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吃過此人的虧,諸葛亮一輩子不敢動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董卓亂政,整個天下就炸開了鍋。
董卓被滅之後,天下諸侯開始各懷鬼胎,心裏面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為了爭奪地盤,人才,使出各種卑鄙的手段,用三國之中的話語來形容就是爾虞我詐。
曹操騙取徐庶,魯肅拉龐統,周瑜困劉備,這些故事無一不顯示了這點。
雖然天下諸侯很多,但在經過最終的較量之後,最終站穩腳根的卻是鳳毛麟角,就連當時的討董盟主袁紹都被曹操打敗,袁術也是死於自己的野心之中。
二袁的慘敗,歸根到底皆是謀多而無決,兵多而無帥。
但有一人,卻能忍辱負重,10多歲就執掌大權,就連曹操都夸此人厲害,並且還吃過他的大虧,不僅如此,他還看出蜀漢大將魏延,及長史楊儀的最終結局,他到底是誰呢?
此人便是江東之主,與曹操,劉備,共同占有三分之一天下的孫權。
賈詡曾對孫權做過如此評價,「孫權識虛實」。
雖然字不多,但卻足以看出孫權的謀略,在你爭我奪,爾虞我詐戰爭時代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身,天下間恐怕也沒有幾個。
當年周瑜病故,曹操趁機來犯東吳,此時陸遜,呂蒙,都還沒有統帥之才,此時便是江東之主孫權親自率領大軍與曹操大軍對峙,經過1月余的對峙,雙方互有勝敗,即便是曹操親自出馬,也未能占到便宜。
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曹操對孫權是有著忌憚之心的,以為大都督不在,就可以一舉拿下江東,沒想到卻吃了孫權的虧。
劉備病死之後,為了繼續與東吳達成一致抗曹的戰略方針,費禕親自出使吳國,正好吳王喝醉了酒,便對費禕說:「楊儀、魏延,實如是小人,一旦丞相諸葛亮不在,必生後患!其結局也將悲慘!」
諸葛亮死後,長史楊儀果然與魏延矛盾加深,魏延與楊儀發生內鬥,最終魏延死於馬岱之手,而楊儀自殺於監牢之中。
徐庶說得此人者可得天下,他三氣周瑜,最後周瑜被氣到吐血身亡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可謂是曠世奇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早年的時候諸葛亮跟隨叔父到了荊州,叔父...
三國中「臥龍」諸葛亮是怎樣的人?99.9%的人都會認錯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之爭,戰火紛飛。徐庶當年為劉備當謀士,只因為老娘被曹操活捉,盡孝道,離開劉備,劉備依依不捨,徐庶建議劉備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此人才華,在他之上。劉備快馬加鞭,帶領兩兄弟...
這三個人居然是三國歷史上的千古罪人?這是為何?
三國時期是一段非常精彩歷史,也是爭議比較大的一段歷史,這個時代是英雄輩出,智者雲集的年代.但真正的群雄割據,三國紛爭卻讓整個中國的百姓為之付出了最沉痛的代價。1.群雄割據,天下三分的罪魁禍首---賈詡
東漢末年分三國,解讀三國演義中的八句遺言,每一句都帶著故事
歷史的長河始終在前進,三國的歷史之中發生了很多的故事,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今天我們只是看一下這部三國演義,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歷史,有一句話叫做:「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因為中間有很多悲涼的故事發...
諸葛亮的錦囊妙計有致命缺陷,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錦囊妙計」這個詞,國人耳熟能詳,出自《三國演義》,說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小說中,諸葛亮使用「錦囊妙計」一共也就三次。 第一次是在第五十四回及五十五回。當時劉備趁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大肆擴充地...
三國那些鬧過最大的笑話
董卓,董卓把持朝政,進宮發現了司徒王允的陰謀,頓時大感情況不妙,馬上向乾兒子兼護衛隊長呂布喊出了那句話,吾兒奉先何在,未曾想到,呂布已經被王允利用貂蟬策反成功,董卓被自己的乾兒子呂布用方天畫戟一...
赤壁之戰第一功臣是誰?不是諸葛亮、周瑜,而是這位謀士
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廢話少說,直接進入正題,赤壁之戰的第一功臣究竟是誰?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估計是諸葛亮,得了吧,諸葛亮當時手頭上才幾個兵,說難聽點,曹操南下都不是衝著劉備去的,赤...
曹操吃過此人的虧,諸葛亮一輩子不敢動他,看出魏延,楊儀的結局
自從董卓亂政以來,整個天下就炸開了鍋,各路英雄都開始追隨自己心儀的明主,整個天下可以說是狼煙四起,第一股狼煙肯定是為了除掉漢賊,雖然大漢天下名存實亡,但仍然有不少人懷念大漢,而劉備,就是其中最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