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漢獻帝被劉備保護,其下場會比曹操挾持下好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更多精彩內容麻煩關注我】
首先,歷史是沒有假設的。
假若劉備輔佐漢獻帝,則亦會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實,一旦有了基業,獻帝劉協亦難逃遜位禪讓的結局。
從秦末爆發的農民戰爭中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古時人認為,秦滅六國,楚是無罪的,於是便打著「尊王攘夷」的旗幟,立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為楚懷王,實施「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令以伐不臣。
後來王莽專制,天下大亂,綠林、赤眉並起,公元23年,綠林軍立漢室後裔劉玄為帝(史稱更始帝),號令天下。
公元25年,赤眉軍首領樊崇另立漢室後裔劉盆子為帝(史稱建世帝或漢繼帝),終於於公元27被新興的地主武裝,漢室後裔劉秀所滅,史稱劉秀為光武帝,意即光武中興。
爾時,東漢王朝,因宦官為禍,民不聊生,黃巾為亂,奸雄並起,群雄割據,漢家天下早已是名存實亡,然而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無疑是一張好牌。
不然,劉備為什麼總是要掛羊頭,賣狗肉,「漢景帝閣下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用以炫耀自己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後裔,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
就是在近代也任然出現過這樣的政權,如1931年,日本關東軍所發動的「九一八」事變,在占領東北全境後,於1932年3月1日,扶植原滿清末代皇帝溥儀為偽滿洲國康德皇帝,至1945年8月18日,在日本人的操縱之下,做了17年傀儡皇帝的溥儀,終於在日本投降的浪潮下退出了歷史舞台。
因此,假使劉備有了根基,擁有輔佐漢獻帝的權力,劉協任然只是一塊招牌,到後來,劉備做大、做強後,仍舊只有遜位,退居幕後,那是不爭的事實。
首先,我們相信劉備確實是忠於天子之人,一個原因是他以漢室後裔自居,既然是劉家的人,自然要保劉家的天子。
另一個原因,是他比曹操、孫權更需要漢獻帝這面旗幟,用以號召天下群雄。
其次我們要看什麼時候的劉備,有實力保護天子。
如果是在早期,他跟著公孫瓚混的那個時候,他自己也就是個小隊長,關羽和張飛就是個隊副,那個時候他連自己都保不了,何況是天子?
所以,劉備能保護天子,一定是有地盤的時候。
那麼,他在徐州那會行不行呢?以此為據點,向北聯合袁紹,向南號召孫策,是否有樹起漢獻帝這面旗幟的可能呢?
假如這個時候,漢獻帝能利用空隙,逃亡到徐州,投奔劉備。
接下來會如何?
第一步,劉備就會樹起天子大旗,號召天下群雄前來勤王。
而相反的,曹操那邊則會迅速集結兵力,謀求以更大的優勢終結劉備(因為劉備手裡有天子,顯然曹操會更重視)。
第二步,便是天下群雄會不會來勤王。
首先是袁紹,他一定會在聲勢上大舉地援助劉備,但只會是聲勢上而已。
因為從歷史史實看,袁紹的人生計劃,其實是要當皇帝的。
他對勤王沒有真實的興趣,這也就是當初他不接受流亡的天子的理由。
其次是孫策,他會不會勤王?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他是個很強勢的人,當時已然將挑戰曹操視為自己的選項,所以他站在曹操對立面擁護天子是可能的。
但是,關鍵在於他會不會認可劉備作為這個陣營的領袖,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他要麼不出兵,一旦出兵,必然會讓劉備靠邊站。
而至於馬騰、劉表、劉璋、張魯那些人,劉備勤不勤王?曹操手裡有沒有漢獻帝?實際上是無所謂的,他們斷然不會為了劉備或是漢獻帝而出兵勤王,最多來個口頭支援而已。
所以,徐州時期漢獻帝被劉備保護,結局是必然的,那就是GAMEOVER!
那麼,若是把時間往後推,當劉備已然占有荊州和益州之際,漢獻帝再去投奔他,結果會如何?
這個時候,劉備顯然有了擁戴漢獻帝的實力,他有軍隊也有地盤,關鍵是有沒有接受漢獻帝的理由?
應該說,理由是存在的。
歷史上的孫劉聯盟,實際上是以孫權為盟主,劉備為副盟主的。
之後的關係破裂,實際上是源於劉備的實力膨脹,而後造成吳蜀關係的中間斷層。
但如果有漢獻帝存在就完全不一樣了,就江東而言,實際上很少一段時間都沒有否認自己是漢朝的臣子,孫權稱帝建國是三國里最晚的。
所以劉備如果能把漢獻帝握在自己手裡,顯然是有利的。
但問題是,這樣情形之下的漢獻帝會不會比在許昌時期好一些?
很可能,變化不大。
雖然劉備不至於將漢獻帝囚禁起來,但他一定會將這位天子與自己的將帥文武都隔離開,尤其是不會允許手下人向漢獻帝效忠。
因為一旦諸葛亮、馬超、法正這些人向漢獻帝接近,慢慢地他們就成為漢獻帝的臣子,而非劉備的臣子。
尤其是那些荊州益州本土派,他們對劉備的效忠,本來就是時勢所迫,現在有漢獻帝這塊正大光明的牌子,他們顯然會為自己的將來考慮。
如此一來,劉備便尷尬了,除非他真的願意在漢獻帝手下做一個忠臣,那是沒問題的。
可若是他有野心,漢獻帝的到來顯然是利益在前頭、威脅在後頭,所以,搞不好他最後會殺死漢獻帝,偽造一個患病駕崩或是別的什麼理由,就好比後世朱元璋搞死小明王是一樣的。
一、劉備並不是忠心向漢,而是胸有大志,想成就帝業的。
他給義子及長子取的名字里就可證明:一曰劉禪,一曰劉封,封禪這是有傑出貢獻的皇帝才有資格幹的事兒。
劉備野心可見一斑。
二、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一班武將,孔明、龐統、法正等也只是「臣擇君",擇了劉備這個英主,想建功立業,並沒有太尊漢獻帝之意,這從他們在漢獻帝健在時就堂而皇之地推劉備為漢中王即可證明。
(龐統已中箭而亡)。
三、尤其是第一謀臣孔明,年輕時就每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助齊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樂毅助齊國復國,孔明這一做法表明他極想成為國君的股肱之臣,但他選擇的是劉備這個人,他並沒有去朝拜獻帝,當然曹操屠孔明年輕時曾經生於斯,長於斯,歌哭於斯的徐州給孔明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也是原因。
四、劉備做事可能比曹操、司馬懿更乾脆。
曹操終其一生,到魏王即止,並沒有上位;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權力相襲,也無人上位,儘管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司馬昭也未披龍袍;而劉備卻在曹丕稱帝後,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心裡喜滋滋、臉上羞答答(裝的)地報上龍袍,而不是拼有老命替獻帝復位。
當然,漢末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誰披龍袍,都情有可原。
這種架空腦洞太大。
我們先看看漢獻帝被曹操挾持的遭遇吧。
基本上,最初靠曹操的保護,遠離了吃穿不愁,擔驚受怕的日子。
但蜜月期很短暫,很快就遭到了曹操的欺凌,身邊大臣被曹操抓的抓殺的殺。
到199年,漢獻帝已經忍無可忍,所以出現了衣帶詔事件。
而曹操隨後殺董貴妃,以及在10多年後殺伏皇后,殺二皇子,可以說對漢獻帝一點面子都不講了。
當然,漢獻帝本人的供奉還是可以的,至少錦衣玉食,曹操還嫁了三個女兒給漢獻帝。
等到曹操死後,漢獻帝被曹丕篡奪皇位,以山陽公身份又活了10多年。
整個來說,就是曹操養在籠子裡的鳥,而且面子不給,親人全殺,最終失去皇位。
比亂世一介平民要好很多,但對皇帝來說也夠慘。
那麼看看劉備。
劉備本人是漢室宗親。
他的作風,應該來講還是比較寬和仁慈的(當然,不排除軍閥混戰中同樣會陰謀詭計,甚至背信棄義)。
基於劉備一直打的旗號,他應該不會做出如曹操那樣殺貴妃、殺皇后、殺皇子的事兒。
同時,按照劉備的一貫作風,大概也不像曹操那麼霸道,會把漢獻帝欺負得短短几年就忍不住要頒布衣帶詔。
所以,如果是劉備控制了漢獻帝,並藉助漢獻帝名義征戰天下,劉備本人大約能滿足當一個權臣。
更妙的是劉備本人是漢室宗親,按漢高祖的白馬之誓,是可以封為王爵的,而不必如曹操封王一樣遭到口誅筆伐。
所以在劉備手下,漢獻帝有可能平平安安當一個皇帝到死。
劉備大機率是死在漢獻帝之前的,劉備死後,劉阿斗的智謀和品德,應該會更加保守內斂,而諸葛亮成為大漢天下的丞相。
有了諸葛亮的照顧,漢朝再延續個百把年也不是什麼太不可想像的事情。
當然,以上的設想,都是基於劉備集團秉持歷史位面特色而分析的。
不過,真的要是劉備在200年起兵反曹得手,取代了曹操的位置,那麼劉備左右的文武,和他面臨的誘惑也就與歷史不同。
到時候劉備是否真能秉持既有的道德,也不好確定了……
三國是承接東漢末年,雖然東漢末年,政府衰弱,內戰不斷,對外反侵略卻不錯!
論「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董卓發明的,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權傾天下,隨著十八諸侯反董!隨著董卓敗退長安,王允設計,讓呂布殺董卓,之後郭李求生不得反叛,占領長安,也「挾天子以令諸侯」!反而敗後,漢獻帝劉協的政府也流亡政府!
然 而漢獻帝劉協向袁紹,袁術,公孫瓚,孫策,劉表,劉璋等諸侯王或州牧發出求救,當時劉備也有小軍隊(約2000人),離最近劉協的袁紹也認為接了劉協回來將是一個「熱芋頭」,不如不接!三國演義下,劉備雖然說要振興漢室,但沒有組織去,想不到的是千里迎接天子卻是曹操,在劉協及其手下飢餓交織下,送上肉湯(雪中送炭),後將天子接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等人後悔不已!
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很高:「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當初劉關張三人組到18諸侯聯盟中,地位低下,唯曹操視三人為「知己」,曹操屬愛才之人!對關羽的「溫酒斬華雄」更愛之!嘆之:得關羽者,勝十萬大軍!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描述曹操為:「雖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實際對漢獻帝劉協是在諸侯王中最忠誠的大臣,至死也不敢繤位改朝換代!
劉備,字玄德,在鬧市中見到關張比斗,驚訝他們的才能,大拉他們「桃園三結義」,後四處打天下!在擁有小量兵馬的時候,劉備沒有馬上與關張帶兵救援,而是觀望的態度,劉備也視曹操為主要競爭對手,加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真好,劉備也對其進行抹黑,並與振興漢室為招牌,假如劉備真的是迎接了「漢獻帝」,也是被封皇叔與丞相,在前中期,劉備會借「天子之詔」征討名諸侯,當然開始只能為平庸之諸侯(也害怕大諸侯以「清君側」),待天盤有天下至少取其一二(州)後,會與袁紹,曹操,孫策,袁術雙殺!劉備無論從正史和偏史(含小說),都是一個不會寄宿在別人的屋檐下,一生與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稱帝為目標,個人愚見會先毒害漢獻帝,扶漢獻帝之子稱帝,後來讓他以「劉備之功德,救先帝於水深火熱之中,扶幼主,復興漢室之大功勞」而逼幼主禪位於劉備!至於漢獻帝後代會不會死就另一個迷!歷史發展就像隋文帝楊堅謀女婿之子(外孫)的皇位,唐高祖李淵謀表弟楊廣之子,宋太祖趙匡胤謀後周英主郭榮(柴榮)之子,明太祖朱元璋殺小明王而立大明的情節一樣!
首先,劉備有一個明顯曹操不具備的優勢,他姓劉,其稱王不像曹操稱王那樣會遭到大量的反對與譴責,甚至在擁立皇帝的同時就可以直接稱王,大封群臣;曹操在稱王的路上每一步都走的很辛苦,要伴隨著大量的人頭落地,劉備則不會有此問題,不管是忠於劉備本人或是忠於漢獻帝,都不會在劉備稱王的道路上成為障礙而被剷除,這樣子劉備與漢獻帝的矛盾不會過早激化,沒有這麼多腥風血雨,漢獻帝可以過的相對的滋潤;其次,劉備與曹操還有一樣很大的不同,他長期沒有生出自己的繼承人來,不像曹操那樣早早就開始為自己下一代謀劃,劉備最初都要靠收養子來當自己的繼承人,這讓他取漢獻帝而代之的興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積極,畢竟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當了皇帝最後還是只能便宜別人家的小孩,實在是個虧本的買賣。
漢獻帝如果落在劉備的手上,傀儡肯定還是傀儡,但應該不會弄到眼睜睜看著自己老婆和孩子任人宰割的地步,起碼的尊嚴還是能保持的。
玄德是沒落王孫,四十多歲了還只能賣鞋為生。
這樣的男人,骨子裡是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不甘心與他人一樣碌碌無為,在一開始,當皇帝什麼的想法是不會有的。
曹操迎天子的時候,劉備也還是一直不得志的狀態。
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三國最倒霉的男人之一,什麼丟徐州啊,煮酒嚇一跳啊,失重鎮啊,生了個傻孩子到後來都是敗光了所有的儲蓄。
劉備這個人,最大的優點是看人准,這也是多年底層的閱歷決定的。
可是劉備能力卻比不上曹操,曹操非常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以曹操一路順風順水,直到老年有些不行了。
赤壁啊什麼的開始走下坡路了。
我們的阿瞞他是知道為什麼迎劉協,迎了可以做什麼。
在他眼裡,道德都是虛無縹緲的,對這個時代來說。
所以,他排除眾議,以一己之力企圖挽留這個滿目瘡痍的天下。
是不是為了大漢不得而知,但是為了天下是絕對的。
可我們的備備呢,他不行,他仁義啊,他就是靠這個吃飯的。
迎了劉協,也許他可以封王拜相。
但他的道德決定了他不會逆君。
劉備無謀,他心繫的更多是大漢,是他劉家的江山,他所作所為一開始只是想做一位對國家有貢獻,讓百姓安穩的大官。
二人真有點像袁世凱和孫文對比了,只是時代造英雄。
所以一開始迎接劉協,他是不可能有什麼二心的。
時間久了,會不會有變化呢?會,曹丕稱帝,劉備立刻揚言劉協遇害,自己稱帝了。
可見其內心是逐步變化的,他是非常容易被環境左右的這麼一個人。
但是終究說來,劉備一開始沒有機遇,他沒有大軍隊,更不是北方的諸侯將領,再加上那時候的他只想做臣子一展宏圖,他,是不會迎接漢獻帝的。
縱觀中國歷史,自古以來,臣強主弱的,最終結局,雙方一定有一人是悲劇。
至於漢獻帝,怎麼說呢,在董卓時代,漢獻帝被董卓虐待得都有心理問題了。
不然在曹操把他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後,對曹操依舊有衣帶召事件。
曹操再怎麼樣,也沒有正真虐待漢獻帝。
但是漢獻帝與他周邊的那幫老臣在被董卓虐待的時候,一定對權力充滿了期盼,因為只有真正的權力才能讓他擁有安全感,這個安全感並不是某一個忠臣跪地說效忠就能滿足的。
所以當劉備把漢獻帝接過去了以後,第一件事情一定也是奪權,並且這件事情也由不得他,漢獻帝周圍也有一群以正統為藉口的一群老臣,這群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奪了劉備的一切。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你劉備不是忠誠義士嗎,在那個皇權代表一切的年代,皇帝說把你的一切都給我然後去死吧,你劉備死嗎?
在古代,稍微讀點書的人,也會懂得一個道理: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劉備不懂這個道理嗎,他舉起的反對曹操的虎皮就是清君側,殲漢賊~!好了,退一萬步說,天子被他所救,天下為他所救,然後呢,天子會不會說自己身體不好,雖然年輕,但是不可能有後代了,為了天下蒼生,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大漢四百年基業,然後哭著求劉備當皇帝?
如果十八路諸侯消滅董卓,他們之中都有誰會成為第二個董卓呢?
在《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曾經在關外聚集,討伐董卓。都說董卓殘暴,欺凌天子和群臣,那麼,十八路諸侯如果殺到關內,滅了董卓,那麼他們就會全力輔佐朝廷嗎?就沒有人會成為第二個董卓嗎?這不見得吧!小...
東漢末年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是袁紹不是曹操,這也決定了三國大勢
東漢末年,經歷桓靈二帝時期的昏暗統治,東漢王朝已行將就木,朝廷失去對全國各地的實際控制,朝中大權被宦官和外戚把持,漢靈帝一死,宦官勢力和外戚爆發了衝突,董卓此時率西北軍占領洛陽,控制了天子和百官...
曹操一生沒有稱帝,怎麼還是會被扣上漢賊的帽子?
曹操對漢獻帝已是仁至義盡,被罵漢賊實是冤枉了千百年漢丞相、魏武王曹操,因為首創「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又殺死漢獻帝劉協的伏皇后、董貴人,以及伏後所生兩個皇子。而且他死後不久,其子曹丕代漢稱帝,是...
曹操一心向漢,最終卻被說成漢賊,原因只怪當時漢獻帝太懦弱
漢末三國,群雄爭鬥,大家都應該知道《三國演義》只是一部被羅老師加入了感情色彩的小說,其中的內容就有很多不真實的存在,比如曹操就是一個被黑了千年的典型,三國的曹操一直被人罵成是漢賊,忤逆,謀反,小...