三國志》之中,並無記載,但是在《華陽國志》之中記載甚詳。

在蜀漢擔任牙門將,年輕時與同鄉杜禎、柳伸並知名。

多次跟隨大將軍姜維北伐,既能參贊軍事,又能沖陣殺敵,勇略冠軍。

後來官遷漢中黃金圍督。

公元263年,鍾會伐蜀,攻入漢中,沿途戍守堡壘多被攻克,只有柳隱能夠堅守。

鍾會派偏將前來攻打,不能取勝。

後主劉禪投降後,用手令叫他歸順,他才到鍾會軍前投降。

柳隱與許多蜀漢後期大臣一樣,均是年事已高仍居要職,可謂「蜀中無大將,老將撐上陣」,他忠心耿耿侍奉二帝,年已七旬仍隨大將軍姜維北伐。

從柳隱的事跡可以看出,柳隱早在蜀漢建立前就已出仕聞名,又因為性格直誠篤亮,達於從政,所以交友廣泛,人緣極佳。

而從他的仕途上看,柳隱擔任郡守則達於從政,擔任大將則勇略冠三軍,可謂博聞多識,智計過人,才兼文武,實乃蜀中大才。

只可惜,由於以諸葛亮、蔣琬為代表荊州系一直打壓益州派系,導致這樣的人次被埋沒。

第二位,羅憲。

羅憲,,字令則,蜀漢後期重要將領,官拜巴東太守,長期鎮守益州東大門永安。

公元263年,魏國三路大軍伐蜀。

蜀軍丟失漢中後,軍隊主將姜維以主力部隊在劍閣阻擋魏軍,雙方形成僵持。

魏將鄧艾以萬餘精銳偷渡陰平,奇襲成都。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臨陣戰死,後主劉禪膽戰心驚,開城投降。

皇帝投降,主將戰死,全軍繳械,舉國易幟,在這種形勢下,羅憲選擇將一個作亂者斬首,安定百姓,領所統轄的軍隊臨都亭三天。

在這個時候,益州遭逢鍾會之亂,鍾會、姜維、鄧艾多被亂軍所殺,百座城池沒有歸屬,東吳趁火打劫,欲侵占蜀漢城池,被羅憲阻擋在永安防線,先是吳將盛曼和讓步協領兵西征,羅憲將他們打得大敗。

後來,東吳名將陸抗率兵3萬前來進攻,羅憲堅守永安六個多月,救援的軍隊不到,城中一大半人染上瘟疫。

有人勸他向南出牂柯,或向北奔上庸,可以保全。

羅憲說:「作為人主,是百姓所仰慕的,既然不能保全,到危急時拋棄他們,這是君子不做的事。

我死在這裡了。

」正好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屬荊州的重鎮西陵,陸抗在腹地受脅之下退兵。

自此永安之圍解除,羅憲被加封為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從羅憲的表現,當屬蜀漢後期大將之才,可惜遭到黃皓憎恨,不得重用。

第三位,霍弋

霍弋,字紹先,蜀漢名將霍峻之子,諸葛亮北駐漢中時用為丞相府記室,諸葛亮死後為黃門侍郎,劉禪立太子後為中庶子。

盡言規諫太子,甚為得體。

後永昌郡蠻夷作亂,劉禪以霍弋領永昌太守,率軍討伐,斬其豪帥,郡界寧靜之後遷監軍翊軍將軍,領建寧太守,統南中諸郡。

景耀六年(263年),進號安南將軍。

鄧艾偷襲陰平,霍弋想率軍救援成都,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不准,後劉禪投降,霍弋在得知司馬氏善待劉禪後,才率領南中六郡投降。

降晉後仍為南中都督,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當時成都失手,劉禪投降,霍弋身穿喪服,痛哭告祭三日。

其部下諸將都勸霍弋應該儘快投降魏軍,霍弋說:「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

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則保境而降,不晚也。

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在得到劉禪已經東遷洛陽之事時,才率領六郡太守投降。

上表說:「臣聞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難所在,則致其命。

今臣國敗主附,守死無所,是以委質,不敢有貳。

」受到司馬昭的讚賞。

司馬昭以霍弋能保全一方,舉郡內附,仍委以舊任,官拜南中都督。

霍弋本可以率兵回成都駐防,確保成都不破,蜀漢不滅,只可惜,被劉禪拒絕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講述《三國演義》蜀漢最後的頂級名將都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之時,群雄並起,名將輩出。可以說,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英雄史。金戈鐵馬,硝煙瀰漫的三國戰場,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締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我們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