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潘的作品為啥沒人願意看?因為他犯了一個讓人敬佩的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人很喜歡看歷史故事小說,比如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然而,卻很少人喜歡看蔡東潘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這部書自秦朝寫到民國,合計兩千一百六十六年的歷史,六百多萬字。

為啥人們不願意看呢?因為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不過這個錯誤很讓人敬佩!

(蔡東潘)

1877年,蔡東藩出生於浙江蕭山。

1890年,蔡東潘剛剛23歲,就考中了秀才。

如果按照現在的學歷對比,就等於靠山了重點大學。

那個時候,大學畢業後是分配的,蔡東潘也是一樣,朝廷分配福建,後補知縣。

但是,蔡東潘潔身自好,看不慣官場內爾虞我詐的狀態,所以就請了病假。

1911年,蔡東潘回到了浙江老家。

生活總是要繼續,於是蔡東潘就開始靠著寫作和教書為生。

清朝末年,嚴復、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說的巨大社會教化作用,企圖借小說宣傳變法維新思想。

戊戌政變後,梁啓超流亡海外,創辦《新小說》雜誌,提倡「小說界革命」。

自此,小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包括「歷史演義」在內的各種小說風起雲湧。

民國時期,此風相船,小說創作日趨勢繁榮。

蔡東藩是個愛國者,他為武昌起義、共和初建興奮過,歡呼過,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凱竊國。

蔡東藩幽憤時事,立志「借說部體裁,演歷史故事」,以歷史小說作為救國工具。

於是,蔡東潘就寫下了令人敬佩的文學巨著---《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中國歷史通俗演義)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寫到民國,共寫了兩千一百六十六年的歷史,全書一千零四十回,六百多萬字。

像這樣一部自秦寫到民國,系統完整,獨立完成的歷史演義叢書,確實是前所未有的空前巨著。

這套全集包括了:《前漢演義》、《後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共十一部,二十二冊。

因為這部大塊頭著作,蔡東潘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歷史演義作家。

出版發行後,迅速風行,多次再版。

今天,我們還能在書店裡看到這些書,但是真正的購買者,其實不多。

相比於《三國演義》、《水滸傳》等著作,購買《中國歷代通俗演義》的讀者,要少的很多。

這是為什麼呢?

(三國演義)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是秉承著一條「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寫作方法。

他尊重歷史,但又不拘泥於歷史,能把很多野史糅合融化進去,巧於剪裁,因此把人物與故事情節寫得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然而,蔡東藩卻相反,他竭力反對於史無據的虛構。

他主張遵循正史,嚴格地做到了所謂「無一事無來歷」、「以不使觀者往往為所惑亂」,他自稱所編歷史演義,「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

拒不戲說的態度對後輩歷史作家影響很深。

然而正是這一點,使他的演義小說在藝術上大為遜色,使它不能成為一部文學的演義小說而只能是一部歷史的演義小說。

這也許正是這部小說被冷落的原因。

歷史價值高於文學價值,蔡東藩作品的最大特色在於他對歷史真實的嚴格追求。

他寫歷史演義,「語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節均有歷史記載作為根據。

自然,作為「演義」,他也有虛構,特別是人物對話。

但是,他很謹慎,力求符合特定歷史環境和特定歷史人物的性格,不敢任意編造。

因此,他的書,可以當作歷史讀。

(蔡東潘)

著名史學家柴德賡認為,此書作為歷史知識講,雖有不足,但內容是夠豐富的,敘述是有系統的。

著名小說家二月河認為,此書文學上只能說是中平之作,但讀此書可以入門民族歷史,且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抗日戰爭爆發,潘東盤不願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輾轉避難,顛沛流離,1945年逝世,享年68歲。

【參考資料: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蔡東潘》】

(每日漢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